教育部門近日表示,對於之前熱議的家長參與批改作業的事情,有了結論。
結論就是八個字,發現一起,嚴處一起。
這意思就是說,家長我是管不了的,但是老師還是能管得到的。規定不允許老師讓家長參與批改作業,如果發現,行政處罰。
應該說這個答覆乾脆利落,直接把問題的“標”給解了。
你注意我的措辭,是標,不是本。
本不是教育部門能解決的,就像當年的減負。
中小學生的書包要減輕,怎麼減?
把課本的內容裁剪一部分自然就減輕了。
裁剪的那部分,回頭有錢的家長,會去補習班上另行付費學習。
中小學生的課時要縮短,怎麼縮?
提前放學就可以了。
從此之後,課外輔導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紛紛上市,因為有錢的家長們把放學後的孩子送去了教輔機構。
從行政命令的角度,是乾脆有效的,應家長要求嘛,你要求減負,滿足你。
從問題的實質上看,無非是把減去的負擔,變成了付費的。
你付費,你承受這種負擔,你不付費,你不用承受,這樣皆大歡喜,都沒意見了。
你也沒法有意見,你付費了肯定是預設對負擔沒意見,如果你不想要負擔,你可以不付費嘛,又沒人強迫你。
作業是同一個道理。
發現一起,查處的一起的前提就是告訴老師,你佈置的作業,一定是你能夠批改完成的。
你不可以佈置工作量以外的內容,如果你佈置了,自己又改不完,那你要被處分。
那麼問題來了,超出工作量的作業,誰來佈置呢?
很顯然,課外的教輔機構,由他們的老師去佈置,由他們的老師來批改。
家長們不需要,也不應該參與作業的批改,你付錢,送孩子去教輔機構,有人繼續教,有人繼續批改,你不付錢,那就沒有這部分學習量,也沒有這部分工作量。
皆大歡喜。
起碼整個教學過程是皆大歡喜的,唯一不歡喜的是結果。
等到考試的時候,你會發現,班上前幾名,往往都是補習班報滿的。
補習班需要的不僅僅是錢,還有時間,你接送孩子往返於各路補習學校之間,這裡面花費的功夫一點不會少。
等到升學考試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此類現象更加集中。往往考入名校的都是那些成天往返於各類補習機構,培訓班的。
各種榮譽,獎項,各種競賽,證書,都和這些課外機構脫不了關係。
最後家長們就會發現功夫在課外,誰在課外肯下資源,誰出結果。
到那時候,你去找學校,學校會告訴你,這很正常。學校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精英,而是為了培養大眾。
如果都做精英,誰進工廠,誰去送快遞呢?
學校的目的,旨在培養對社會有用的合格的人才,你注意關鍵詞,是合格。
合格不是良好,不是優秀,更不是優異,卓越。
每一屆的學生,能有一半進普通高中,這就是正常的,另一半本來就應該去職高,去新東方廚師培訓學校學炒菜,或者去藍翔學挖掘機。
如果你對這個結果不滿意,你一定要執著於孩子考上高中,甚至考上二本,甚至連二本都瞧不上。
那你琢磨,你可以去看看別的家長都在做什麼。
你看到了,學校把自己摘出來了,不再站在家長的對立面了。從現在開始,站在家長對立面的,是別的家長。
如果你對孩子的預期就是去職高,那你會發現挺好的呀,學校很NICE,老師很NICE,一切都很OK。
但如果你的預期不僅如此,那剩下的壓力,可都是你自找的,而且是你主動找的,是你付費找的,甚至是你搖號搖到了才能付費找的。
等到這個時候,家長們就不會有意見了,因為是自己主動搖號買到的嘛,開心還來不及,要是有意見,就不會去搶了。
學會了麼?這就叫預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