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次接觸音可若瓦,感覺像是新開啟一扇門。
這次要談的野牛RW-2000(1149元)似乎是目前該品牌的旗艦,也是基於“大牛”(549元)的升級。
RW-2000的單元尺寸15mm,算是很大的。
振膜採用三種材質製造,即官方命名的“碳纖鈦晶振膜”。
調音層面,主要是訴求一種“霸氣”(實際感受也確實如此),按說這一特色還挺新鮮,因為我接觸的一些“平頭塞”都善於表現“自然”、“女毒”、“寬鬆”這些。
這猛的出來個“勁道”和“霸氣”,對我也是有些衝擊。
先開箱(末尾正文):
![](http://timg.juduo.cc/2020/12/802a511d91af4a9b9f1d3f7b250c75af.jpg)
看到包裝的一瞬間,感覺音可若瓦的品牌建設可能還需要些時間。
不過從小眾品牌角度出發,這似乎又無可厚非
作為旗艦級,野牛RW-2000在配件方面也挺大方(如上),只是藍色的金屬收納盒與外包裝盒的紅有些格格不入,影響一致性。
套的手感都很不錯,不易被撕壞。有強韌的品質。
耳機本體比較壯碩,綜合質感很不錯,腔體可拆卸設計,MMCX端子的插拔體驗也較好。
搭配一條8芯單晶銅銀箔絲混編線,線身粗度較大,工藝很好。
![](http://timg.juduo.cc/2020/12/ba458963e1034d4e83766e23320cb48d.jpg)
插頭部分。
野牛耳塞的插頭規格不止3.5mm,還有2.5和4.4的,價格似乎都一樣。我這條是3.5的
![](http://timg.juduo.cc/2020/12/8e59dc27f1be461cb909b3a1d97182d4.jpg)
附贈的線夾挺有趣,一邊是普通夾子,一邊是可以旋轉的卡槽式限位夾,後者具體咋用尚不清楚。當然,這也不是重點。
鋁合金腔體,質感不錯,造型也很特別,腔體略大,但卡在耳朵眼上(戴套)剛剛好。
![](http://timg.juduo.cc/2020/12/43b8daf1990e49039b3a0b720c651afd.jpg)
不鏽鋼面蓋,周邊是膠圈。
顏色也挺特別,暗色系的藍,挺精美。
圖就發到這裡。下面進正文:
易推性:野牛耳塞的靈敏度很好,加之低頻能量強,手機直推在聽感上就已經很好,像蘋果手機接原裝轉接線都可以“退燒”了。
隔音:很一般。平頭塞幾乎都這樣,沒啥可說的。好處也有,比如你不會錯過外界各類資訊,可一邊聽音樂,一邊安全的體驗生活。這感覺類似TWS耳機的通透模式。
前端:測評搭配有曠世CMA12臺式解碼耳放、蘋果手機直推、飛傲M11
聲音:柔中帶剛,紮實的低音,稍稍偏暗。非柔細、非妖嬈,無詭異感,也無過中高頻太亮引發的刺耳問題,鋼琴、人聲、鼓聲都有不錯的質感。
野牛耳塞官宣的“霸氣”和“勁道”,應該是在特定型別音樂下所展示的音色。
如,在聽一些強調氣勢的音樂(如HIP-HOP)時,它的底盤會有明顯深厚的穩重感,而且控制力還很好,不會有對中頻的侵擾。若是幸運,你可能還會體驗一把巨石沉入水底的壓抑與靜謐感。
反之,若你聽的不是強調氣勢、節奏感的音樂,那把音量稍微調小一點,它又會變得比較柔和(有底氣的柔和)
總體上,我認為野牛耳塞對各型別音樂的適應性還是挺強的,不挑歌,耐聽。
至於是否女毒,是否男毒,是否樂器毒?我覺得都不是。
它更像是基於“硬素質”基礎上對音樂“大框架”的”“自然”傳遞,不偏科,也沒有在曲線上“凹造型”,而是穩準狠的把“力道”搞好。
對比:
野牛耳塞相對瑞弦(八九百元的某型號)、凱聲藍鈴(手頭工程樣機),在整體素質上是領先的。
它的分離度、聲場、厚度、自然度,還有低音規模與下潛,從低音到中低音的順滑感,這些,都是相對競品更強的存在。或是說野牛耳塞的資訊量做到了又一個高度。
但也有個小問題讓我鬱悶,即野牛耳塞的聲音線條似乎還不是特別“純淨”,尤其是大音量下,它沒有像“鞭子”一樣的明快透明。相對的,凱聲藍鈴(工程樣機)倒是明顯純淨,但它也有問題,中頻結像偏亮偏細,會有些刺耳。
SO,若以耐聽為標準,也就瑞弦和音可若瓦野牛能過關。因它們的解析都是收著的,調音師把能量更多的分佈在了“密度”和“動態”上。
像瑞弦的這條(D2+?不確定型號,展會蹭的)我一直覺得聲音水準很高,調音老道,聽感大氣,但此次,我感覺音可若瓦是更牛逼,它的動態,低音,分離度比瑞弦這個又要再提升。
總結:若基於素質,音可若瓦野牛RW-2000除了亮度和透明度還沒到我預期的高度,其餘都超出想象。而它的“從容”、“勁道”和“霸氣”這三個官宣音色也確實描述的很準。對發燒友來說,若預算到了1000,還對平頭塞念念不忘,那它真是非常值得留意的型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