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鐵浮屠騎士
宋金大戰當中,金軍的騎兵隊伍那麼強悍,為什麼在蒙古人面前就不堪一擊了呢?關於這個問題,歷來都是眾說紛紜,爭論不休,沒有一個答案能讓大家滿意。今天,我也試著用自己的觀點和大夥探討探討。
說到騎兵陣容,大金國的兩大殺手鐧鐵浮屠和柺子馬的威力在當時來說,放眼世界,自稱個第一也不算說大話。不過,一個東西時間久了,對手就能想到破解之法。比如岳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在當時來說,破金軍的這個陣容實在讓人熱淚盈眶,那都是敢死士們用生命去換回來的勝利。在岳飛之前,大宋西軍的神臂弓都沒能奈何女真人的鐵圖浮洪流。富平的大兵團作戰,抗金意志最堅強的張浚就敗得一塌糊塗,當了張跑跑。
女真人的鐵浮屠和柺子馬的強悍大家比較熟悉,那再來看看不可一世的蒙古人。
蒙古的騎兵是以輕騎為主,然後就是輕重甲騎士。戰法陣容運用上基本和女真沒啥區別。都是兩翼齊飛,中間突進。
不過,若論單兵作戰能力的話,到蒙古崛起的時候女真戰士絕對不能和蒙古戰士相比了,兩者的這種差距已經不是一點半點了。
彼時的蒙古人,生存環境非常惡劣,草原上大魚吃小魚,部落之間互相吞併的情況在鐵木真統一蒙古部落之前此起彼伏,從未消停過。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之下,說的難聽一點,你要是慫一點的話,打個獵都有可能被別人給砍了腦袋。
當時的蒙古人根本沒有所謂的文明,信奉的是弱肉強食,和大漢時期的匈奴、突厥沒啥分別。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氣候讓他們只能以遊牧為依,過著居無定所的日子。每天面對的就是野獸,強盜,天天都是威脅,為了活下去,你除了逼著自己強大別無他法。殘酷的生存環境逼著蒙古人不得不強大。所所以蒙古人的單兵作戰能力非常強悍,尤其是他們的騎射術,遠超契丹和女真。
到了鐵木真統一蒙古之後,對蒙古的騎兵戰士要求更為嚴格。弓箭也作了改進,無論是弓的硬度還是弓弦都有了很大提升。打小在野外生存的蒙古人本身體格就好,再加上高強度的訓練練習,這時候的蒙古人,論單兵作戰能力,已經開始吊打女真人幾條街了。
蒙古人和女真人還有著永遠不會消除的仇恨和恩怨。
女真人崛起之後,征服了草原。為了讓這些驍勇的遊牧民族臣服於自己,採取了很多非常殘忍的手段。
大金國為了控制來自蒙古的威脅,對蒙古執行了一個相當狠毒的政策,這種毒辣的政策在蒙古實施了很長的一段世間。當時,在蒙古人的眼裡,女真人就是魔鬼妖怪畜牲。事情是這樣的,拿下蒙古草原後,每隔3年,金國皇帝便會派大軍深入蒙古草原作惡,途中但凡只要遇到蒙古人,高於車輪的男子全部殺死,矮於車輪的男孩子全砍掉拇指,目的就是讓他們一生都握不緊刀劍,拉不開弓箭,無法對女真人發起反抗。
你想想,當你好端端的放著自己的牛羊馬時,無端來這麼一些魔鬼妖孽殘害和折磨你和你的家人,你心裡會怎麼想?莫不是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為親人報仇。這就是仇恨的起源!這世界,還有什麼東西能讓仇恨更讓人有動力和韌性呢?反正是我找不出來了。
除了這些,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馬匹。蒙古騎士隨軍出征,每個騎士最少不會少於兩匹坐騎,正常情況都是三匹。蒙古馬匹雖然個頭不大,但是耐力特好,而且不挑口食。鐵木真曾專門讓人研究出一種很方便餵食的餅食,非常方便,所以這種不挑食的馬匹在供給上減少了很大的麻煩。
蒙古人打仗有個特點,他們追求的是速度,效率,從來不跟你硬碰硬剛。如果不是有著絕對的優勢,他絕不會蠻幹。他們打的是襲擾戰,一陣風殺過之後如果沒有大的效果,他們就開始騷擾。這種騷擾戰術最讓人恐怖的就是無休無止,讓你吃飯睡覺都膽戰心驚。而且他們的騎士都配備了充足的馬匹,你追你也追不上。這是草原遊牧民族“打草垛”的戰法,到了鐵木真時候發揮到了極致。
仇恨深,單兵作戰能力比對方強,戰馬配備足夠,新興崛起的蒙古人又團結又激情。開國第一代的軍人,打你亡國一代的軍人,無論什麼民族,都一樣吊打後者。
說了騎兵的特點,再來談談蒙古人的戰術。
草原遊牧民族歷來都是中原大國的噩夢。從戰國時期到秦漢五胡十六國再到隋唐,五代直到大宋,吐蕃,突厥,党項,契丹,你方唱罷,我方登臺,從沒有消停。為什麼就是剿不滅,並非是他們不可戰勝,而是他們直接就不跟你對戰。除非是哪一支部落強大了,自己有點得意忘形,不然他們都是打不死的小強。其原因就在這裡,他不敢跟你打,就是想搶點東西。
但到了鐵木真時代的蒙古人,就不同了,他們直接將強盜精神發揮到了最高水平。他們狡詐,兇殘,貪婪,可謂是無惡不作,打到哪裡殺到哪裡,毫無底線,動不動就是一個字,屠!
這就是蒙古人,雖然他們殺出了一個國土面積世界第一的大國,卻沒有給人類貢獻出一點點的文明。他們從亞洲殺到歐洲,鐵騎踏遍亞歐大陸的土地,但除了屠城好像沒有更多的東西拿得出來。
![](http://timg.juduo.cc/2020/12/c83a46997614413c9875b078928ef19a.jpg)
蒙古騎士圖
再說回到騎兵上來,如果是面對面的擺開陣勢,第一代女真人的騎兵應該不會輸給蒙古人,因為他們都是一樣的兇殘,一樣的狠辣。不過歷史不會讓兩支軍隊拉到同一時間點去對決,也只能做個意淫式的幻想而已。事實就是蒙古人鐵木真崛起的時候,女真人已經快腐朽得變成“戰五渣”了。
鐵木真統一蒙古是在南宋開禧北伐前一年完成,此時的宋金還在打的稀里嘩啦,剛好讓鐵木真坐收漁翁之利。
大金國從完顏雍死去之後便開始走上了沒落。完顏璟上臺之後,大興儒學,大建孔廟,開科取士,比漢人還漢人。從這一時期開始,女真人將祖先尚武的精神丟的一乾二淨。其實再深挖一些的話,金國的皇室從金兀朮時代就開始亂套了,內部爭搶皇位那叫一個精彩,隔斷時間就是一次血流成河,直到蒙古人打進來依然不曾停息國內鬥屠殺。
對內如此,對外更糟糕,由於他們野蠻的政策手段,從建國開始後就樹立了一大堆的敵人。西夏,遼,宋,每一家都對他恨之入骨。說明一下,前遼國被金滅掉之後,遼國文武雙全的狀元帥哥耶律大石後來復國成功,建立了一個非常強大的西遼帝國,國土已經達到前遼時期了。
在強敵的環視之中,金國本已是眾矢之的,但他採取的外交卻相當讓人想不通。女真人學漢人,好東西沒學會,壞的一樣不少繼承了過去,始終是一副天下霸主捨我其誰的二五八驕傲模樣。它的滅亡多少有些和南宋相似,所謂天作孽,尤可為,自作孽,不可活是也。
鐵木真攻西夏。蒙古大軍決開黃河堤壩水淹中興府時,西夏國內有人在混亂之中突圍了出去向金國求援。金國是西夏的宗主國,無論是從義務上還是道理上來說,怎麼也要幫小弟一把的吧,可堂堂的大金國皇帝居來來了這麼一句:
“敵人相攻,吾國之福。”
就這樣,党項人改向蒙古人稱了臣。
公元1211年,南宋嘉定四年,蒙古伐金。在女真人花費巨資修建的金國六百里的金國大圍牆,雙方才打了一戰,擁有40萬大軍的女真人便被6萬蒙古人聚焦一點翻牆成功,接著就是追著女真人砍,直砍得屍山血海,雞犬不留。看這慫樣,哪裡還有一點初代女真人的脾氣。金將完顏承裕那表現一下子又讓人想到了當年國軍名將王耀武的話,改一改就是:
“那怕是40萬頭豬都不至於啊!”
是的,六萬對四十萬,就是豬也是一個人要殺將近七頭,一般人還殺不了。這樣來說,這時的女真人連豬都比不過了。
每個王國似乎成功了都忙著腐敗,蒙古人也一樣,也就雄了那麼百年不到,朱和尚還不是一樣將他們砍得服服帖帖。
所以,精神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殺過城牆後,蒙古人一路追著女真人砍,砍得完顏承裕直接放棄了桓、昌、撫三州,退向野狐嶺。
桓、昌、撫三州是金國北疆上多年經營的要塞,城牆堅固結實,只要駐軍一守,蒙古人也無可奈何。可是完顏承裕就這麼輕而易舉放棄了,說實話,此時的蒙古人攻城,實在是沒啥技術含量,“回回炮”還是後面的事。但女真人就是沒種了,你拿他沒法子,這能怪誰呢?話說後來也一樣。
此時的女真人,已經腐化到還不如南宋了。
蒙古人對大金國的這一仗是相當致命的。桓州、昌州、撫州的淪陷除了摧毀了他們的土地、糧食和百姓之外,更關鍵的是丟失了他們騎兵部隊賴以生存的官方牧場。
這是大金國的軍馬場,當數百萬的精良馬匹落入蒙古人之手後,女真人的騎兵是徹底廢了。從此,什麼柺子馬,鐵圖浮開始化為浮雲。沒有戰馬的騎兵,還能叫騎兵嗎?
才一仗就將自己賴以成名的關鍵寶庫拱手相讓,柺子馬鐵圖浮只能去夢裡相遇了,這就是女真人騎兵後來無法在成建制的原因。
要了解為什麼蒙古騎兵後來為什麼全面碾壓金軍,去看看這段歷史就知道了。
大金國的滅亡原因實在太多了,在蒙古鐵騎搶劫的同時他們還不施進取。從北京遷都開封時還逼反了自己人,然後再加上逼反契丹人耶律留哥,自家人和契丹人一起造反,又給女真人挖了大坑。打不過蒙古人,竟然放任不管,打南宋去了,哈哈,這智商,要人怎麼形容他呢。只能說,這樣作死都不滅,那就是沒天理了。
自蒙古人伐金以來,女真人是糟糕的一塌糊塗,根本沒有一次像樣的進攻。整個金國抗蒙,除了“花帽軍”的曇花一現以及女真英雄完顏陳和尚的“忠義軍”出現過四百大敗蒙古名將赤老溫八千的一次輝煌之後,再無建樹。
相反,在我們後人眼裡一直被稱為弱宋的南宋朝廷都比女真人英勇得多。不說孟珙這樣的大人物,不說釣魚城這樣的蒙古人噩夢,就是一些現代人不認識的骨氣文人,都比女真人優秀多了。
比如說杜杲。
![](http://timg.juduo.cc/2020/12/10336e3a5c1f4028938b9835ffbb908c.jpg)
杜杲畫像
公元1236年,杜杲奉命守安豐軍(今安徽亳州)。
當年年底,蒙古大軍抵近安豐軍進行圍城攻擊。這一戰,蒙古人把絕活都使遍了,更牛的是此時的蒙古人已經有了攻城利器“回回炮”。這東西是蒙古人有名的攻城利器。說明一下,“回回炮”其實就是投石機,只是已經做了諸多改進,效果更為驚人。蒙古人能有這種東西,少不了漢奸的的功勞啊。
面對殺人如麻的蒙古惡魔大軍,整個南宋朝廷沒有人期盼杜杲能守得住,各大佬都垂著耷拉的大腦袋唉聲嘆氣,或許還有一些居心不良的等著看這位大文士的笑話,巴之不得他死。
可後來的結果直接震驚了整個宋朝上下的人。
不可一世的蒙古大軍整整攻了三個多月,安豐軍的城頭依然聊聊地掌握在杜杲的手中。投石機械壞了,軍民齊心協力修復,城牆破了,大家一點一點補上 。杜杲的四兩撥千斤實在太瀟灑了,瀟灑的同時當然蒙古人也是更為憤怒了,他們不信邪啊,草原上的雄鷹怎麼能經受此等侮辱。於是,蒙古人開始發動了不要命的瘋狂進攻。他們派出敢死隊,頭戴金屬面具,身穿牛皮厚甲搭梯攀爬城牆,如潮水般向城頭髮起進攻。對於這些,杜杲早有所準備,他已將敵人的一切可能做了充足的防防。他讓軍中的神箭手用提前做好的特製小箭專門射這些蒙古敢死隊的眼睛。那一天,蒙古人進攻得有多瘋狂,城下摔死的的屍體就有多嚇人。
杜杲就這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連守了三個月,城牆巍然不動。
這還沒結束。
杜杲的堅守終於盼來了南宋的援軍。奇蹟出現了,足足守了三個月的守軍們在杜杲的命令下,全軍狂吼,拿起刀槍便衝出安豐軍城和蒙古軍展開野戰對決。
宋軍裡應外合,一舉殺破囂張的蒙古精銳部隊,安豐軍城下,宋軍的勇士們一共砍下翻了17000多名蒙古勇士。
這一段又讓人熱淚了,朋友們請記住這位英雄文人,他叫杜杲。
公元1238年,升任淮西安撫使的杜杲在瀘州又遇上蒙古人來攻城了。這一次的敵人人數更多,攻勢更猛。更兇悍的是,為了擊潰守軍,蒙古人在城外堆起一比廬州城城牆還要高的一做土山,在上面安裝火炮、投石機,日夜不停的對廬州城進行攻擊。面對蒙古人的這種方式,杜杲一樣畫葫蘆,也在城裡築了一座更高的土山,同樣安裝火炮、投石機和蒙古人展開對攻。雙方打起了投石大戰。一番互發“炮彈”下來後,蒙古人懵逼了,他們的機械裝置竟然被杜杲他們全部砸爛了。跟漢人玩高科技,這馬背民族的表現有點爛。
血性,不得不重複血性這個詞,有著血性的漢人是不可戰勝的,就如杜杲。
砸爛敵人的裝備之後,杜杲又是下令出城決戰。
不是說蒙古大軍不可戰勝嗎?這次野戰,宋軍勇士們又是在野戰對抗中大獲全勝,斬殺蒙古勇士26000餘人。
那一天的廬州城下,蒙古人的血浸黑了大地,屍體堆成山。得勝的宋軍勇士拎著砍人砍到崩口的大刀和被鮮血浸透木柄的長槍昂然回營。
古代的投石車圖片
透過杜杲,我們很自然便發現一個道理,沒有打不垮的敵人,只有自認哈巴狗的慫蛋。一個民族,再大的困難,在堅毅和決心面前都是紙老虎。只要有血性,哪有度不多的難關,哪有擊不垮的敵人。
很多時候,打倒自己的往往是自己,不是敵人,比如在蒙古人面前的女真人們。
有時候想想,其實歷史真有趣,它並沒有隨著時間遠去,其實我們的現實,莫不是再重演一遍歷史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