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敦芾導演作為香港電影新浪潮的開啟者之一,他原籍臺灣,後來才到了香港。
來到香港之後,就是邵氏年代了。
牟敦芾在邵氏的作品如下:1977年:《紅樓春夢》,1977年:《奸魔》,1978年:《包剪碴》,1978年:《撈過界》,1980年:《碟仙》,1980年:《連城訣》,1980年:《打蛇》,1980年:《大大小小一家春》。
其中《紅樓春夢》是打著“邵氏編導組”的名號出品的。
那年是香港著名的“紅樓夢年”,有多部紅樓電影問世,僅鳳月片就有《紅樓春夢》和《紅樓春上春》兩部,張國榮的《紅樓春上春》裡演賈寶玉直接下場比較俗一點,而《紅樓春夢》手法顯得高階很多。也是當年那麼多部紅樓夢電影裡唯一沒有將鏡頭對準賈寶玉和林黛玉的電影。這裡偷懶抄一段百度百科的評價,大家感受一下。
![](http://timg.juduo.cc/2020/12/64e5900f64934eb99d44c5b2f40a7ed4.jpg)
“影片準確地反映了統治階級荒淫汙穢的生活,反映了大觀園榮寧府裡面的階級剝削與壓迫,任意打殺下層勞動人民。反映了下層勞動人民備受欺壓、生不如死的痛苦人生,並且反映了下層人民追求自由愛情美好生活,寧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和鬥爭意志,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互相關懷的階級情誼。準確表達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醜惡現象和兇殘反動的本質。”
如果你真的仔細去看了這部電影,細細品味一下,就會發現這段總結還是非常精準的。沒有將鏡頭對準主線,而是拿賈璉,賈瑞,賈珍,秦可卿,王熙鳳這段破事做文章。立意上就非常高,畢竟《紅樓春上春》讓賈寶玉直接下場有褻瀆經典的嫌疑,(雖然可能原著裡有)。而秦可卿淫喪天香樓這種戲碼本身在原著裡就是鳳月戲,看起來沒那麼尷尬。電影還是挺好看的,演王熙鳳的是餘莎莉哦。
![](http://timg.juduo.cc/2020/12/d9004a9198384811925906df2da4262e.jpg)
影片中所存在的除了風月戲碼,還要就是階級鬥爭以及左派的革命情節,這點在上文百度百科的總結裡已經相當到位了,大家可以翻出原片感受一番。這是不是牟敦芾來港後拍攝的第一部戲不得而知,但肯定是第一批戲。牟敦芾在這批戲中向邵氏公司證明了自己的能力,為後面在香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關於本片還有個花絮,牟敦芾老爺子長得玉樹凌風,氣質不凡,又像畫家又像導演的,天生藝術氣息霸氣側漏。當時,他有個如花似玉的女朋友,號稱臺灣第一美女,因為本片的誕生,嫌棄牟導拍風月片,分手了。其實這就是個藉口,美女移情別戀,跑回臺灣找了個才氣傲氣霸氣痞氣都側漏的大文豪,還真結婚了。那個文豪叫李敖,婚後看見美女上廁所感覺夢碎,女神隕落,當時就提離婚了。幾十年後在鳳凰衛視開節目《李敖有話說》還罵了她幾十集。
這位臺灣第一美女就是胡茵夢。
![](http://timg.juduo.cc/2020/12/7636cc2253664119b479386d0444a23d.jpg)
你們說,圖啥呢?
關於《紅樓春夢》為什麼標邵氏導演組而不是個人署名的問題,坊間也有兩種說法,第一種明顯參考了胡茵夢分手事件,說是各位導演羞於署名的。另一種說法是這是一部賺快錢的電影,一共拍了七天,第八天就上映了。所以由多個導演帶著多組人趕工拍攝,集體創作。
![](http://timg.juduo.cc/2020/12/3b197cdff0fc45f2aee9a0953f317dc8.jpg)
看過《精裝難兄難弟》的人應該對香港魚翅撈飯時代的七日鮮流水線電影有所耳聞。所以我更傾向於後一種說法,而且,從七天流水線的角度再去看本片的成片質量,放低預期之後,你會有新的感受的,想想最近的《金剛川》,這種還能保持質量的快手電影是對電影工業的巨大考驗。
1977年還有一部《奸魔》。也是牟敦芾來港後證明自己的首批電影之一。網上吹噓本片是兩大邪典大師桂治洪和牟敦芾合作導演,但其實並不是這樣。
這是邵氏《香港奇案》系列片之一,屬於tvb草創期的實驗。其中《奸魔》是桂治洪的故事,牟敦芾的故事叫做《槍》,兩個短片被湊在一起做為一部電影上映。兩位大師並沒有什麼交集,也談不上合作了。
再之後,就是著名的《打蛇》與《撈過界》。且容另文細細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