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父母可從三個方面去注意:

第一、慎重選擇教材:父母首先要看看這篇文章裡的詞句和實用的語言有多大差異,文章的話和口語的話是有一些不同的,如果孩子不能分辨,老是把自己的話讀在文章裡,顯然表示他的視知覺功能,也就是眼睛辨識文字的能力不夠。有些孩子不會閱讀,是因為詞彙不夠,生活裡應用的詞彙經驗太少,我們看數學應用題裡所用的詞彙:刪除、增、減、倍、幾分之幾......等,小孩長到八、九歲,生活中幾乎沒有用過。但讀應用題也是一種閱讀,而且很重要。

第二、注意文章的句子長度要適合孩子的能力,尤其應用題常有一、二十個字長,要孩子一口氣唸完,弄清楚它的意義實在是不容易,所以我們要選擇句子長度比較適當的文章,來給孩子閱讀。

第三、 指導孩子閱讀的方法:通常父母會拿一篇文章給孩子讀,要他讀了又讀,問他什麼意思,但個人以為先拿“一段話”來給孩子讀就好了,也許只有四、五句話,慢慢再指導他讀文章,告訴他注意文章的主題,主角人物、時間、地點、做了些什麼、發生些什麼事情……等,慢慢地教他,孩子立刻會發現其中的樂趣,如果只讓他自己讀,可能會漏字,讀的磕磕巴巴,根本破壞了文意,無法體會到文章的內容。孩子閱讀的困難,因家長不是專業人員,所以不能瞭解,很多家長耐心不夠,很快就下結論說孩子不喜歡閱讀,這是不妥當的,父母可以把長的文章濃縮變成四、五句的一段話,分析這段話的結構(非指文法)是如何形成的,什麼人、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有些什麼事情……,然後再把形容詞、副詞等感性詞句加進去,使文章慢慢增長,如果四、五句還太難,就簡短成一、兩句話,讓孩子模仿,這樣就應該可以讓孩子學會閱讀了。

閱讀是求知最基本的能力,但卻是兒童最複雜的能力,因為它要把文字正確地反映在眼睛裡,不能有錯,即是用視覺的記憶力去辨識文字,然後在大腦裡轉化成聲音,這種聲音與我們母語的語文連線後,產生聯想,然後用以前所有過的經驗去體驗它的內涵,整個過程是耳朵、眼睛、經驗及心理情緒作用融合的結果,相當複雜,如果我們不瞭解這些功能在閱讀中的必要性,而會草率的認為閱讀是這麼的困難。父母應該按部就班,讓孩子的基本能力夠了,再從一句話、兩句話、一段話、兩段話、最後一篇文章的來指導孩子閱讀。總而言之,要讓孩子的閱讀準備能力夠了,才能有好的閱讀。

17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想不到秋瑾還真是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