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總有些被人斷章取義的名言。“百無一用是書生”就是其中一例。這句縈繞在中國人案頭的“醒世格言”,時常被拿來傷害讀書人的閱讀興趣,傳遞灰色情緒。
事實上,中國人歷史上一直將耕讀傳家奉為至上家風,這種“讀書無用論”卻是如何演變出來的?我們應當回到當時的語境及背景下去看,正本清源。
這句詩的作者黃仲則是清代乾隆年間詩人,翻開《清史稿》,才知他幼時喪父,少年喪兄,詩負盛名卻屢試不第,為謀生計,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35歲就客死他鄉。錢鍾書寫《圍城》還不忘提一提他所代表的乾嘉習氣。
也許是因為自幼坎坷,黃仲則比同齡人要早熟。這句“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他17歲時候的一篇習作《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首聯和頷聯都表達了一個意思,滿腹才華卻考不上功名,情緒低落,獨自飄零。
17歲的陽光少年對未來充滿夢想,但現實中內心充滿悲苦,於是寫詩抒發胸中不平之氣。
發完一通牢騷之後開始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說穿了,這是一個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諷的話,也就是一時氣話。
陸游也曾說自己“此身合是詩人未”,蘇東坡更是痛感“人生識字憂患始”。你敢說蘇軾和陸游百無一用嗎?
像某年輕作家一樣年少輕狂對讀書發發牢騷不算什麼本事,黃仲則能為歷史銘記,功力全在尾聯——“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鳥可以鳴春,蟲可以鳴秋。沒人聽我唱歌,我做我自己的觀眾。貌似頹唐其實灑脫。
黃仲則的詩是乾嘉時期翹楚。這樣一位詩壇大家不得志的時候感嘆一句“讀書無用”被後人拿來當作對讀書的鄙薄,實在烏龍。
其實,中國傳統主流文化對讀書一直是帶有崇高敬意的。古人認為文字是有靈魂的,不能隨便焚燒,因此建了敬字亭。據《淮南子》記載,當年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
中國歷史上勸人讀書的文章典故浩如煙海。中國人習慣自謙,尤其文人,黃仲則等人平常飽讀詩書,偶爾“撒嬌賣萌”說“讀書沒用”那也是“情緒話”,不能當真,最後還不是繼續著述文章嘛。試問,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書也沒讀幾本,又有什麼資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