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對是一對剛離婚七個月的小年輕。
兩個人是當下年輕人最常見的婚戀模式,一見鍾情,一拍即合,有了孩子就決定結婚了。
離婚後,因為經濟原因,孩子歸了男方。
年輕夫妻剛分手,本來以為見面會尷尬,沒想到還挺和諧的。
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情侶呢。
還能互相慰問近況,是不是看著複合有望?
還沒甜蜜多久,畫風急轉直下。
甜寵劇秒變大媽劇。
既然感情這麼好,為啥還會離婚?
最老套但是又最無奈的現實原因:
男方父親不喜歡媳婦。
男方的父親已經七十歲了,男方作為老來子可以想象應該備受寵愛。
不受家庭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
比起自己的妻子,很明顯他更能共情自己年邁的父親。
小女兒聽到自己爺爺在責罵媽媽,非常激烈地表示不滿。
而男方在女兒的爸爸、女方的前夫和父親的兒三個身份之間,顯然選擇了父親的兒子。
其實這一對的隱患一直存在。
婚前,就已經埋了大雷。
還沒正式結婚,男方父親就對女方和女方的母親說了狠話。
一開始就得不到雙方家庭祝福的婚姻,的確難以長久。
和他結婚,還是和他的家庭結婚?
東南亞地區家庭觀念多強就不用豆子舉證了。
就社交網路上“我好喜歡他但是我爸媽不喜歡咋辦”的求教樹洞,一天沒有10個也有9個投稿。
沒辦法,真的沒辦法。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是兩個家庭的事情。
最糟糕的是,作為矛盾中心,本來應該成為紐帶的那個人,他在和稀泥。
比起被男方父親指責,女方更傷心的是男方幫父親辯解的態度。
一次又一次的吵架,一次又一次的堆積,女方終於死心了。
生活不是偶像劇,那些驚天動地山盟海誓的愛情濃度,是會被稀釋的。
被問到離婚後的心情,比起男方的戀戀不捨,女方只有一個心情:
太好了,終於不用看人臉色了。
這一對的婚姻裡,豆子唯一心疼的是孩子。
他們的女兒隱隱約約知道父母分開了,但還是忍不住想讓父母複合。
一個月只能和媽媽見面一次,一看到媽媽走遠就會發慌。
孩子又有什麼錯呢?
但偏偏卻註定背上不該有的負罪感。
思密達這檔綜藝,意外的沒有強調狗血衝突,甚至從畫風到節奏到BGM,還透著一股思密達專屬偶像劇的feel。
但,豆子還是從這檔綜藝裡看出了沉重感。
倒也不是看完恐婚,只要對方是對的人、雙方都做好了結婚的準備,也完全可以選擇攜手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只是,有些人可能就是不合適在一起,一方努力的愛情也根本不是愛情。
比如下一期的這兩對。
一對的女方依舊想要搞複合。
一對是丈母孃忍不了委屈想要回嫁妝——
八十集連續劇的節奏啊集美們!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這個節目的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