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與羅興亞人
緬甸地處中南半島,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佛教國家之一。但就在這樣一個信仰佛教的國家,卻在上世紀末乃至本世紀初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人道主義危機,那就是令國際社會十分關注的羅興亞人難民危機。
羅興亞人是居住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的一個族群,與羅興亞人共同居住在若開邦的還有若開人、緬族人以及欽族人等多個緬甸民族。若開邦的人口規模大約在330十萬,而其中的羅興亞人則有80萬左右。與當地其他民族大多信仰佛教不同,羅興亞人卻信仰伊斯蘭教,雙方的生活習慣以及信仰習俗大相徑庭。
▲緬甸國內民族分佈示意圖
在擁有極大的文化差異的情況下,羅興亞人又因在歷史上與當地的緬甸人有很深的宿怨。緬甸獨立以來,羅興亞人與其他緬甸人的矛盾得不到緩解,使得其一直致力於分離主義運動。
這一做法把他們推到了緬甸政府的對立面,雙方矛盾進一步加劇。衝突的不斷髮展,最終釀成了這場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前後有近百萬的羅興亞人被趕出了緬甸,成為了難民。羅興亞人成為聯合國認定的遭受迫害最嚴重的民族之一。
▲羅興亞難民
一、羅興亞人的歷史起源
作為生活在緬甸的一個族群,羅興亞人卻和緬甸人大為不同,這是因為羅興亞人並不是緬甸的原住民,而是後期遷移過來的民族。
大約在公元七世紀,一名叫默罕默德的麥加人在阿拉伯半島復興了伊斯蘭教。當時的阿拉伯半島正處在四分五裂的部落混戰階段,在伊斯蘭教的感召下,古老的阿拉伯部落團結在了"真主"的旗幟下,建立了統一的伊斯蘭文明。歷史上的阿拉伯人建立了很多強大的王朝,並透過戰爭以及商業交流等多種方式把他們的信仰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世界各大宗教傳播路徑示意圖
阿拉伯人在16世紀侵入了當時的印度,建立了盛極一時的莫臥兒帝國。作為南亞次大陸上最為龐大的國家,莫臥兒帝國的建立使伊斯蘭文明能夠持續向周邊地區輻射。而穆斯林以及伊斯蘭文明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陸續進入了孟加拉以及更東邊的緬甸地區。
說起羅興亞人,就不能不提起孟加拉對其的影響。孟加拉地處中南半島與南亞次大陸的交匯地帶,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以亞奧人為主,並信仰佛教和印度教的國家,但在13世紀的時候由於伊斯蘭文化的傳入而改信伊斯蘭教。16世紀時期孟加拉地區被新興的印度莫臥兒帝國吞併,又在18世紀因為英國人的入侵印度而成為英屬孟加拉省。
在這一過程中,孟加拉地區不斷有新的民族和人種移入,在長期的混合中形成了今天的孟加拉人。今天孟加拉國有多達1.5億的人口,其中有超過88%的人信仰伊斯蘭教,這一現狀的形成就是因為這場持續幾個世紀的歷史演變。在這一過程中,孟加拉地區的穆斯林大量遷徙到中南半島的若開地區,並定居下來,這些人就是後來的"羅興亞人"的祖先。
▲吉大港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因為海岸線曲折,有不少適宜的港口,而國內又河道密佈,能夠將內河航運與海運連線起來,使得孟加拉灣的港口條件非常優越。而因為是河口地帶,形成了很多土質肥沃的三角洲,再加上孟加拉地處熱帶,水熱充足,這一地區能夠物產豐足,人口繁盛。
孟加拉地區是中南半島與南亞次大陸交流的樞紐地帶,伊斯蘭教與佛教在這交匯碰撞,大量的貨物在這裡中轉流出,阿拉伯人、印度人以及中南半島的居民都在此來往交流,這些條件讓孟加拉地區非常繁榮。
在孟加拉所有的港口城市中,吉大港是最為出名的一個。在1971年,孟加拉地區脫離巴基斯坦而獨立建國,就是在吉大港進行對外宣告的。吉大港是今天的孟加拉國的第一大港口以及第二大城市,來自各個地方的各個民族都匯聚於此。而在歷史上,若開地區的羅興亞人的最主要來源就是吉大港的孟加拉人。
▲緬甸若開邦地理位置示意圖
而至於緬甸的若開邦,在歷史上曾經是一個獨立的王國。若開本名阿拉幹,早在15世紀就已經建國。孟加拉國的吉大港也曾一度是阿拉幹王朝的領土,阿拉幹王國曾長期和緬甸王國爭奪吉大港。直到十四世紀,穆斯林將吉大港從阿拉幹王國手中奪走。而到了十六世紀,復興的阿拉幹王朝將吉大港從穆斯林手中重新奪回。正是在這一時期,吉大港的穆斯林得以作為阿拉幹王國的臣民進入其內地定居。
▲阿拉幹王朝與緬甸王朝地理位置示意圖
但當時已經征服了印度莫臥兒帝國的英國人並不滿足於只控制南亞地區,還想把觸手伸到中南半島。英國人著手武裝侵略緬甸,並於1824年打響了第一次英緬戰爭。古老的緬甸王國無力招架,只能戰敗求和。
在隨後簽訂的《楊達波條約》中,緬甸將吞併不久的若開地區割讓給了英國,若開邦在此時成為了英屬孟加拉省的一部分。此外,英國人又透過1852和1885年兩次戰爭使得緬甸亡國,完全控制了緬甸。
二、殖民者的詭計竟成緬甸永久的創傷
在歸於英國人的統治之下後,英國人著手對若開邦進行開發。若開邦位於中南半島的西海岸,境內有著高大的若開山脈,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原狹小,當地的人們主要以在近海平原種植水稻為生。英國統治者在接受這一地區後,想要促進該地區的經濟開發,但發現這一地區的人口相對比較稀少,隨著殖民者對當地開發力度的增大,勞動力缺口成為經濟發展最大的阻礙。
而與此同時,英屬孟加拉省的其他地區卻是人多地少,尤其是以吉大港為中心的孟加拉十二市鎮地區出現了勞動力的過剩。於是,在英國殖民者的主導下,透過"授地"制度,英國人鼓勵吉大港地區的穆斯林人口遷入若開地區,並使其定居於此。
▲英國入侵印度和緬甸部分過程示意圖
英國人大量遷徙孟加拉人口進入若開,除了經濟方面的需求,也存在著政治目的。若開地區曾經長期處於封建統治之下,若開各地方的事務都是由封建土司所把持,這一勢力根深蒂固,對於英國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阻礙。而除此之外,英國人想要在若開地區推廣英式教育,用以影響當地的佛教文化,而這一政策遭到了以佛教文化為主的若開人民的抵制。
為了打擊本土勢力以及佛教勢力,英國人使出了他們在世界其他殖民地通用的一個統治手段,那就是"以夷制夷"。所謂以夷制夷就是藉助當地的一個少數族裔,給予他們以優待,從而利用他們來對抗那些本土其他勢力。
▲殖民者組織的一次宣講集會
而英國人看中了來自印度和孟加拉其他地區的穆斯林,就是想要利用這一文化習俗上與大部分信仰佛教的若開人有著巨大差異的族群來反制若開人。英國人透過給予穆斯林以肥沃的土地以及"上等公民"的身份來吸引穆斯林的遷入,這一過程持續了幾十年,使得數十萬穆斯林遷入了緬甸。而英國人就此利用穆斯林來擠壓緬甸人的生存空間,搶奪生存資料,刻意製造民族對立,使得雙方的矛盾不斷加深。
隨後的二戰期間,緬甸民族獨立運動不斷高漲,緬甸的民族獨立武裝趁日軍入侵之機痛擊英國殖民者。而在此時,緬甸地區的穆斯林又充當了英國人撤退過程中的護衛軍。在隨後,英國人透過武裝當地的穆斯林,建立了所謂的"V支隊",企圖達到其奪回緬甸的目的。
▲殖民者在鎮壓反抗活動
該部隊在緬甸與緬甸的民族獨立武裝長期對抗,並打擊報復支援民族獨立武裝的緬甸人民,犯下了很多罪行。透過屠殺原住民,這些來自孟加拉的穆斯林成為了若開地區的主要族群,並在後來自稱"羅興亞人"。
緬甸國內的宗教以及民族衝突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顯得格外激烈。不過,因為緬甸民族獨立武裝的領導人為了對抗日本法西斯而和英國人結盟,當時的緬甸民族獨立武裝領導人昂山答應為維護緬甸的民族團結而努力,不僅不追究穆斯林的罪責還要給予他們公民權。昂山雖然之後因暗殺離世,但是他的接班人吳努繼承了他的政治抱負,願意為雙方的和解而努力。
三、油水難融,終成不解之局
隨著二戰勝利,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高漲,曾淪為殖民地的各個地區都在尋求民族獨立。在緬甸人的堅持鬥爭下,透過與英國人的艱難交涉,緬甸終於在1948年宣佈獨立。而若開地區的穆斯林也就此宣佈其擁有獨立的民族認同,要求當時剛剛成立的緬甸政府給予其民族自決權。1951年,穆斯林群體正式提出了"羅興亞"這一民族稱呼,要求在若開北部獨立建省,與其他非穆斯林的若開人平權。
▲緬甸民族獨立運動領袖昂山
雖然這些提議沒有得到允肯,但緬甸政府還是做出了努力,來淡化尖銳的民族矛盾。那就是推出了《緬甸聯邦入籍法》以及《緬甸聯邦選擇國籍條例》來幫助若開地區的穆斯林入籍,以實現當初的承諾,並促進緬甸民族團結。
在當年的大選中,穆斯林有四人入選議員。在1961年,吳努政府將佛教定為緬甸的國教,這一決策使得緬甸國內的宗教氣氛驟然緊張起來。而此後,"羅興亞"正式成為若開地區穆斯林族群的稱呼。官方的態度明確是要緩和緬甸人與羅興亞人的矛盾,但緬甸人並不買政府的帳,雙方的衝突還是時有發生。
但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爆發,在這場戰爭中東巴基斯坦尋求脫離西巴基斯坦的統治而實行民族獨立。但東巴基斯坦最終達成了目的,獨立建國為孟加拉國。孟加拉國的獨立給了在緬甸生活卻得不到自治權的羅興亞人以鼓舞,尤其是生活在若開地區的羅興亞人不滿足於現狀,在緬甸掀起暴動,想把若開地區併入他們的"故鄉"——東巴基斯坦。
▲緬甸國內群眾遊行集會
分離主義的泛濫使得緬甸政府對羅興亞人失去了耐心,並1978年組織了一場代號"龍王"的軍事行動在國內清剿羅興亞人。這場持續三個月的軍事行動使得有二十多萬羅興亞人不得不逃離緬甸,成為了難民。這一事件發生後,聯合國曾進行緊急干預。
在這場行動之後,緬甸的奈溫軍政府於1982年頒佈了新的國籍法,要求少數民族必須提供自己的祖先在1823年就生活在緬甸的證據,否則將剝奪其公民身份。也就是說,緬甸政府此次舉措主要針對的就是第一次英緬戰爭以來遷入緬甸的穆斯林移民。這一舉動使得生活在緬甸的上百萬穆斯林移民就此失去公民身份,成為得不到認可與保障的黑戶。
1988年的蘇貌政府上臺執政,對於羅興亞人的排擠就更為嚴重。當時頒發給國民的三種身份證分別為粉色的緬甸公民、藍色的客籍公民以及綠色的歸化公民,而羅興亞人那種也不是,沒人給他們發身份證。1989年,緬甸政府強制在羅興亞人聚居區擴建佛教建築,迫使羅興亞人外逃。1991年到1992年又再次清剿羅興亞人,導致了二十五萬羅興亞人流離失所。
▲羅興亞人流亡方向示意圖
在2012年和2015年,緬甸國內因民族矛盾的激化又引發了兩次大的難民危機。如今,孟加拉邊境用來收容羅興亞人的難民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難民營之一。但對於孟加拉人來說,他們也並不願接受太多羅興亞人。
因為在孟加拉還是東巴基斯坦的時候,當時為了鎮壓東巴基斯坦的"分裂勢力",西巴基斯坦(即現在的巴基斯坦)曾對東巴基斯坦採取嚴酷的政治行動,使得大量東巴基斯坦人被殺害。而在這一過程中,羅興亞人選擇支援西巴基斯坦。
因此,在東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為孟加拉國之後,孟加拉人視羅興亞人為"叛徒"和"敗類"。正是因為這一層原因,羅興亞人即使在自己的"故鄉"也不受待見,成為了流離失所、無依無靠的"棄民",目前大量難民只能生活在孟加拉邊境的難民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