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一、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也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

  黑龍江最古老的名字叫“黑水”。東北是我國著名的黑土地,江水在黑色的河床中流淌,遠遠望去烏黑一片,故名。又因為“烏黑的江水”在彎曲的河床中奔流不息,矯若遊龍,所以人們又稱之為“黑龍江”。

  二、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當年紅軍長征曾經過此地,毛主席後來還寫下了豪邁的詩句:“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金沙江古稱麗水,是長江的上游,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中段,因古代盛產金沙而得名。據宋應星《天工開物》載:“金多者出雲南金沙江(古名麗水),此水源出吐蕃,繞流麗江府,至於北勝州,迴環五百餘里,出金者有數截。”

  三、揚子江在我國本來指的是長江下游的儀徵、揚州一帶,但在西文裡,“揚子江”卻是整條長江的稱呼。

  “揚子江”之名始見於隋代,指的是長江下游今儀徵、揚州一帶。近代,長江下游的揚子江沿岸是中國的繁華之地,西方傳教士到中國最先到達此地。對西方傳教士而言,長江就是“揚子江”,翻譯成西文時他們便把長江譯成了Yangzi River。因此在外語中“揚子江”指的是整條長江。

  四、黃浦江是上海的母親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標誌,它沉澱了上海的歷史,見證了上海的風雲,哺育了上海的繁華,與上海緊緊相連、密不可分。

  上海在戰國時代曾是楚國屬地。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黃歇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帶就是他的封地。當時是一片荒涼之地,有一條河從這裡注入大海。每逢大雨,此河氾濫成災,人們深受其害。相傳黃歇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瀉入東海。從此沿江兩岸的人們安居樂業,這條江便稱作了“黃歇浦”,也稱“黃浦江”。浦,原指水邊之地,引申指水流。

  五、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的河流,流經杭州市,由西往東注入杭州灣而入東海。

  秦代曾在今杭州西置錢唐縣。唐代以“唐”為國號,乃加“土”為“塘”。錢塘江因流經錢塘縣而得名。

  六、鴨綠江是中國和朝鮮的界河,當年志願軍就是跨過此江入朝作戰的。“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鴨綠江因為江水的顏色而得名。鴨綠江流域森林茂密,兩岸崇山峻嶺,江水清澈碧綠,特別是在陽光的照射下,綠得透亮,綠得醉人。先人們形象地拿雄鴨頸毛上的亮綠作比,於是把此江稱為鴨綠江。

  七、怒江是我國西南地區著名的國際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從雲南流入緬甸,最後注入印度洋

  八、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因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而成為中華民族永久的歷史記憶。

  永定河過去是一條水患不斷的河流,幾乎年年都要發洪鬧災,給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原名“無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曾在盧溝橋以下沿河兩岸修築長堤以防水患,康熙帝還下令改河名為“永定河”,希冀它能“永遠安定”。河水雖然後來氾濫如故,但“永定河”之名卻流傳了下來。

  九、贛江是江西的母親河,自南而北縱貫江西全省。

  贛江是長江的八大支流之一,鄱陽湖水系的第一大河,其源有兩支,東支稱貢水,為贛江正流,西支為章水。章水、貢水在贛州匯合後曲折北流,自此始稱贛江。“贛江”原作“贑江”,“贑”即“章”“貢”二字合併而成。這就是贛江名稱的由來。

    十、灕江,奇峰夾岸,碧水瀠洄,藍天白雲倒映於江中,景色猶如錦繡畫廊,是世界著名的風景勝地。

  灕江,一稱灕水,位於廣西東北部,同湘江上游的靈渠(湘桂運河)相通。“灕江”的“漓”意思是“離”。據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載:從靈渠出五里之後,水分兩派,一派向南流而曰灕水,一派向北流而曰湘水,“漓,離也,言違湘而南”。

  十一、青衣江,它發源於四川省寶興縣北,最後在樂山市的樂山大佛前匯入大渡河。你知道這條江為何名“青衣”嗎?

  青衣江古稱青衣水,《水經注》卷十四雲:“青衣水出青衣縣西……縣故青衣國。”這句話的意思是:青衣江與古代的青衣縣名稱,均源於上古時代的青衣國國名。遠古時代的青衣國,是青衣羌人建立的國家,也稱“青衣羌國”。青衣羌族據稱是因族人崇拜青色的服飾而得名。可見,“青衣”二字說到底是源於“青衣羌族”的族名。

中華大地30條著名江河名稱的由來

十二、黃河名稱的由來 據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黃河上游,有個黃家莊,一個叫“黃河”的姑娘被惡霸逼死了。她的親人聽說她是投河自盡的,便駕船沿河而下,尋找的她的屍體,一路走一路呼喚她的名字。“黃河”之名由此而來。

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事實上,在兩千多年以前,黃河只是叫“河”,沒有“黃”字。《詩經》中許多篇章都提到過。那時的黃河水還比較清亮。黃河上游及晉陝一代森林植被還比較多。在西安有“八水繞京城”一說,可見那時黃土高原上還草水豐茂。只是由於近千年來氣候變遷,以及戰爭、大興土木、濫砍森林,才導致環境惡化。黃土高原泥沙大量流失,注入黃河,黃河才變成今天這個渾濁黃湯般模樣,於是兩岸百姓逐漸稱呼其為“黃河”。

古人言,“黃河清,天下寧”,希望有一天經過不懈的治理,黃河再去掉那個“黃”字。

古代的黃河,河面寬闊,水量充沛,水流相對比較清澈,那時它的名字並不叫黃河。我國最古老的字書《說文解字》中稱黃河為“河”,最古老的地理書籍《山海經》中稱黃河為“河水”,《水經注》中稱上河,《尚書》中稱“九河”,《史記》中稱為“大河”。到了西漢,由於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多,有人稱它為“濁河”或“黃河”,但並沒有普遍認可,一直到唐宋時期,黃河這一名稱才被廣泛使用。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大約在4000多年前,流域內形成了一些血緣氏族部落,其中以炎帝、黃帝兩大部族最強大。後來,黃帝取得盟主地位,並融合其它部族,形成“華夏族”。世界各地的炎黃子孫,都把黃河流域認作中華民族的搖籃,稱黃河為“母親河”,為“四瀆之宗”,視黃土地為自己的“根”。

  十三、灞河,唐代長安東有一條河叫灞河,灞河上有一座橋叫灞橋。灞河兩岸楊柳依依,出京東行幾乎都需經過這裡,當時人們送別親友常在此處“折柳留戀”,故而“灞橋折柳”成了唐詩中著名的典故。

  灞河位於西安市的東郊,發源於秦嶺,原名滋水。春秋時,秦穆公向西擴張,幾十個西戎小國先後歸服了秦國,“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穆公稱霸西戎後,為了昭顯武功,把秦都城外的滋水改名為霸水,後來在“霸”字旁加上三點水,而成“灞水”,再後來人們又逐漸改稱其為“灞河

其它中華著名大江大河名稱由來:

松花江名稱的由來

傳說在很久以前,松花江兩岸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松樹,每年秋季,松樹便開花結果,松樹花芳香無比,花瓣也碩大如蓮。花謝時,各種各樣的松樹花瓣漂滿了江面,赤褐黃綠青藍紫,五光十色,色彩斑駁。從那時起,人們便開始叫它松花江了。

生活在松花江流域的滿族先民把松花江稱為“天河”。因為他發源於長白山脈的天池,水流從天池奔騰直下,似從天降。“天河”之所以改名“松花江”,據考,“天河”二字的滿語是“松嘎裡烏拉”,元代及明初,又稱“宋瓦”直至明宣德年間才正式名“松花”。因此,“松花”系松嘎、宋瓦音轉而來。

淮河

古稱淮水。據傳說,淮河邊生存著一種叫“淮”的短尾鳥,“淮水”就因此而得名。在商代的甲骨文和西周的鐘鼎文裡就有“淮”字出現,歷史上,淮河與長江、黃河、濟水並稱四瀆,是獨流入海的四條大河之一。

海河

宋時,海河為界河下游段,金、元時稱為直沽河、大沽河。海河這個名字始見於明末。在清代陳儀著《直隸河渠志》中有:“海河,南、北運河,澱河(大清河)之匯流,白天津東北迄至大沽口一百二十里”,這裡的海河即今天的海河干流。記載雖有不確切處,但大體上說明了海河干流的方位、流經地域及最後歸宿。從這時起,直沽河等名稱才逐漸被海河這個名字所取代,至今約200餘年。

珠江

一稱粵江,是我國南方大河。珠江系西江、北江、東江的總稱,其中西江為珠江干流,長2129公里。珠江流經廣州南面的江中,有一石島。由於石島長期受江水沖刷,其表面變得非常光滑,形似圓珠,當地的人們稱它為“海珠石”,珠江由此得名。

遼河

漢代以前稱句驪河,漢代稱大遼河,五代以後稱遼河。遼河的發源地位於東遼縣遼河源鎮,故稱為遼河。

漢江,

又稱漢水,漢江河,為長江最大的支流,現代水文認為有三源:中源漾水、北源沮水、南源玉帶河,均在秦嶺南麓陝西寧強縣境內,流經沔縣(現勉縣)稱沔水,東流至漢中始稱漢水;自安康至丹江口段古稱滄浪水,襄陽以下別名襄江、襄水。

岷江

屬於長江的一級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內,孕育了古蜀文明。岷江古稱汶江和都江,以岷山導江而得名。

烏江,

先秦到唐代稱牂牁江(先秦時期貴州屬牂牁古國),又有稱內江水、涪陵水、延水等的,唐時設立黔中道,故唐宋又稱黔江。元代首次被稱為烏江。蒙古人南下,用蒙古語記下各地的名字,再音譯成漢字,導致了許多謬誤,如沿河北部河流“思邛”被記為“思渠” (因為當地巴蜀語有鼻音韻尾脫落的情況)。烏江也是此時得名。

沅水,

是湖南省第二大河流,有南北二源:南源馬尾河,又稱龍頭江,源出貴州省都勻縣之雲霧山雞冠嶺;北源重安江,又稱諸梁江,源出貴州麻江縣平越間大山。兩源在螃蟹上三汊河口相匯合後,稱清水江,先後流經臺江、劍河、錦屏、天柱等縣,至會同縣漠濱鄉的金子村人懷化地區,再東流經芷江至黔陽縣託口鎮與渠水匯合,始稱沅水(《湖南省志·地理卷》載:“東流至黔陽縣黔城鎮與湃水匯合,始稱沅水”,與民間習慣說法相悖。今錄以備考)。

《山海經》沅水出象郡鐔城西。《注》象郡,今日南也。《尚書·日記》楚中九江,五曰沅江,出沅州西蠻界。《水經》沅水出牂牁且蘭縣,為旁溝水,又東至鐔城縣為沅。《楚辭·九歌》沅有芷兮澧有蘭。

桂江古稱灕水。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興安建成靈渠。靈渠將貓兒山流下來的水三七分流,兩江相離,一南一北相離而去,分別投入長江和珠江(西江)水系的懷抱,於是人們在“相”、“離”兩字都加上三點水偏旁,就成了湘、漓二水。這就是湘江和灕江名稱的來源。秦始皇建成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糧草得以源源不斷地供應上來,終於平定了嶺南,在嶺南置南海、湘、桂林三郡。灕水縱貫桂林郡地,為該郡最大河流,故名桂江。

閩江

是中國福建省最大河流,發源於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寧縣均口鄉,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匯合後稱閩江。閩江流域是閩越族人的世居地,而上游的三明、南平則是客家人的祖地。閩越人及客家人在依江而居,創造了豐富的歷史文化。

九龍江,

亦名漳州河,是福建省僅次於閩江的第二大河流,最早名“柳營江”,因六朝以來“戍閩者屯兵於龍溪,阻江為界,插柳為營”故名。

青弋江,

中國長江下游支流。古稱“清水”、“泠水”或“涇溪”、“涇水”。唐及北宋時稱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寧國府志》記載:“青弋江古名清水,一名泠水,又名清弋水。稱其為清弋江,是因為它發源於黃山,會石臺、太平、旌德、涇縣諸水後,河身漸廣,春暖水漲,波濤洶湧,故曰江。”

秦淮河,

古名龍藏浦,漢代起稱淮水。相傳秦始皇東巡會稽過秣陵,以此地有“王氣”,下令在今南京市區東南的方山、石硊山一帶,鑿晰連崗,導龍藏浦北入長江以破之,到唐代,根據這一傳說,改稱秦淮。後人指出:,實是。唐杜牧《泊秦淮》詩行世後,秦淮河之名始盛於天下。李白《留別金陵諸公》詩中,也有“六代更霸王,遺蹟見都城。至今秦淮間,禮樂秀群英”的詩句,出現了“秦淮”河名。對此河之來歷,《六朝史蹟編類》載:“淮水……分派屈曲,不類人工,疑非始皇所開”,經地質、考古學者證實,秦淮河屬自然河道,非人工所烎。但其中某些地段為人工所開鑿,仍不能排斥。

南渡江,

又稱南渡河,古稱黎母水。是中國海南島最大河流,海南的母親河。為什麼它不叫北渡江而叫南渡江?宋代抗金名臣李綱被流放海南,歷盡風險,李綱《南渡次瓊關》詩中所寫的“南渡”無疑就是“流放”之災。中國古代有過許多流放地,但“唯崖州地望最重”。中國歷史上,“南渡”多同災難都連,如“永嘉南渡”。它最初接納海峽那邊南渡的貶官棄臣和南逃的離亂投奔,這樣的江河當然要叫南渡江。

清水河,

黃河支流。古代稱西洛水、高平川水、蔚茹水,是寧夏境內流入黃河最大、最長的支流。歷史上,清水河兩岸臺地是土著人生息繁衍和耕牧的地方;也是北方少數民族相互融匯的地方;清水河谷地是古絲綢之路固原境內的一部分,也是蕭關古道的的一部分;更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的主要通道。古城遺址,是歷代戰爭留在清水河兩岸的縮影。酈道元在他的《水經注》裡將清水河的走向、匯入的小支流、流經的地方等寫得非常清楚。相傳,西周時期,褒姒出生時被遺棄於清水河,被人救起。後成為周幽王寵妃,直至王后,上演了烽火戲諸侯的鬧劇。

塔里木河

是中國第一大內流河,“塔里木”一詞在古突厥語中意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在現代維吾爾語中意為“田地、種田”。

通天河,

古稱“犛牛河”,位於萬里長江源頭,“通天”之謂或與此有關。1913年出版的《青海圖說》載:“長江、古名麗水,一名神川,一名初午牛,其上流蒙名木魯烏蘇,番名州曲,或譯曰直曲、周曲,普通曰通天河。”通天河的名聲,主要來源於《西遊記》,孫悟空大戰通天河。中國其他地方,也有名叫通天河的河流。

雅魯藏布江,

發源於中國的西藏自治區,在藏語中,“雅魯”和“雅礱”是一個意思,指的是從天上來,而雅礱本身也是一個地名,即今天的西藏山南地區;“藏布”的意思是江。這條江最終被命名為“雅魯藏布江”,是和雅礱地區的悉補野部落(也就是松贊干布的祖先)最終統一青藏高原分不開的。這條江流經藏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被藏族視為“搖籃”和“母親河”。

石羊河

是甘肅省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的第三大河,古名谷水。石羊河流域曾為西夏人佔據,後為蒙古所滅。西夏以羌人為主體。這個“羌”字由“羊”和“兒”組成,羌人自稱他們是羊的兒子,或說他們崇拜的是羊,羊頭是他們民族的圖騰。因此為此河起名為石羊河。

永定河

是北京的母親河,永定河上的盧溝橋因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而成為中華民族永久的歷史記憶。

永定河過去是一條水患不斷的河流,幾乎年年都要發洪鬧災,給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所以原名“無定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清廷曾在盧溝橋以下沿河兩岸修築長堤以防水患,康熙帝還下令改河名為“永定河”,希冀它能“永遠安定”。河水雖然後來氾濫如故,但“永定河”之名卻流傳了下來。

黃浦江

是上海的母親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標誌,它沉澱了上海的歷史,見證了上海的風雲,哺育了上海的繁華,與上海緊緊相連、密不可分。

上海在戰國時代曾是楚國屬地。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黃歇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帶就是他的封地。當時是一片荒涼之地,有一條河從這裡注入大海。每逢大雨,此河氾濫成災,人們深受其害。相傳黃歇帶領百姓疏浚治理,使之瀉入東海。從此沿江兩岸的人們安居樂業,這條江便稱作了“黃歇浦”,也稱“黃浦江”。浦,原指水邊之地,引申指水流。

17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幼兒園小朋友變身最美“孕媽”,現場萌言萌語太可愛,網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