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關於三國時期的馬謖,我們經常聽見的俗語就是馬謖用兵——言過其實,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等等。所以在人們的印象中馬謖和趙括都是紙上談兵的代表。古人喜歡用膾炙人口,簡單粗暴的幾個詞,句來給人物、事件下定義。不過後世如能深入歷史史實,破開層層雲霧來更客觀深入的瞭解他們,豈不是更有意義。

馬謖,字幼常,襄陽宜城人,馬謖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馬謖兄弟都有才華和名氣,在當地被稱為稱為“馬氏五常”。劉備進入荊州後,他以荊州從事身份隨劉備入蜀,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史書記載馬謖才氣過人,飽讀軍書,好議論軍事謀略丞相諸葛亮對他深為器重。不過劉備生前認為馬謖可能言過其實,不可有大委任,要諸葛亮對其多加考察。諸葛亮經常與馬謖討論均軍事謀略,二人有時興致高亢時可通宵達旦,不感疲倦。諸葛亮任命其為參軍,大致是現在的部隊軍事參謀,但不直接指揮部隊。

影響中馬謖唯一做的大事,也是歷來讓後世詬病的-戰敗街亭。公元228年,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第一次北伐魏國。諸葛亮命令趙雲、鄧芝作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北),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在甘肅境內)。戰鬥開始北伐軍隊節節勝利,先後攻取天水、安定、南安。曹魏只能派張郃趕往隴右增援,要進入該地區必須途徑街亭 。此刻街亭就成為雙方爭搶的戰略點。如果北伐軍守住了街亭就意味著切斷了張郃對隴右地區的增援,反之,北伐大軍的後路就會被曹軍切斷,整個北伐蜀軍將處在曹軍包圍圈內,街亭之戰的勝敗對北伐起到決定性作用。

當時有久經戰場的老將魏延、吳壹等,軍中都說應該以這些人為先鋒,而諸葛亮力排眾議,提拔馬謖為先鋒,統領各軍。此時馬謖是成敗在此一舉,成了千古留名。敗了必成眾矢之的,而且連累諸葛亮。

馬謖至街亭,沒有按照諸葛亮的站前部署,將自己的部隊安置在街亭附近的南山之上,王平和高翔則在山下。老謀深算的張郃來到街亭後,立馬發現馬謖部署的致命缺陷,對山上馬謖的主力部隊圍而不攻,並切斷其水源。同時進攻山下部隊,高翔部隊被擊潰,此時山上馬謖部隊不戰自亂。張郃對山上主力發動進攻,很快馬謖隊伍就被擊潰。除了王平沉穩指揮,且戰且退。成功率眾突圍。最終張郃成功奪取戰略點,進入隴西。這樣諸葛亮整個北伐戰略構想被擊破,只能收兵回蜀。最後就是眾所周知的諸葛亮揮淚斬馬謖了。

街亭一戰是敗了,但這是第一次北伐的關鍵一戰,此次失利讓曹魏政權加強了對隴西,祁山一帶的防禦,蜀漢日後要想快速攻佔,變得不再可能,也讓之後的數次北伐,收復漢室變得難上加難。單從這場戰鬥來看,違背諸葛亮的部署放棄平地,上山駐紮,不依靠城池據守,而老謀深算的張郃抓住機會,斷了馬謖的水源,導致蜀軍潰不成軍是直接原因。我們並不清楚當時實際環境,不過馬謖可能按照兵書的說法:“依山駐紮,置之死地而後生。”馬謖為何不在山下安營紮寨?史書沒有詳細記載。可能當時街亭沒有大的城池可以據守,地形開闊,不利於防守。如果要構築防禦工事可能時間上也不允許。只能上山,但運氣不好山上沒有水源,遇見張郃後馬謖部隊又人心惶惶,潰不成軍。馬謖臨戰指揮能力確是遠遠不夠,部隊實力並沒有處於下風,而不能像當年韓信只帶領1萬人馬,為擊敗20萬趙軍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表明韓信領兵打仗臨場指揮能力和他的軍事謀略一樣出色。同樣的王平在街亭戰中率領的一千人擂響戰鼓,把守營地,成功帥眾返回,事後被提拔為參軍。而馬謖臨陣殺敵,作戰指揮薄弱的弊病在街亭之戰暴露無遺。

馬謖的能力在於謀略,而非在於實戰。年親時兄弟五人被稱為“馬氏五常”,各個俱有才名,我想也非空穴來風。入荊州他歷任綿竹縣令、成都縣令、越嶲太守這些也許在行。諸葛亮南征蠻夷時,馬謖曾獻計:南部地區地勢偏僻險要,如果一時擊敗,日後還要捲土重來,我們日後北擊曹魏勢必受此拖累。不如加以安撫為宜,他提出十六字方針: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使南蠻人心歸附。

諸葛亮認為這很符合當時中原局勢,採用了馬謖的建議。

馬謖提出的民族政策,具有較高的戰略眼光,諸葛亮採納後實際效果證明是有效的。

另外諸葛亮要軍法處置馬謖時,諸葛亮的蜀漢十萬大軍為其哭泣,這也可以看出馬謖在蜀漢軍隊中有很大聲望。蜀漢高層蔣琬也曾向諸葛亮誇讚過馬謖是能臣。也許在軍中稍加時日鍛鍊,馬謖臨戰能力會逐漸凸顯,但歷史並沒有給他機會。就像秦三世子嬰,歷史就給他46天,然其無力迴天。

馬謖應該不是文武全才,有明顯的短板,戰略家和戰術家還是不一樣的,你讓孫斌師傅鬼谷子領兵打仗未必可行。在對馬謖任命上諸葛亮負有一定責任。還是老大劉備一眼看破,雖文不及諸葛亮、龐統、蔣琬,武不如關羽,趙雲。但老大就是老大……

30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賠了夫人又折兵?美總統或被迫認輸,梅拉尼婭打算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