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自58年的那次會議後,粟裕就被迫離開了軍事指揮第一線,從此被閒置36年,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和難言的苦衷?
“粟裕熱”和“粟裕冷”其實,“粟裕熱”只是最近十來年的事情,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粟裕這個名字其實並不為中國人所熟知。
今天的我們大都知道粟裕大將卓越的軍事才能,知道他是“淮海戰役第一功”,知道他“兩讓司令”,知道他在大兵團指揮方面的造詣在全軍將帥中首屈一指,就算和林彪、劉伯承相比都完全不落下風……
但是,在90年代之前,粟裕這個名字和他的功績一度是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了的,這一點在官方修訂的《粟裕年譜》(當代中國出版社06版第627頁)中有著明確的說明,《年譜》指出:“……軍委擴大會後,粟裕離開了軍事指揮第一線,他的歷史功績被逐步貶低、淡化、轉移、乃至磨滅,受到了長達36年的不公正待遇。”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大家不提七戰七捷;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粟裕的名字被用“華野首長”代替;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家不知道粟裕在濟南戰役期間,就謀劃好了淮海戰役;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家不知道粟裕將軍是當初統兵入朝的第一人選……
隨著軍史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以及這些成果的被大眾傳媒慢慢採納,大家才終於瞭解到了這位天才般的戰將和他卓越的功勳。
事實上,這些年來的“粟裕熱”正是因為粟裕的歷史功績在過去被“貶低、淡化、轉移、乃至磨滅”而引起的反彈。
粟裕58年蒙冤事件始末前文提到的“軍委擴大會後,粟裕離開了軍事指揮第一線”無疑是粟裕長期遭到淡化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我們有必要大概瞭解一下這次軍委擴大會上發生了什麼。
56年赫魯曉夫做了秘密報告後,一系列的動盪隨之而來,不僅國際上發生了波匈事件,就連蘇聯國內也發生了朱可夫事件。這些事件讓我們反思我們和蘇聯的關係,以及軍隊這些年來出現的問題。
58年3月,由於認為“軍隊落後於形勢,落後於地方”,我們在隨後召開的軍委擴大會議上對我們自建國以來的的軍事工作作出了反思和總結,討論的結果認為:我們在軍事工作中出現了迷信蘇聯的“教條主義”的問題以及在另一些工作中出現了“個人主義”的問題。在這兩個問題上犯了錯誤的代表人物分別為劉伯承和粟裕。
為什麼說粟裕犯了個人主義的錯誤呢?原因主要有三條,第一他和3位元帥都“搞不好”,然後是他“爭奪軍隊許可權”、“告洋狀”,這次會議進行了50多天,粟裕進行了8次檢討,最後才通關。會議結束後,粟裕的總參謀長職務被撤銷,從此離開了他心愛的軍事指揮第一線。
36年後,也就是1994年,劉華清和張震兩位將軍在《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上發表了《追憶粟裕同志》一文,其中明確指出:
粟裕在這次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並因此長期受到不公正的對待。這是歷史上的一個失誤。這個看法,也是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意見。”至此,粟裕當年的遭遇的冤案才終於得到澄清。
淡化自己功績最賣力當然,58年的軍委擴大會也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以下3條也是粟裕長期被忽視的關鍵所在。
第一,我們一直以來都有以職務、軍銜論英雄的習慣。以這種習慣看待問題,我們自然會認為,誰在淮海戰役總前委和華野中的職位高,誰就是指揮官,誰就厲害,卻不知其中其實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其次,粟裕只是大將,而不是元帥,對一些不瞭解具體情況的人來說,他們會覺得粟裕如果真的那麼厲害,為什麼不是元帥?
第二,客觀上來說,粟裕的功績之所以不為人知,也和相關資料一直未能公開出版有關。隨著各種軍事文集、回憶錄、檔案的發掘,大家才慢慢了解到粟裕對於淮海戰役的全域性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
換言之,當時即使是一些元帥級別的人物,也未必瞭解整個淮海戰役的決策過程,這些都是後來軍史工作一步步發掘出來的。
第三,粟裕本人才是淡化自己的功績最賣力的人!粟裕將軍一生為人低調謙遜,比如49年1月20日,粟裕在華野的一次會議上發言說:淮海戰役確實是一次偉大的戰役,而此戰之所以能夠勝利,一是因為中央和總前委的正確指導,二是因為後方軍民的全力支援,外加我們的指戰員英勇頑強。
他完全不提自己!
陶勇:粟總的胸懷,能裝下整個海洋!粟裕將軍高風亮節,從不居功自傲,他的這種品德可以從很多事情中看出,下面為大家摘取其中的一個小故事。
1978年6月,粟裕前往安徽視察,聽說南京軍區導演了一部《淮海戰役》的話劇,他就要來劇本看了看,這一看他就發現了問題:這部話劇裡竟然沒有提二野(即中野),他當中指出,不寫二野是不對的,雙堆集和黃維兵團主要是二野消滅的,我們(三野)確實派了一個特種縱隊、4個步兵縱隊去支援,但主要還是他們的功勞。
實事求是地說,當初二野挺進大別山,拋棄了無數輜重武器,戰力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如果沒有三野的協助,他們確實很難拿下黃維兵團。粟裕將軍能顧全大局,照顧兄弟部隊的情感,與人為善,成人之美,不爭功,不居功,他的氣度和品德令人仰慕。
58年那次會議後,粟裕在華野的很多老部下都去看望了粟裕,有人說當時參加會議的華野幹部很多,但敢站出來替老首長說話的卻只有陶勇和王必成,他們還不如蕭勁光和一些其他野戰軍的將領。
粟裕反而安慰他說,三野的那些幹部不說話,是有人給他們做了個別談話,他們的壓力也很大,我們應該理解。
又有人說,有的人不光不說話,還趁機顛倒黑白,無中生有。粟裕打斷了他說,他們一定有其他原因吧,都過去了,不提了。
當時陶勇將軍就在現場,他忍不住感慨說:粟總的胸懷,能裝下整個海洋!
參考資料:
《粟裕傳》當代中國出版社 粟裕傳編寫組
《粟裕年譜》當代中國出版社
《無冕元帥:一個真實的粟裕》 人民出版社 張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