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試圖透過“絞殺戰”摧毀朝鮮北方的交通線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將其遠東及空、海軍的作戰飛機500餘架投入侵朝戰爭,並不斷由本土增調兵力參戰。為了防止美國空軍對我國進行空中襲擊,中央軍委於7月4日向各大軍區發出加強防空的指示,作為“未雨綢繆”之計,軍委於7月8日調華東之高炮三個團速赴東北地區執行任務。7月29日,軍委又調華東軍區電訊大隊(即南京雷達營)到東北執行情報任務。 抗美援朝期間的防空作戰和情報工作是在炮火中誕生和壯大的,為抗擊美國及其聯合國軍的空襲,保衛後方重要目標,保障交通運輸的暢通,支援前線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炮火中誕生 1950年7月28日,3架美軍飛機由朝鮮水豐越境侵入我國領空活動。30日,軍委指示:敵機侵入我防空炮火射擊圈內,原則上可以射擊。8月20日,1架美機入侵安東鴨綠江橋上空偵察,我高炮1團開火射擊。27日,多架美機入侵我輯安、臨江、安東上空,大肆掃射我車站、機場等建築物,殺傷我居民24人。當日,我國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向美國政府提出嚴重抗議。 為了統一領導與指揮東北地區的防空部隊,加強東北地區的防空和防備美軍侵略,軍委於7月24日電示東北軍區首長:東北須成立防空司令部以加強防空,並準備由上海防空機構抽調7名蘇聯專家去東北幫助工作。8月7日,東北防空司令部(下稱“防司”)在瀋陽正式成立。 防司成立後,一方面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一方面建設機關和組建部隊。開始,防司架構很簡單,只有參謀處和幾個室,人員也不多。為適應防空部隊的發展和對空作戰的需要,機關逐漸擴大。司令部把參謀處發展為作戰處,把情報、通訊、炮兵和空軍等4個室均發展為處,併成立了辦公室;政治部、供給部和衛生部都增加了一些處、科機構;同時從部隊抽調一批幹部充實機關,逐步健全了組織防空情報體系。 至此,防空部隊領導機構基本就緒。以後,機關還有一些變化。司令部增設了偵察處、軍務處、軍訓處、機要處、管理處以及探照燈室等;供給部和衛生部合併為後勤檢查處;新成立了殲擊機指揮部、高炮指揮部和軍械處等;還增設了情報偵聽大隊、軍械站、通訊站、靶場等。這時,機關逐步健全起來。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使用的高射炮
組織防空情報體系 1950年8月中旬,東北軍區召開防空會議,指出:根據當前形勢,東北是“防空第一”。會議作出了關於組織防空情報網、通訊網以及整頓空中秩序等重要決定;明確防空司令部專門負責對空作戰,防空部隊應有重點部署,防空情報優先使用全區一切通訊設施和器材。 部隊剛剛組建,對空情報作戰的體系還在初步探索期間,防司的任務是一方面組織機關幹部突擊學習防空業務和如何掌握情報;另一方面在蘇聯顧問捷連斯基上校等的幫助下,加緊組織東北防空情報體系。
為構建防空情報體系,我軍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組織防空情報網。將雷達營配置於瀋陽、安東、清源、連山關、石柱子、通化等地區,以瀋陽、安東為中心,面向敵方形成雷達警戒網;將原有的地方防空站改為地面監視哨,把各地區的防空司令部改為地面監視中心,由各省軍區防空情報股領導。當時共建立了7個情報股、9個情報站、52個監視哨。這些對空監視哨、站,分佈在鴨綠江一線和鐵路交通線上,執行對空觀察任務,透過鐵路通訊線路相郵電局長途線路,將獲得的空中情報集中到東北防司,彌補了雷達情報保障的不足。這樣初步構成了東北地區統一的防空情報網和通訊聯絡網。 二是在雷達情報共享下,重點部署高射炮兵力。東北是我國重工業基地,又與朝鮮毗連,需要設防的要地很多。根據當時高炮兵力情況,只能作重點配備。東北防司所屬的5個高炮團分佈於瀋陽、鞍山、本溪、小豐滿、拉古哨、安東、輯安、圖們等地,擔負重要鋼鐵廠、發電廠、鐵路橋樑的防空任務。除此以外,尚有高炮第1團位於安東,保衛鴨綠江橋。
志願軍經過偽裝的高射炮守衛著大寧江橋
三是組建防空指揮所。在蘇聯專家的具體指導和幫助下,經過緊張準備,東北防司指揮所很快就建成了。當時設有司令員指揮室、高射炮指揮室、驅逐機指揮室、對空探照燈指揮室和情報總站等。大約有二三百人。指揮所的人員大部分是瀋陽、長春、武漢等城市新參軍的中學以上的青年學生,他們集中起來以後,是由蘇聯專家負責進行訓練的。當時,作戰處還負責航行管制,嚴格劃定空域,超出空域就按敵機處理。部隊租用了地方電話局15對長途專線,溝通了指揮所與各雷達站、高射炮部隊及錦州、長春民航站與瀋陽機場的有線電聯絡,同時還建立了與各部隊及友軍的無線電通訊聯絡,並與蘇聯遠東軍區建立直接聯絡,設立電傳打字室,相互交換情報,使東北防司成為東北地區統一的防空作戰指揮中樞。在籌建過程中,器材非常困難,一些急需的電纜等通訊器材,需要專門到東北軍區找到中共東北局書記高崗,請他批示後,才得到解決。在籌建指揮所的同時,部隊又積極抽調與訓練戰勤人員,由蘇聯專家親自上課。指揮所一建成,立即投入使用,對各部隊實施作戰指揮,那時參加作戰值班的,還有蘇聯和朝鮮方面的有關人員。防司與朝方商定在安東、輯安、新義州、水豐等地採取一些共同措施以加強邊境防空,並在這些地區建立了經常性的防空聯絡,互通防空情報。
增強防空兵力 東北防司成立前,東北地區只有高炮1個師及所屬之高炮2個團。朝鮮戰爭爆發後,軍委把高炮1個團及華東之高炮2個團調駐東北。所以,東北防司成立時,接收的防空部隊只有4個高炮團。後來又將華東的高炮1個團調歸東北防司建制。這樣,東北防司到1950年9月才有5個高炮團。 東北地區需要保衛的目標多,5個高炮團的兵力本來就不夠用,加之志願軍赴朝參戰後,形勢和任務都有了新的變化:一方面,美軍為了阻撓我國人民對志願的支援和聯絡,加緊了對我東北地區的空襲;另一方面,我軍不僅要擔負東北地區的防空任務,還要擔負朝鮮部分地區的防空任務。因此,防空部隊必須加強,迅速進行擴建。
高射機槍手在向俯衝的敵機射擊
根據形勢和任務的需要,防司從1 9 5 0年1 1月起,先後接收志願參軍的初中以上青年學生共1078人,青年工人約1300餘人。1 1月,在瀋陽組建了4個對空監視哨營;12月,在安東組建了1個高炮團,在瀋陽組成探照燈團。1951年1月,在本溪、撫順、鞍山分別又組建了4個高炮團。當時,軍委將已赴朝鮮擔負鐵路防空任務的6個獨立高炮營,拉入東北防司建制。1 2月,又在瀋陽正式組建1個高炮團,新組建的高炮團,都裝備了蘇式8 5毫米、76 . 2毫米和37毫米口徑的高射炮,部分團也將原來的日本造、德國造的老舊裝備換成了蘇式新裝備,而且都是36門制,即每個高炮團裝備36門高射炮。新組建的探照燈團裝備了蘇式雷達燈10部、跟蹤燈9 8部。這些兵器,在當時對我們來說,都是新的技術裝備,非常寶貴。 這些部隊組建後,立即進行了突擊性的軍事技術訓練。時間長的兩三個月,短的十多天,就開赴指定位置擔負起防空作戰任務。到1951年底,東北防空部隊已發展到10個高炮團、6個獨立高炮營、1個探照燈團、1個雷達營、4個對空監視哨營,以及教導大隊、通訊營、警衛營及汽車連等。由於部隊的擴大,防空力量的增強,從而保障了中朝交通幹線的暢通,保障了東北防空區的安全。初戰鴨綠江畔 1950年10月以後,美國空軍在鴨綠江一線和朝鮮的活動比較頻繁。敵機轟炸的重點是安東江橋。當時,我方空軍殲擊機部隊尚未投入使用,高炮部隊正在組建之中。由於部隊初建,技術尚不熟練,缺乏實戰經驗,所以,指戰員雖然英勇頑強,但未獲戰績。10月10日,防司召開了高炮部隊會議,統一了作戰指導思想,明確了作戰方針:以保衛目標為主,集中火力消滅執行轟炸任務的主要敵機,並相應地保護自己。此後,對敵機的盲目射擊浪費彈藥等現象逐漸得到糾正。從7月28日至10月31日,敵機入侵我東北領空共45批79架次,我沿江高炮部隊對空作戰7次沒有戰果。 1 1月,敵機活動最為頻繁。那時,防司指揮所幾乎天天報有空情,經常跑警報。1日,防衛鴨綠江橋之高炮17團首開記錄,擊落敵F-84型戰鬥轟炸機4架,給敵以有力打擊。4日,軍委頒發嘉獎令:“我高炮17團11月1日在安東創造擊落侵入我領空敵機4架的新記錄,特通令嘉獎。希繼續努力,為保衛祖國神聖領空而戰。”
探照燈部隊在搜尋敵機
9日1 3時至1 5時,美國空軍出動各型戰鬥轟炸機80餘架,從不同方向、以不同高度對鴨綠江橋實施連續攻擊。14時3 8分,敵F-51、F-47、F-80、F-84型飛機37架,分3個梯隊從正東方向採取單機或雙機在同一俯衝口、以不同高度向輯安江橋連續轟炸。駐守該地之高炮1團各連集中火力,以猛烈射擊。激戰4分鐘,擊落擊傷敵機各2架,首創了用日本造75毫米高射炮擊落敵機的勝利。 11月,美軍為了破壞我安東、長甸河口和輯安等處的江橋,先後出動各型飛機2560餘架次。我高炮部隊對敵作戰168次,擊落敵機11架、擊傷69架,基本上完成了作戰任務。各江橋雖然先後中彈13次,但損失均不嚴重,很快修復通車了。 1951年1月—2月,朝鮮戰場上由於我志願軍之猛烈反攻,敵空軍活動重點轉向前沿陣地,無力顧及鴨綠江一線。3月—4月,美軍有計劃地對鴨綠江橋實施戰略轟炸,企圖切斷我後方物資援助,以削弱前方進攻力量。3月30日,敵36架B-29型轟炸機、32架F - 8 4型戰鬥機,在大批F - 8 6型戰鬥機掩護下襲擊輯安、長甸河口和安東江橋。我駐守輯安的高炮團、駐守長甸河口和駐守安東的高炮團,堅決抗擊,激戰1小時,擊落、擊傷敵B -29型轟炸機各1架。輯安江橋和長甸河口江橋嚴重受損,搶修20天后才通車。4月7日,敵又出動24架B -29型轟炸機,在戰鬥機群的掩護下轟炸安東江橋。我高炮團頑強抗擊,擊傷敵B -2 9型飛機1架。1 2日,敵又派出4 0架B -2 9型轟炸機,在4 0架F- 86的掩護下,以4機編隊連續從東南方向入侵,再次集中轟炸安東江橋。我高炮團各營自行選擇目標射擊,擊落B -29型飛機2架、擊傷5架,俘敵飛行人員10人。 為了認真總結以上3次對空作戰的經驗教訓,防司於4月中下旬召開了作戰會議。會議對加強戰鬥組織指揮、情報偵察、政治教育和改善通訊保障、嚴格戰場紀律等作出了具體規定。根據戰鬥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六快”(進入陣地快,進入作戰室快,炮、測手動作快,通報情況快,下達決心快,向上報告快)“四不打”(抓不住目標不打,求不出諸元不打,火炮射程以外不打、夜間單機對我無嚴重危害不打)“五不走”(不請假不走,找不到代理人不走,有情況不走,射擊準備不好不走,正式值班不走)“十項注意”(堅決聽指揮,戰前要檢查,修正要仔細,沉著抓目標,操作要迅速,火力要集中,射擊要齊放,點射三、五、七,寧前不能後,寧早不能遲)等具體要求。這在後來的戰鬥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志願軍高射炮兵夜間在向敵機射擊
東北防空部隊在戰鬥中成長壯大,戰術技術水平不斷提高。1951年5月以後,不斷組織防空實兵演習。演習中,絕大多數雷達站和地面對空監視哨,都能在1分鐘以內報出空中情況,有些雷達站能夠掌握10多批目標情況;高炮部隊能及時進入陣地,並對進入火力範圍的空中目標實施“射擊”;有、無線通訊順暢及時。因此,演習受到了防空司令員周士第的好評。周司令員在總結講評時說:演習達到了目的,完成了任務;東北防司和東北防空部隊是能夠擔負起東北防空這一重大任務的。赴朝參戰戰績輝煌 在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後,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950年10月19日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與朝鮮人民車一起同美國侵略者作戰,開始主要是掩護交通線。10月2 6日,華東的高炮團由上海到達輯安。28日防司組織該團4個連隊掩護野戰炮兵並隨其一起入朝參戰。其餘連隊因無車輛,暫留輯安掩護江橋。1951年1月9日,該團全部過江,擔負保衛朝鮮順川大同江橋和成川沸流江橋任務。這是防空部隊赴朝參戰最早的高炮團。隨後,6個獨立高炮營和2個高炮團先後開赴朝鮮,共同擔負保衛大同江橋、沸流江橋、安州清川江橋和大寧江橋防空任務。 為了粉碎敵人對我交通運輸線實施“絞殺戰”和對我前線機場加緊轟炸的陰謀,我高炮2個團於1951年10月赴朝參戰。同時,我雷達站入朝後部署在威興,這是防空部隊赴朝參戰的第一個雷達站。後來,該營先後在朝鮮的江界、載寧、新溪部署了3個雷達站。最早參加抗美援朝的探照燈部隊是探照燈團。該團於1952年1月到達朝鮮安州,協同高炮部隊夜間作戰,擔負保衛安州清川江橋的防空任務。
高炮部隊擊落美“佩刀”式戰鬥機
到1952年春天,在朝鮮境內作戰的我防空部隊共有5個高炮團、9個獨立高炮營、1個探照燈營和4個雷達站。在此以後,又陸續有許多防空部隊分批赴朝鮮參戰輪戰。 這麼多防空部隊參加抗美援朝,防司的任務是很艱鉅的,組織指揮、訓練、打仗、情報保障、作戰物資和生活給養輸送,工作十分繁忙。高炮陣地和雷達站的指戰員們生活很艱苦,但戰鬥情緒很高。那時,針對敵機對鐵路線採取的一線式點點轟炸戰術,高炮部隊已開始執行“重點保衛,高度機動”的作戰方針。部隊採取分散與集中、運動與伏擊相結合,交替使用的戰法,貫徹近戰殲敵的思想,狠狠地打擊敵機,不斷傳來捷報。 探照燈團當時剛到朝鮮缺乏實戰經驗,部分幹部、戰士有急躁情緒。他們把多數燈站配置在高射炮火力範圍以內,因而使高炮部隊沒有足夠的射擊準備時間;把雷達探照燈配置在山頂或高地上,亦很難發現目標;探照燈雷達沒有經過確實校正,開燈後照不中敵機;指揮員不能及時組織燈站協同動作,加上採用的照射方法不當,因而在1月多次戰鬥中,從未照中敵機。 針對這一情況,部隊黨委研究,開會進行整頓,加強了政治思想教育,提出了“照中第一架敵機,為人民立功”的戰鬥口號。接著,調整了雷達燈站陣地部署;利用校正儀和晝夜活動的敵機校正了雷達;發動群眾,研究對策,提出了雷達燈帶光跟蹤的照射方法。此後,該團很快於2月3日夜間戰鬥中,第一次照中敵機,鼓舞了部隊士氣。接著,該團又於2月18日夜間戰鬥中,將來襲的6架敵機全部照中,首次取得了保障高炮部隊擊落敵機的勝利。後來,這個團於1953年在郭山戰鬥中還曾先後照落F - 8 4型戰鬥炸機2架,寫下了防空作戰史上新的一頁。 1952年6月—7月,高炮團在保衛水豐發電站的戰鬥中立下了戰功。水豐發電站位於鴨綠江下游,是朝鮮最大的發電站,也是我國東北地區當時工業用電的主要來源之一。它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是我防空部隊重點保衛目標之一。高炮團一直擔負保衛該電站的防空任務。6月23日,美國按其總統杜魯門批准的轟炸計劃,出動各型戰鬥轟炸機275架,在3 2架戰鬥機的掩護下,分4個梯隊、從不同方向、以不同高度對水豐發電站實施大規模連續襲擊。高炮部隊英勇戰鬥70分鐘,予敵以猛烈射擊,迫使敵機不敢低飛投彈。在最激烈最緊張的時刻,全團上下團結一致,從指揮員到戰鬥員,從戰勤人員到雜務人員,包括木工、家屬、炊事員,全都投入了戰鬥。這次戰鬥,該團以弱對強,高度發揚了我軍英勇頑強,不怕犧牲的戰鬥作風和有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指戰員們始終鬥志昂揚,奮不顧身,前仆後繼,愈戰愈強。9連指導員新大志同志腹部中彈,腸子流出肚外,仍堅強地堅持指揮;炮手魏小雪左臂受傷,一隻手連續裝填了100多發炮彈;7連炮手李樹堂腿被打穿,鮮血沾滿了炮盤還繼續戰鬥。這一切,充分表現了不論在任何難困苦的場合,只要還有一個人,這個人就要繼續戰鬥下去的頑強精神。這次戰鬥,高炮部隊擊落敵機8架、擊傷10架。 在抗美援朝期間,東北防司及所屬防空部隊,開展強有力的情報工作,引導高炮和探照燈戰鬥,對空作戰共3296次,擊落敵機77架,擊傷敵機466架,狠狠地打擊了美國侵略者,有效地保衛了祖國經濟建設,為遠東和世界和平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