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在東北,早年“闖關東”的後代說起祖籍,常會說在山東“登州府”。

可這有名的“登州府”早已不復存在,就是在地圖上用放大鏡搜尋,也是無影無蹤。

同樣在歷史記載中較有名氣的一些古代州府,如今也大都消失在歷史煙塵之中。

地名隨著歷史程序而變遷或消失,這是正常現象。但它作為歷史文化中的曾經存在,是永遠不會在人們的記憶裡徹底消失的。

翻看記載,尋找已經消失的古地名,會從變遷中瞭解到許多歷史故事。

不妨以古登州府、彰德府、大名府為例,找尋一下與其名稱相關的往事,也看看如今它們都歸屬在了哪裡。

在歷史記載中,明朝中期以後登州府衙所在地是蓬萊。

而古登州約是唐朝武德元年設立的,最初府衙在文登。

在文登城邊有一座小小的文登山,俗稱文山。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東巡,兩次經過文登。他在此曾召集文人登上這座小山論功頌德。後人由此把這座小山稱作文登山。

公元568年,此地設立了文登縣,至唐初設州稱為登州。明朝洪武九年把登州升格為府。因為朱元璋認為,登、萊(萊州)二州瀕臨大海,是高麗日本的往來要道,所以一定要建州府,增兵鎮守。

明朝中後期,這裡果然成了防範倭寇侵擾的沿海軍事要地。

登州海域流傳有八仙過海、蛟龍出沒等許多神話傳說,這裡常出現的海市蜃樓奇觀,更被民間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民國初期,山東地方行政區劃發生了重要變化。1913年1月,北洋時期的民國政府公佈《劃一現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廳組織令》,取消了前清府、州建置,各地一律實行省、道、縣三級政區制。

山東省設立了岱北、岱南、濟西、膠東4個道,廢除登州府,把蓬萊、招遠、萊陽、榮成等縣陸續劃歸膠東道管轄。登州府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從此退出歷史。

如果從唐朝州治算起到1913年撤府,古登州府存在了長達一千二百多年。

許多人認為,古代的登州府就是如今的蓬萊市。

古彰德府在哪裡?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安陽地名出現在歷史記載中。公元前236年,秦國將領王翦等攻克安陽,始建安陽城。後在戰亂中,鄴城官府和所有百姓全遷安陽,安陽城於是稱鄴,為相州。

金朝攻佔中原,於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為彰德府。隸屬河北西路,下轄安陽、湯陰、臨漳三縣和林州。至此,彰德府登上歷史舞臺。

現今的河南安陽市,有一條貫穿南北的彰德路,路的中段,就是曾經彰德府西護城河的舊址。

到了明代,彰德府隸屬於河南承宣布政使司,下轄安陽、湯陰、臨漳等縣和磁州。清代彰德府隸屬於河南省,最初轄區同明朝相同。

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把直隸省大名府所轄的內黃縣劃入彰德府。清末,彰德府共轄安陽、湯陰、臨漳、武安、內黃等七縣。

清朝覆滅,民國政府撤銷安陽縣,把其轄區劃歸彰德府。1913年,又撤銷彰德府,暫把府直轄地改為彰德縣。不久,正式定名為安陽縣,隸屬河南省。

抗戰爆發後,安陽城被日軍侵佔,日偽政權又把安陽縣改稱為彰德縣,直至抗日戰爭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2年撤銷了1949年8月設定的平原省。劃臨漳屬河北,鄴縣、安陽屬河南。1954年廢鄴縣入安陽,遷安陽縣還治安陽市。之後又有一些微調。至此,原彰德府轄區被河北、河南兩省劃分而治。

歷史上,彰德府可是出了不少著名人物。

往遠一點說,有戰國時期的政治家商鞅;北宋時期的三朝宰相韓琦;南宋湯陰縣出了民族英雄岳飛。還有明朝的武英殿大學士郭樸。

清朝的許三禮,也是彰德歷史上的名人。他從知縣做起,官至兵部督捕右侍郎。

近現代的袁世凱雖然老家在項城,卻在此地留有“洹上垂釣”的典故。而且他去世之後埋葬在了安陽“袁林”,以致一些人竟以為袁世凱也是安陽人。

再說說大名府消失哪去了。

歷史中的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

據記載,大名府春秋時代屬衛國,名"五鹿",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三國時期叫魏陽平郡,北周叫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改稱大名府。

大名府或大名縣名稱,歷經多個朝代基本未變。 北宋時期,大名府是當時黃河北岸的重要軍事重鎮,把守著宋都東京汴梁的北大門,有"控扼河朔,北門鎖鑰"之稱。宋仁宗採納屬臣呂夷簡建議,把大名府建為備用都城,定名"北京"。

敵國契丹聽說宋朝在大名建立陪都,心生膽怯,一度打消了南侵的念頭。於是,新建的陪都北京,成為宋朝第四個京城,史稱“北京大名府”。

不過,它與今天的首都北京完全是兩碼事。

小說《水滸傳》多次寫到大名府,楊志、索超、盧俊義、燕青等好漢以及那位梁中書,均與此地有關。

書中稱它城高地險、塹闊濠深、鼓樓雄壯、人物繁華;“千百處舞榭歌臺,數萬座琳宮梵宇”;“千員猛將統層城,百萬黎民居上國”,或許不算誇張。

明朝朱元璋死後的建文三年(1401年),一場大洪水淹沒了大名府城,結束了大名府長達千餘年的輝煌歷史。

現今,在河北大名縣大街、魚營兩個村莊的地下,據說仍然有挖不盡的殘磚碎瓦。在前東門口、菅莊、蔣莊、鐵視窗,沙堤等村周圍,還依稀可覓當年古城牆的痕跡。

大名縣城,在歷史上也是一座府城,但它是明朝時期的大名府,並不是北宋的陪都北京大名府。

據縣誌記載,北京大名府的遺址在當地大街鄉。這個鄉的駐地大街村,歷史上曾經叫舊城大街,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古城的四道城門,即今天的東門口、鐵視窗、南門口、北門口四村。

大名府在清朝初期是直隸省總兵駐地,順治初年置大順廣道,雍正初年改為清河道,雍正十一年又恢復舊稱大名。乾隆二十三年,分魏縣併入大名縣和元城縣。至此,大名府轄一州六縣。

大名府名直到民國二年廢府改道未變,元城縣於民國三年併入大名縣,大名縣名一直傳續至新中國成立。

大名府歷史上是一座文化名城。卻因地處黃河、漳水的泛濫區,讓宋明兩代故城都毀於洪災,歷經9朝1042年的文明被埋入泥土。

文物考古專家推斷,這是一座可震驚世界的埋在地下的巨大文物文化寶庫,也可能是宋王朝唯一存世的地下古都城。

歷史上,有眾多名人志士曾在大名府理政安邦。僅宋朝,就有寇準、王欽若、呂夷簡、韓琦、歐陽修等名臣在這裡相繼供職。

2014年7月,經河北省政府批覆,大名縣被列入省歷史文化名城行列。

有人形容,走進修復的大名古城區,彷彿穿越在歷史畫廊中,古城處處散發著無窮的魅力。

28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周恩來眼裡的林彪與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