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位時隔33年才重新被人提起的英雄,是不是也有這樣一份豁達的胸襟?在四川一個小鎮上有這樣一位老人,他身有殘疾,左手斷了一根手指,左腳也有傷殘,走起路來不是那麼方便。
這位老人名叫陳仁華,曾經是抗美援朝的志願軍。1952年,陳仁華所在的志願軍連隊參加了十字架山戰役,他們接到了一個艱鉅的任務,就是奪取十字架山主峰的突擊點。當時聯合國軍的防守可謂是固若金湯,修建了很多個地堡,並且有大量火力點。
戰鬥是在後半夜打響的,陳仁華有勇有謀,一馬當先,很快就破壞了敵軍好幾個火力點,他們連隊逐漸逼近主峰的時候,因為敵軍佔有的地型十分有利,火力加強拼死抵抗,戰爭陷入了膠著。陳仁華看著我軍一次次進攻又一次次被打退,犧牲的戰友也越來越多,很是悲憤,於是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抱著炸藥包,快速地尋找隱蔽點,慢慢地向著敵軍的火力點匍匐前進。
等排長髮現他的時候,他已經離火力點很近了,只能指揮大家集中火力掩護他。終於,陳仁華爬到了地堡壁壘上,把炸藥包扔進了地堡,只聽得轟隆的巨響,敵軍的火力點終於爆破成功了,原以為會就此犧牲的他還從中奇蹟般地生還。在炮火的煙塵中,他站起來把勝利的紅旗插在了山頂上。
在這個十分崇拜英雄的年代,陳仁華在這場戰鬥中的英勇事蹟很快便傳遍了全軍。陳仁華因此獲得了特等功,這是對一個戰士最高的獎賞。鮮血和傷痕能換來榮耀,就像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拋頭顱灑熱血,有對祖國的忠誠,也有拼得個自己錦繡前程的願想。
可惜的是陳仁華雖然在這次爆破中活了下來,但還是給他的身體造成了很大的傷害。根本無法再重新上到戰場上。之後,他在基地得到了領導的慰問,彭司令和賀司令特別去看了他,誇讚他是志願軍的英雄,並和他合影留念,贈送他筆記本進行勉勵。陳仁華的英雄事蹟在當時是很轟動的,如果還能找到當時的老兵,應該能給我們更詳細的還原當時那些熱血崇拜的場景。
後來陳仁華還被推舉成為軍部代表,接受偉人的接見,只不過因傷勢復發,只能緊急回國治療,沒能見到他一直敬愛的偉人。陳仁華最終被評為三級傷殘,只能復員返鄉。組織上給這位英雄安排了簡單的工作,讓他一邊工作一邊養傷。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怎麼會在這之後的33年都默默無聞起來呢?
原來陳仁華復員後,因為離家太久,想要回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所以他回家了。因為沒有辦理相關手續,他回家後一直也沒有回來,關於他的檔案也就沒有了後續,所以相當於他徹底消失了。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應該有不少英雄被埋沒,甚至隕落吧?不像後來電視裡的英雄,總是活在崇拜的目光中,活在閃光燈下,活在一直流傳的故事裡。
而他回到家裡什麼也沒有說,大家只以為他在戰場上受了傷退伍了。在那個四川的小鎮裡沒有人知道他是一位英雄。他在這裡平凡普通的度過了33年,他甚至都從來沒有和自己的兒女講過他的英雄事蹟。是不是在他看來其實這只是他應該做且想去做的一件普通的事情,所以也從來沒有拿出來作為談資。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在結束了動亂後,組織上展開了尋找英雄的工作,把那些曾經有過功勳卻又默默無聞多年的英雄重新尋回來,給予他們更好的安排。只不過,歲月如白駒過隙,像陳仁華這般的,都早已白髮蒼蒼,更或者已經年邁老去,走得悄無聲息。但他們都沒有悔恨。陳仁華曾對採訪他的記者說過,他從不後悔參軍,軍人的天職就是對自己的祖國忠誠,守護祖國的人民,保家衛國就是他們的責任。
結語比起無數在戰場上犧牲的戰友不知道有多幸運,陳仁華在山村如隱居般的33年,有著豁達的心性,開闊的胸懷,就像在戰場上的他,一直都闖在前面,勇敢地衝向敵人,不退縮,不害怕,對著目標衝就是了。當榮耀加身時,從容淡定,當迴歸平淡時也能甘之如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