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多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脾氣越來越犟,不僅不講道理,反而變得任性執著,一有不順心的地方,就大發脾氣,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

經常在我們身邊會出現這種情況,當孩子犯錯後你問他錯了沒,他會梗著脖子對你說,我沒錯,就算你罰他打他,他也會堅持到底,爸媽又不能真的把孩子怎麼樣,最後反而很難收場。

家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很無奈,為什麼孩子都這麼犟呢,知道孩子這麼犟,以後可怎麼辦呢?

其實,三四歲的孩子似乎都有著一個共同特點:任性、不講道理、什麼事情都得按照他的意願來,不按他的就大哭大鬧,對家長的一切干預都表現出極大的抗拒和不滿。

事實上,與其說是“犟”和“任性”,不如說是這一種“執拗”,孩子的這種任性和不聽話,其實是“執拗敏感期”來了。

什麼是“執拗敏感期”?

其實執拗敏感期和青春期一樣的,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

所謂“執拗敏感期”,是指孩子3歲左右,在秩序形成的關鍵時期的一個敏感期,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不再像之前那樣聽話,有時也會變得很執著,不聽大人的話,甚至會頂撞父母,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執拗敏感期”。

“執拗敏感期”的顯著特徵是什麼?

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做事,最明顯的就是不聽父母的話,甚至故意和家長作對。比如,你不讓他亂丟垃圾,他偏偏給你扔一地;你不讓他坐在床上吃東西,他就端著碗上床。

孩子的這些行為,在大人眼裡都是倔強、不聽話的表現。其實,瞭解孩子成長中的敏感期我們就知道,孩子的這些叛逆行為,並不是真的針對父母,而是對執拗敏感期的本能排斥,是孩子自我意識發展的表現。

然而很多家長不瞭解孩子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從而採取了錯誤的應對方式。這不僅傷害了孩子的心理,反而使父母進入了錯誤的教育誤區,破壞了良好的親子關係。

那麼,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育兒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們要知道,孩子的“執拗敏感期”是他們成長的必經之路,任何孩子都無法逾越,這與孩子的心理發育特點密切相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

在這個階段,作為家長我們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然後根據孩子情緒產生的原因去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就可以了。

1、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瞭解孩子情緒,幫助孩子正確表達

對孩子來說,當他們有情緒或困難時,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表達,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行為來體現,他們也不會考慮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就直接發洩出來。

因此,家長應該多注意觀察自己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找準規律,因勢利導,讓孩子明白想要達成什麼目的,一定要用正常的溝通方式,而不是一味地用哭鬧來解決。

2、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試圖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當孩子開始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想法時,當你給孩子兩到三個選擇都不管用時,你可以選擇適當的調整孩子注意力的方向,找到孩子的興奮點,和孩子聊點別的內容讓孩子忘記現在的情緒。

在孩子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可以透過看書、講故事或玩遊戲等方法來慢慢引導孩子,這樣比直接跟孩子講道理更能讓他接受,以後與孩子的溝通會更有效。

3、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家長要有清晰的原則

平常我們會發現孩子為了想要某個物品而在地上撒潑打滾,很多家長心軟便會答應孩子,但很快家長就會發現,你答應他這個請求,他就會用同一方法去要求你答應他下個要求。

我們可以理解孩子的情緒,但不能在孩子的哭鬧面前讓步,家長應該適當的拒絕孩子,守好自己的原則,告訴孩子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

4、如何教育犟脾氣的孩子:教育孩子前要學會冷靜

很多家長聽到孩子哭鬧後比較煩躁,可能在處理過程中使用了粗暴的語言。這樣不但不能安撫孩子情緒,反而加深了孩子的傷心情緒、延長了哭鬧時間。

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之前,應該先學會讓自己冷靜下來。深呼吸對於調節憤怒情緒很有幫助,家長可以嘗試一下,先讓自己的情緒平復下來,然後再想辦法去解決。

孩子脾氣太犟怎麼辦?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一定要了解幷包容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不完美,幫助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引導他健康成長。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

19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數學思維四部曲之一:數感視窗期,媽媽們要注意這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