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對於數學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比如這數字經常把“3”寫成“ε”明明是“+”孩子看成“-”,明明是9+7=16寫成9+7=61(心裡想的是寫16,也確實是先寫的1,後寫的6,但書寫位置顛倒了)。甚至在寫拼音b、d、p、q、以及f、t、和n、u等經常搞混。寫漢字“人”和“入”、“上”和“下”、“手”和“毛”分辨不清。等等各種左右顛倒,上下顛倒的問題?
那是因為孩子的數學思維建立的不夠,空間感知不足。那麼數學思維如何建立?空間感知要怎麼建立?
數學思維建立四部曲
①數感視窗期,要知道的三件事
②空間感,三維發育
④善用樂感激發孩子數學思維
![](http://timg.juduo.cc/2020/12/0560a7c56e454719885d65bff75ce89c.jpg)
今天來聊聊建立數學思維四部之一的數感視窗期,我們要做的三件事。
孩子大腦中沒有數感你的孩子可能和數學學霸無緣了,那麼數感到底是個啥?數感是怎麼樣形成的?
在這裡其實就是說的啟蒙核心。人的一生的基礎就是由啟蒙來的,
數感就是一種感覺,是由大腦決定,由觸覺,視覺,聽覺形成。
數感系統的形成過程:訊號輸入,大腦加工,發出指令,獲取資訊。
![](http://timg.juduo.cc/2020/12/68644e73e6ff45e293f83d165d76d991.jpg)
0-6歲的孩子大腦在高速發育,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人的一生90%的大腦發育就是在這個階段。
所以家長們要把握好這個時期的兩個視窗期。
♛0-3歲時期
①0-3歲時期大腦發育完成60%--70%
②3-6歲時期大腦發育完成20%--30%
0-3歲之間整個時期主要是觸感的感覺,三個月開始讓孩子多多接觸各種質地的東西,冷的熱的,光滑的粗糙的,軟的硬的等等,用手接觸,用腳接觸,在這同時大腦就在高速發育,神經元就刻錄在腦幹上,接觸的越多,神經元發育越快,就連成一條條神經。
這個時期視覺感覺是在慢慢發展,0-1個月只有10釐米左右,3個月20釐米左右。
聽覺從媽媽有寶寶三個月就已經產生的,這個時期要多聽單一的聲音,這是設計到樂感,我們下次再聊
0-3歲數感的表現
①能夠識別東西的多少
②能夠識別東西的大小
④能夠識別東西的顏色,並且有自己喜歡的顏色
⑤能夠感知東西掉落,找到掉落的東西並且聚焦五分鐘以上
⑥能夠識別事物圖形變化(平面,立體)
⑦能夠用手指模仿各種變化
![](http://timg.juduo.cc/2020/12/1aebfaaa3035480ca728e33e93b7ea0d.jpg)
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要建立數感氛圍,有七彩的顏色漸變,圖形可以變化,在視覺,觸覺上感知。只要可以變化的玩具都可以,比如魔方,樂高積木。
這期間父母陪著一起玩,孩子會觀察,孩子的大腦快速運轉,復刻這個過程,透過睡眠進行大腦整合,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需要有規律的睡眠,保證大腦有時間回放白天見到的事情,觸碰到的事物。這個時期父母教給孩子一些東西,不要著急孩子立刻學會,給孩子時間。
♛3-6歲時期
3-6歲容易接受主動產生變化的事物,自然反應的被動產生的變化不容易被接受,比如把樂高分成兩組,把一組合併到另一組,
一切自我控制的活動範圍:視覺控制的觸覺→大腦體驗→指揮過程→反饋處理
比如:觀察魚缸裡的魚,用手觸控魚缸時,魚會到處遊走,孩子的手會跟著追趕魚。
精細化手部運動:搭配玩具,玩平衡感的遊戲,控制物體變化,玩體驗感強的玩具,在玩的過程中可以有秩序的整理玩具,排列站隊,感受數量多了些,少了些,不是單純的加減法運算,是真實的感受到數量的變化,並且知道多多少,少多少。
3-6歲數感表現
①能夠讓物體數量變化
②能夠判斷手伸過去能夠拿到物體
④能夠意識到數量的存在,變化
⑤ 能夠用手指著東西一個一個數清楚(數到20)
⑥能夠數手指,對應準確
⑦能夠判斷多出來的,減少的
♛視窗期的毒藥
人的左腦和右腦有明確分工,左腦主要負責邏輯、文字、語言、分析、數字、次序,右腦則主要負責顏色、音樂、想象、空間感覺、直覺、圖形等活動;左腦是進行抽象邏輯思維、複合思維和分析思維的,右腦是進行具體形象思維、發散思維、直覺思維、創造性思維的。
①超過這個時期的認知範圍:過早的進行小學階段的計算,寫數字。
②強調錶現速度以及準確性,現階段的大腦發育多半跟不上。
④要求無目的的行為,強迫學習,大腦僵化。
![](http://timg.juduo.cc/2020/12/90f899ad98ab47578e160783b4566d07.jpg)
♛錯過視窗期怎麼辦?要重啟系統,怎麼重啟呢?一個字“玩”!讓孩子的大腦再來一遍,意識復活,神經元重新連線起來。每天兩次,一次至少30分鐘。如果神經元關閉,做題再厲害,創造力沒有了,學啥都沒有興趣了。
①父母陪著玩,簡單遊戲。孩子已經上小學了,寫卷子會漏題,讀數會跳數,這是數感不足,先要重新建立數量的概念再進行數字的運算。
可以陪孩子玩撲克牌,進行湊十法的練習,除去大王,小王,JQK,平鋪開,找到能湊成十的牌,看誰湊的多。
②從興趣入手。
♛總結
☉爸爸媽媽不是老師,不要把老師上課再在家裡從新來一遍,不要做老師的動作,家庭不是課堂,不要出現課堂的情景。
⊙孩子不是成人,大腦的發育需要的是緩慢和紮實。
⊙孩子不是工具,孩子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有自己的目的和使命。
⊙數學不是符號,不是運算,而且一種思維,一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