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壹心大哥
編輯丨笨拙的老狼
許多父母都會發現,當孩子步入叛逆期後,孩子在學習上內驅力不足,他回家後怎麼都不願寫作業,經常磨蹭許久,在父母多次催促下才肯去寫作業。
父母每次面對孩子不願寫作業或是磨蹭問題,真的很生氣、很難受,經常壓不住內心的生氣難受,脾氣會爆發出來。
在進入今天這個主題前,我們先來聽聽某位媽媽的心聲:
『孩子不願寫作業,但在我們現實世界裡,這些還是要做的呀,不可能讓他整天到晚都是玩,這導致我跟孩子之間的戰爭無休無止。』
『現在接觸了好奇對話,我覺得自己的確焦慮少了很多,與孩子的溝通也比以前好些了,但在孩子的學習上我還是放不開,該怎麼處理孩子不願寫作業的問題呢,我覺得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去做?』
媽媽為何容易生氣![](http://timg.juduo.cc/2020/12/4ec3497b-8c48-476a-b84f-f9120f3258df.jpg)
孩子不願寫作業的時候你很容易生氣,肯定是自己頭腦中有太多的標準與執著,這樣生活當中,你就會被各種「不允許」捆綁著,無法活出生命的自由。
在教練指導的過程中,我發現有很多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對自己有很多的「不允許」,比如以下核心幾點:
不允許自己是個失敗的媽媽不允許自己對孩子的言行不聞不問不允許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當你不允許自己時,你也同樣不會允許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孩子。
你怎麼還在拖拉,不去寫作業?你怎麼不好好讀書,總是惦記著玩手機?你看你,什麼事都做不好,總讓我費心!寫作業時,你能不能不分心,專注一點!你有這些「不允許』是因為你的內心有很多的「應該』:
我應該做個負責的媽媽我應該幫孩子的學習創造條件我應該引導孩子去重視學習我應該更好地與孩子溝通當你做不到這些時,你就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難道你沒做好,沒做到,就是不夠好嗎,不值得嗎?
你有沒有覺察到自己頭腦中的各種各樣的標準、執著嗎?你有沒有覺察到這些標準與執著又衍生了很多期待啊?
你可能就僅僅會覺得小孩子的學習很重要、成績很重要、寫作業很重要等等。因為作為成人的思維慣性,孩子主動去寫作業,是未來他可能會有出息的體現。
所以當你孩子的一些表現,不符合你的預期的時候,比如:玩著手機不願寫作業、不認真地寫作業,或者作業寫不出來,你就會很生氣,這是因為你內在有標準,內在有執著。
你卻忽略了這個生氣,只會讓孩子在父母的「不允許」和「應該」中也深深地覺得自己不夠好。
我連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我就是個笨人我總是做錯事,我就是個無用的人我也努力學習了,但是我還是不懂,我就是糟糕孩子![](http://timg.juduo.cc/2020/12/6012aea3-08a4-4375-b69d-2bb1ee33fec3.jpg)
你要看到的真相是,這些「應該」和「不允許」捆綁著你,讓你心中堵得喘不過氣來,讓你產生恐懼,不由自主地生氣,並且想隱藏這些執著與標準,把脾氣撒在孩子身上,裝著自己已經盡力了,不敢真實面對。
看到這裡,你肯定會問:教練,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哪有父母親面對孩子不願寫作業,還能心靜如水的啊?
其實,我孩子學習方面,我從來不關注,因為我一直認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僅創造學習條件後,安靜陪伴就好了,我經常跟孩子說:
你寫作業與否是你自己的事,我允許你可以不寫作業,但不會承擔你因為不寫作業被老師批評的結果,如果你被老師批評了,心裡有難受,爸爸可以聽聽你的難受!
關於我為什麼會收回關注孩子學習成績、是否寫作業的目光,更多地放在自己的身上,來自我以前的養花體驗:
我首次養蘭花時非常重視,經常隔兩個小時就去看蘭花的狀態,結果養死了,倒是很少管的杜鵑花,就偶爾澆澆水,反而活得很好!
你怎樣才能放下,因為孩子不寫作業而導致的生氣?你首先要明白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什麼:
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是什麼?然後,你還是要透過自我覺察的練習,讓自己活得更加真實,能夠直接面對問題,而不是迴避,任自己的情緒肆意攻擊孩子心靈。
在每一次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你生氣的時候你覺察到你在生氣了,然後你也覺察到你為什麼生氣,覺察到你生氣背後的那些念頭。
例如:孩子不認真寫作業是不對的;例如會有其他的擔心:害怕老師的評判,害怕孩子的未來如何等等。
當這些擔憂恐懼全都出來了,這個時候覺察到這些全部都只是念頭而已,你只需要覺察到即可,然後不必等同、不必評判、不必當真,這些念頭它就走了。
但這要有一個持續性的練習過程,不是我說了你就能掌握,然後就能做到,因為當下對你來講,你之所以生氣是因為你當真了,有評判了,所以它有一個過程,要接納允許自己有這樣一個過程。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什麼![](http://timg.juduo.cc/2020/12/b26a21f6-eca2-4c2e-a799-d5782966d09f.jpg)
那什麼是真正的家庭教育呢?這個話題的確比較大,我來說說自己的見解。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讓人的內心和諧有秩序,其目標是能夠幫助孩子構建穩固而靈活的自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讓孩子成為他自己。
家庭教育,就是構建孩子內心的和諧有秩序,透過這種秩序,孩子的內心可以去迎接任何的人生挑戰。
這種內心秩序構建與自我構建的過程,就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這四個字非常的神聖,因為它是讓每個孩子去構建一個內心的絕對秩序,讓孩子能夠活出自我,這樣孩子未來就能面對任何挑戰,可以讓他的生活、人生井然有序。
正是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壓根都不知道什麼是家庭教育,所以我們的思維迴路在不斷地玷汙「家庭教育」這四個字。
我們從小到大接受的家庭教育,說白了,很多都是聽話懂事的服從訓練,孩子如果在這種思維方式下,將來就會按照父母指明的方向,去找一份好的工作,安穩地生活著。
這種所謂的家庭教育,其實就是要改造孩子的思想,改造孩子的行為,去適應當下社會,這當然就會培養出一個精緻的利益主義者。
於是,本著這樣一個目的,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所謂的青春期孩子叛逆訓練營,叛逆期孩子高效溝通話術速成班等等,各種神奇的口號,各種神奇的名稱。
當然你不能否認這些所謂的家庭教育課程,它所傳遞的知識的必要性,知識有其合適的位置。
但相對於孩子整個人生、整個內心的內在秩序,這些東西真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就如大海中的少許浪花。
我們不能讓這一小部分等同於整個家庭教育,那是變相對家庭教育的歪曲、矮化!
孩子努力學習知識很重要,但知識不足以讓孩子知道該怎麼活出精彩人生!
知識有它的位置,但它不應該出現在不應該出現的位置,這裡說的就是孩子的內心世界。
很少有家長真的嚴肅的去問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真的那麼重要嗎?相比孩子內心世界,相比孩子該如何去活這一生,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在孩子成長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孩子缺乏了人性的教育,其中最核心就是「情感教育」與「人格教育」,那麼他未來就會可能活得很好,但是無法活出精彩、活得明白。
但凡家庭教育中缺乏人性元素,那任何的家庭教育都是洗腦式的服從!
人性教育意味著在這樣一種教育中,孩子需要學會內觀自己、審視自己,不等同,不評判,不當真,不逃避地去觀察自己內心的活動,去理解自我,去搭建內心的和諧秩序與對內心真相的理解。
這意味著我們每位父母,自己首先都需要大量的反思,大量的內觀,先讓自己本身具備這些因素,才能做出好的榜樣,用身教的方式去影響自己的孩子。
我想每位父母都清楚,你曾經接受過的那些教育,對現在你的孩子,幫助甚微。不僅起不到正向作用,有時候還讓親子關係愈加糟糕。
這不正是因為我們每位父母都缺乏對內心的認識,對人性的認識,這正好不就是缺乏人性教育的表現嗎?
所以,真正的家庭教育不是溝通話術,不是知識道理,不是學習成績,不是各種培訓,而是父母的自身修行!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http://timg.juduo.cc/2020/12/2d7f3647-4ab3-4b9a-a1e4-5de726fee153.jpg)
前面我們說到要放下自己對孩子不願寫作業的生氣,除了明白真正的家庭教育是人性教育外,我們還要搞清楚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目的,又是我們教育孩子的起心動念,這個目的一定要明確,教育的核心目的不是考試要考多少分,學習要學多好,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是幫助孩子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憶起他自己的真實身份,這是你作為一個父母必須要去做的。
其實不僅僅是對於我們的孩子,對於我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的出現都是來幫助對方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同時其他人的出現也是一樣的目的。他的出現也是來服務於你,幫助你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所以對於孩子來說,他的出現首先是幫助你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你的出現也是幫助他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
搞清楚了這個關係之後,首先是你自己先要理解自己,成為自己,你自己都不理解自己成為自己,你是沒法幫助孩子的。
我們知道自我修行的方法首先是自我覺察,像孩子不寫作業這件事情,你首先要反觀自己,你在恐懼什麼?擔心什麼?
你肯定有執著,比如你對成績的執著,對成功的執著,還有你有害怕,害怕別人對你的評判,害怕別人對你孩子的評判(對孩子的評判就是對你的評判,因為你把你的孩子等同是你的一部分)。
所以你要覺察的是你的恐懼、你的執著到底是什麼?然後你要去看到你所恐懼的、執著的東西它到底是不是真的?
當你明白了這都不是真的,我們去外在追逐任何東西,我們要的最終都是要平安。
你為什麼生氣,其實你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因為你覺得孩子學習成績好了之後,我就平安了,我就快樂了,我就幸福了。
我們大人為什麼要努力工作賺錢?也是一樣的,我們覺得有錢了我就平安了。
因為我們把平安建立在外在,所以你要去追逐這些,或執著成績也好、成功也好、別人的認可也好,這些都是最終要平安。
但是你去追逐這些的時候,你恰恰丟掉了你的平安,你反而不平安了。你越去追逐,越去執著,你越沒法平安。
所以你必須放下才能平安。放下對分數、對於成績、對於成功、對別人的認可的執著,當然還有其他的執著。你自己先平安了之後再去幫助你的孩子去理解自己,成為自己。
你把真正的家庭教育目的搞清楚了,就自然放下自己對於孩子學習的一些執著、擔憂、期待,你自然就不會那麼的當真,也就不會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生氣了。
每個孩子的先天氣質都不一樣,你要根據他的一個節奏去引導他。即使是學習,也是根據他的感覺去一點點地引導,然後接納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因為我們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接納和允許。
如果說你還有接納不了的,說明你還是有條件的愛。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
如果你能內心平靜,語氣溫和地告訴不願寫作業,仍在磨蹭的孩子:
『孩子啊,不管你是怎麼樣的,我都愛你,你學習成績不好我也愛你!你可以考驗我呀!考驗你成績不好時,看我是否會罵你、笑你,或者跟你說道理,若是我這樣做了,你可以不理我,因為你是自由的呀!』
這種無條件的接納、允許孩子的真實表達,對他是非常大的一個支援。然後讓他以自己的節奏一點點地成長。對你來說就在培養你自己的愛心,你自己的耐心,培養你自己的覺察。
壹心大哥(全網同名),叛逆期親子溝通資深教練,兩枚叛逆期孩子的70後父親,1對1指導有願心改變的家長,幫助孩子走出叛逆厭學、脾氣暴躁、早戀、玩手機、親情冷漠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