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役,家喻戶曉,但如果讓您講講細節,往往會語焉不詳。蒼茫大地告訴您,華野有三大名將缺席了,您一定會驚掉下巴,請讓老顧呷口小酒,向您細細道來。
第一個缺席的是張愛萍上將。張愛萍文武雙全,1933年任少年先鋒隊中央總隊總隊長,主編《少年先鋒》,同年秋調入彭總麾下,任紅三軍團四師十二團政委,率部參加奪取婁山關、攻克遵義城、堅守老鴉山等戰鬥,後任四師政治部主任。1935年整編後,他任三軍團十一、十三團政委、中央軍委騎兵團政委兼團長,36年6月入紅軍大學學習,畢業後留抗大任教。抗戰時歷任浙江省委軍委書記、豫皖蘇省委書記、八路軍、新四軍皖東辦事處處長、新四軍第六支隊第四總隊總隊長兼政委,1939年12月率部與八路軍南進支隊、蘇魯敢支隊一部挺進皖蘇敵後,任八路軍蘇皖縱隊司令員。1940年8月任八路軍第五縱隊第三支隊司令員,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三師九旅旅長、三師副師長兼蘇北軍區副司令員,併兼第八旅旅長、政委、鹽阜地委書記,彭雪楓師長犧牲後,他在1944年接任四師師長、淮北軍區司令員,後兼抗大四分校校長,戰功卓著。
上圖為張愛萍上將夫婦合影
解放戰爭時,張愛萍任華中軍區副司令員、華東局委員。1946年在指揮作戰時受重傷後赴蘇聯休養。淮海戰役後回國,1949年春任三野前委委員,受命組建海軍,任華東軍區海軍司令員兼政委。建國後,任七兵團司令員兼浙江軍區司令員、三野參謀長,1954年夏兼浙東前指司令員兼政委,1955年指揮陸海空聯合登陸作戰,解放一江山島及大陳列島。1955年10月,任副總參謀長,1960年兼國防科委副主任,1962年兼國防工辦副主任,領導戰略武器和常規武器的研究、試驗、生產,組織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是聶帥在軍工領域的得力助手,1980年任國務院副總理、軍委副秘書長,1982年11月任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官至副國級。
第二位缺席的上將是葉飛。
葉飛,首任閩東軍政委員會主席兼閩東獨立師師長兼政委,參加領導了南方游擊戰爭,抗戰時,先後任第三支隊六團團長、新四軍蘇北指揮部一縱司令員兼政委、一師一旅旅長兼政委、一師副師長、蘇中軍區司令員、蘇浙軍區副司令員,是粟總的得力助手。1940年3月率部馳援半塔集、6月成功指揮郭村保衛戰,隨後是率部參加黃橋戰役,1944年3月參與指揮車橋戰役,殲日寇500餘人,1945年參與指揮天目山戰役。解放戰爭中,任山野、華野一縱司令員,參加指揮了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豫東、雎杞等戰役,無論是率部穿插分割、阻擊增援,還是正面進攻,都酣暢淋漓。但因病缺席淮海戰役。1949年3月,他任三野第十兵團司令員,率部突破江防,又率部一路開掛,解放丹陽、常州、無錫,切斷寧滬鐵路,攻佔蘇州。5月率部參加上海戰役,一路南進福建,指揮福州戰役和漳(州)廈(門)戰役,殲敵10餘萬。建國後,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福建軍區司令員、政委、福建省委書記,1979年任海軍司令員,1983年、1988年連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副國級。
上圖為葉上將和家人在一起
第三位是許世友上將。許世友紅四方面軍出生,1933年7月任紅九軍副軍長兼25師師長,後任紅四軍副軍長、軍長、四方面軍騎兵司令員,是徐帥手下的悍將。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戰役中,他率三個團保衛萬源城,靈活機動地打垮優勢川軍。抗戰中,先任抗大校務部副部長,1938年10月任129師386旅副旅長,參加冀南根據地建立。1939年2月在威縣香城固協助陳賡斃日軍大隊長以下二百餘人,1940年9月,調任山東縱隊三旅旅長,1942年10月起任膠東軍區司令員,打遍膠東無敵手。解放戰軍中任華野九縱司令員、東線兵團司令員、山東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1947年上半年,率部參加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膠東保衛戰等戰役,1948年9月,和譚震林、王建安在粟總領導下,八晝夜拿下濟南城,活捉偽山東省主席、城防司令王耀武,殲敵十萬餘人,使華東、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
許司令
許世友因病和因鎮守山東需要,缺席淮海戰役。建國後,歷任山東軍區司令員、華東軍區第二副司令員、解放軍副總長、南京軍區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是九大、十大、十一大的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1982年9月任中委常委,副國級。
儘管三上將遺憾地缺席淮海戰役,但華野在粟裕指揮下,仍獨立殲敵44萬,淮海戰役共殲敵55萬人!淮海戰役創造了我軍六十萬打敗國軍八十萬的奇蹟,淮海戰役之後,江北幾乎看不到國軍主力影子,把解放戰爭的時間大大縮短了。主席曾贊粟裕: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
這就是軍事主官的巨大作用。解放戰爭中:西野,彭總掛帥,打得胡宗南滿地找牙;東野,林總打敗師兄杜聿明、老師輩的陳誠、衛立煌;中野,劉帥掌帥印,也打得風生水起;山西戰場,徐帥率四萬地方部隊一個月殲滅老師輩的閻老西部十萬餘眾,還圍攻太原;晉察冀軍區,因缺少大兵團指揮帥才,在第一年竟殲敵數排各野戰軍之尾!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戰神粟裕是未加冕的元帥!沒有粟裕,華野的戰史不知從何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