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3月16日,中央紅軍來到赤水河畔,一個叫茅臺的小鎮,紅軍來到此地不是以往銷聲匿跡狀態,反而大張旗鼓的宣傳,紅軍銀行公然在街上擺起的地攤,戰士們在街上隨意溜達,呈無人管理的狀態,為什麼他們可以這樣從容自如,讓不少戰士為之疑惑。
紅軍之所以在茅臺鎮隨意出入,就是要告訴敵人,紅軍要在此地三渡赤水向西,後渡過長江與紅四方面軍匯合,這樣的選擇當然是蔣介石願意看到的,然而,毛澤東真正的意圖是把敵人的主力吸引在赤水河西岸後,重新返回向東第4次渡過赤水河。
此時,蔣介石的心裡非常忐忑,不到3個月的時間,紅軍已經三次渡過赤水河,毛澤東到底意圖何在不得而知,他思索一番後,立即給薛嶽和周渾元去了一封電報,以有力一部急渡赤水河南岸監視,其餘可以先在東南岸扼要佈置,加強伏擊點的堡壘,如佈置完畢,匪不回竄,可以渡河追擊,兩手準備以防萬一。
毛澤東四渡赤水已經到了最關鍵的一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此時,為了偵察紅軍動向,蔣介石派出飛機多次來到赤水河來回在兩岸穿梭,在古藺發現紅軍行蹤並且投下炸彈,毛澤東指示工兵連的王耀南,敵機如果再來就打幾發子彈,終於,敵人飛機再次來領,戰士們拿起漢陽造重機槍改造的高射機槍,四排一起發射,一架敵機從天墜毀,剩下的倉皇逃走。
這是長征路上,紅軍第一次用機槍打下飛機的經典案例,蔣介石認為既然能把飛機打下來,紅軍主力部隊已經渡河,損失這架飛機讓他相信,毛澤東一定是過赤水河向西,蔣介石最終認定紅軍最終往西,毛澤東順勢派出幾支小部隊,繼續引誘赤水河東岸的敵人向西追擊,並且派王耀南的工兵連前去太平渡和二郎灘,修復二渡赤水時的浮橋。
3月22日,紅軍各部隊收到中革軍委命令,命他們立即前去二郎灘至林灘段東渡赤水河,這是紅軍主力第四次渡過這條黔北大河,蔣介石此時繼續增兵川南,在神不知鬼不覺中,紅軍三萬大軍來到赤水河東岸,此時,40萬國民黨軍被調到赤水河西岸,明白過來的國軍第36軍第13師師長萬耀煌無奈說道:朱毛轉個彎兒,我們跑斷腿,這就是紅軍著名的四渡赤水,得知紅軍四渡赤水的蔣介石重新飛抵貴陽,並且勉勵部下說道:“共軍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就是這支強弩之末的部隊,此時已經是離弦之箭飛速跑出重圍,他們即將找到一個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