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網上曾經有這樣一篇發文,說是一個30多歲的小夥子,近半年來,吃飯總是塞牙,還隱隱作痛,因為工作很忙,也不當回事。過了半年多,發現牙齒鬆動了,這就跑到醫院去就診。

殊不知,醫生檢查完之後,一句話讓他猶如“晴天霹靂”。已經是晚期的牙周炎患者了,全口牙都鬆動了,等待他的將是全口牙都要拔除。看清楚了,是全口牙都要拔除。

換句話說,目前看起來,他一顆牙也不缺,但事實是一顆牙也沒了!

才年過30,就因為平時的忽視,拖延成這樣。雖然是可以透過牙齒的種植來解決這個問題。高昂的費用,可以說讓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對於全口種植,有人形象的說“嘴裡咬了一套房”。

牙齒好不好,很多人只知道,我能啃骨頭,吃啥不塞牙、或者是我吃啥啥香,身體棒棒。有句話說的好,“不要比誰強,要比誰活的長”。對於牙齒,國際上有個通用的標準——80歲時,還應該擁有20顆健康的自然牙。

所以,趕快的數一數,看您口裡的牙齒是否“達標”?

“老”掉牙,謬傳

在固有的思想中,上了年齡,人不行了,掉牙是一種很正常的生理現象。

事實上,60歲一顆牙不掉的比比皆是。80歲能吃蠶豆的老人又不是沒見過。

所以研究認為,牙齒並不是“老”掉的,而是牙齒出現了一些問題,才導致出現鬆動、脫落的現象。

這個事實會讓你震驚,2018年公佈的《全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在種植大軍中,20-39歲的中青年竟然是主力。並且,進一步分析得出,牙周炎是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的最主要“原兇”!

更更更關鍵的是,牙周炎很隱秘,初期不易發現,很多人都忽視,一拖再拖。若不及時進行干預,就算你每天堅持刷牙,牙齒也會提前掉,就如前面說的那個30多歲的小夥子一樣。

讀懂牙周炎的“預警訊號”

1、最易被忽視的訊號—牙齦出血

牙齦出血可以說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多被人忽視,並且很多人都會誤認為是 “上火”所導致。從而忽略幹導致病情嚴重。如果經常性的刷牙出血,吃蘋果、或硬的食物有血跡,一定要引起自己的足夠重視。

2、程度不同,表現各異

牙周炎是相對比較快的一個慢性炎症,一般在幾年內就會有不同階段的變化,趕緊對照一下,若是有牙齒不適,一定要引起重視。

輕度牙周炎:刷牙出血、牙齦紅腫、口腔異味口臭難聞,刷了牙過一會又臭。

中度牙周炎:咀嚼無力、牙床腫痛、牙縫變大,經常塞牙、牙齦萎縮導致牙根暴露,出現敏感。

重度牙周炎:牙齒鬆動、疼痛等,已經無法咀嚼食物,最終牙齒脫落。

牙周炎,急需引起重視

在現在很多人認知當中,認為只要認真刷牙了,牙齒就不會出問題。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每次刷牙都要刷10分鐘,甚至把牙齦刷出了增生,但是,還是出現了慢性牙周炎的問題。所以,牙齒的保護,不是僅僅從刷牙就能解決的。

舉個形象的例子,如果說牙齒是一顆深扎土壤的大樹,牙根就是樹根,牙齒周圍的組織,如牙齦、牙周膜、牙槽骨等就是樹根周圍的泥土。

要是是得了慢性牙牙周炎,就像大樹出現了水土流失,就會導致牙齒鬆動出現。所以說,得了慢性的牙周炎,首選不是刷刷就好了,而是要護養我們的牙周。

正確刷牙

這裡有三點建議,只要我們堅持去做,是可以護養好牙齒的土壤——牙周,從而堅固我們的牙齒。

1. 正確刷牙

早晚要刷牙,並且晚上睡前前刷牙是要重於早上的。並且刷牙要使用正確的“巴氏刷牙法”。不要橫著刷牙。另外,時間要刷到3分鐘以上。

2. 飯後要漱口

不僅是吃了飯,我們吃了食物之後,都要養成漱口的習慣,這樣可以減少牙齒軟垢的堆積。從而減少牙結石的形成。

3. 使用中藥草本牙膏粉

由於現在人生活和飲食習慣不好,幾乎都會有慢性的牙周炎症發生。據資料統計,在中國成年人當中,90%都是有牙周慢性炎症產生。顧名思議,慢性炎症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每天護養解決。而對於慢性牙周炎的預防和遏制,中藥草本的牙粉可以說是值得推薦。

這點上,自古以來就有使用中藥牙粉刷牙,以此來預防和解決各種牙齒問題。一千多年前有李東桓的東桓牢牙散,有近代倪海廈的附子青鹽方、《清河氏傷寒總論》中立戶方.牢牙散等,都是把中藥打粉用來刷牙,以此來護牙健齒。

參加文獻:

《醫學入門》、《臨證指南》、《清河氏傷寒總論》、《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

16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前叉重建術後常見併發症的預防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