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甲午戰爭一般指中日甲午戰爭。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

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而我們都知道,甲午戰爭清朝慘敗於日本,經營多年的北洋艦隊毀於一旦,也就此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當時的清朝能夠戰勝日本海軍,那麼亞洲的格局乃至世界的格局會變成什麼樣呢?日本拍過維新紀錄片的,總結的非常到位。

他們自己認為,維新成功靠的是3種人,“傻瓜”,“外來者”,“年輕人”。人才最重要,上來就是全民教育。

全民教育一出,各地不同階層踴躍捐款建小學,入學率瞬間50+%,高官們還不滿意,直接免費,然後就接近100%了。

那些小學簡直可怕,填鴨教育,唯分數論,座位直接按分數來,考試的時候邀請家長旁觀,所以當時的日本是非常重視教育的,這一點當時的中國確實不能比,因為中國的基礎教育直到新中國建立才算是普及,而在當時日本已經普及了義務教育,中國的有錢人家的孩子才有讀書的權利。

甲午戰爭中國要是贏了,對中國來講不一定有什麼太大改變,但是對於日本來說就慘了。

沒了甲午戰爭清朝賠償的那兩億兩白銀,日本很難工業化。甲午時中日差距還不那麼大,中國好歹也有海軍,等到抗日戰爭時,中日工業的差距就大了。

有人說,如果甲午戰爭清朝贏了,也許現在我們還在留辮子,這倒無需擔心,因為當時剪辮子的呼聲已經比較高了,1910年資政院第一次常年會,剪辮易服就是其中的一個議題,有民意基礎的立憲派議員堅持要求採取記名投票的方式防止欽選議員渾水摸魚,最終101票贊成、27票反對,其中包括莊親王載功、貝勒載潤等滿洲宗室親貴因為畏懼媒體、輿論的攻擊,跟著投了贊成票,同意剪辮易服。

如果當時的清朝打贏甲午戰爭,英國很有可能就和中國結盟了。英國當時一直和遠東國家想牽制俄國的勢力,正值甲午戰爭,日本戰勝後英國直接和日本形成英日聯盟。

有人用慈禧太后過大壽的時候花錢太多說以當時腐朽的清朝來說,無法戰勝老百姓捐錢買軍艦的日本,事實上1880、1890的時候天皇照樣修宮殿,但人家差不了這點錢,因為人家的政府高效、權力集中,可以舉全國之力去賭國運。

而大清?中央政府早在太平天國之後就垮掉了。地方實力派為一己私利互相傾軋,最後搞出北洋南洋戰時互相看戲和東南互保這種噁心人的事情。

而且就當時計程車兵素質來說,清朝絕對是遠遠不如日本的,這有文化的打沒文化的,差距太大了,秦朝能夠統一,很大一部分是法家支援的男性教育普及。

32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金興遼亡:草原與農耕結合的大帝國是如何覆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