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最近讀了樊登的《陪孩子終身成長》感觸頗深,引發了我很多思考,包括童年父輩教育我的一些回憶以及我現成教育孩子的一些正確與否的做法。書名為陪孩子終身成長,我理解全書強調的應該是作為父母要有終身成長的意識和行為,只有自己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才能在生活中影響孩子,才能更好地處理好與父母的關係,才能讓一個家庭和睦快樂。凡事要先從自身找原因,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文中有些觀點令我印象深刻,結合自身的經歷去體會更加有意義。

1、 親子關係,決定了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曾說過:“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無法脫離人群、社會而獨自生存,每個人只需要處理好兩種關係,就能與世界從容相處。

第一種是自己和父母的關係。第二種是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包括與伴侶、孩子、同事、合作伙伴等的關係。第二種關係是第一種關係的投射。

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時候會發現孩子會模仿我們的行為和習慣,有的時候我問孩子某些事情為什麼這樣做的時候,他會告訴我家裡誰誰誰是這樣做的。孩子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念,他的學習大多來在模仿,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將會影響到孩子的品質。

在教育方面,我們寄予太多的責任給學校,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買學區房,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其實學校能給孩子最多的是知識學習,而德育美育方面還是靠家庭的教育,這一點也是至關重要的。孩子有一個健全的人格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大,超越了人們的想象。

2、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最大的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影印件”上的資訊如果有錯,一定是“原件”出了錯。父母的語言在塑造孩子,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動,都在影響著孩子。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機構研發了網課,很多孩子從2歲就開始上網課,有繪本,有識字、有英語、有邏輯思維……想學什麼都能學到,於是孩子的學習變成了單方面的學習,少了與父母的互動。在這個網課衝擊的時代,我們更應該意識到父母與孩子互動交流的重要性。電視機是死的,孩子模仿了動畫片裡的人物之後,電視機沒有反應,他根本無從判斷對錯,也不會獲得成就感,更不知道應該繼續還是停止。我還是喜歡和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我寫字女兒經常坐在我旁邊畫畫,畫完就編個故事讓我幫她寫下來,寫完還會讓我給她講一遍,然後她就陶醉在自己編的故事裡。這樣互動的開心是網路課程以及電視給不了的。

有一次臨睡覺了她說要給我講個故事聽,講了一個蛇偷蛋的故事,我聽得津津有味,因為我發現她編故事的邏輯性很強。說有一個雞媽媽發現蛇偷了一個蛋,她就去問鴨媽媽還有鵝媽媽是不是少了蛋,結果鴨媽媽和鵝媽媽都數了自己的蛋,一個也沒有少,這時雞媽媽才意識到是不是自己少了蛋,急忙回家去數自己的蛋,果然少了一隻。故事不長,但她能找到講故事的點,而且有邏輯地表達出來,而且還跟我互動,這樣的方式對她的成長是極其有利的。

3、 我們的思維模式,由父母決定

樊老師的這個觀點也顛覆了我的認知。他說在他的人生經驗裡,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大多是輕鬆得來的。如果你使特別大的勁兒,想獲得一樣東西,要麼是因為它不夠美好,要麼它根本不適合你。

我從小到大沒有接受到“人可以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生活”這樣一個觀念,我覺得父母供我們讀書很辛苦,而我學習也首先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學習。當然這樣的觀點在上了大學之後有所改變,學到了知識,走進城市,有了更多的見識也就明白了一些道理,原來父母的辛苦是為了我們,自己努力學習最終還是成就了自己。

一直以來我把努力和辛苦混為一談,總認為不努力就達不到想要的結果,而努力就是辛苦的,所以你想獲得想到的結果就是辛苦的。在潛意識裡只相信艱苦能帶來成功,不相信人輕鬆地工作,就能獲得成功。從邏輯上看似乎也沒錯,但其實這中間忽略了過程,實現結果的路徑是哪條,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些都是決定我們是否能快樂地工作並且獲得成功的因素。從《心流》這本書裡也學到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感受到幸福的方法,主要也是由心態、路徑、信念等決定。同樣一件事情,別人做會覺得很快樂,而你做卻覺得毫無意義,這也是經常困惑我的問題,看了《心流》之後有所啟發,對工作有了新的認識。碰到高難度的工作,首先要有戰勝它的堅定的信念,而不是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去對待,那將陷入一種痛苦的迴圈中。因為害怕困難,擔心做不好而最終做不好的結果。心流帶來的幸福感也恰恰是源自這些有挑戰的工作或生活中的。

4、 帶來終身恐懼的冷暴力

對於一個孩子來講,最大的恐懼莫過於媽媽不理他、爸爸不要他,用冷暴力的方式欺負、控制他,讓他內疚。

想想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也確實使用過這樣的方法,我經常嫌棄兒子煩,同樣的事情總會不停地問,有時我就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總以為這樣他就放棄了,不再問了。其實如果這樣的方法用多了,孩子可能以後有事也不會主動來找我說了,也不和我溝通了,那他受到傷害時又要去找誰訴說呢?

有時候這種方法也能奏效,孩子會主動承認錯誤,但樊老師說:孩子能主動來和好,不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有效,而是孩子愛父母。孩子對父母的愛和依戀,遠勝過父母對孩子的愛。

5、 認識潛意識的重要性

卡爾.榮格說:“潛意識如果沒有進入意識,就會引導你的人生而成為你的命運。”比如有些人莫名其妙得罪人,莫名其妙發脾氣……這很可能因為他的潛意識有問題,只是他暫時沒有意識到它。

沒有意識到就無法去改變,最後的結果就是潛意識成為一個人的命運。

父母要意識到,所有對孩子的傷害,最終都會進入孩子的潛意識,影響他的一生。唯有改變自己,改變婚姻、工作和與孩子的互動,才可以彌補潛意識中的缺陷。

6、 好奇與求知是一個人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事。

一個人即使七八十歲,其實依然可以更深入地探索這個美好的世界。在抖音上有個85歲的奶奶,是抖音上玩直播年齡最大的,很多人可能會評論一把年紀了,跟年輕人搶什麼飯碗,湊什麼熱鬧,但我佩服老太太活到老學到老的心態,在抖音平臺上依然能傳播正能量,發現美好。用她自己的話說,八十多歲直播創業,彷彿又進入了人生的一個新階段,感覺自己能活到一百二十歲。很多時候我們不該用年齡來給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設限,一直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慾,不管多晚生命都會饋贈驚喜。

7、 人生最重要的三根支柱

三根支柱:無條件的愛、價值感和成長型心態

無條件的愛:是指你對孩子的愛裡沒有交換、沒有恐嚇,也沒有威脅。

當一個孩子從小到大沒有深刻體驗過幸福、輕鬆,沒有感受過被寵愛時,他就容易走上那條艱難的路,因為這條路才是他熟悉的,他習慣了受傷害。

父母經常會自覺地說,你再怎麼樣,我就不愛你了;你再這樣下去,將來能幹啥;你肯定沒出息。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了,可在言行舉止中卻不自覺地在否定孩子,並沒有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孩子得不到愛的能量和祝福,到最後,他就會選擇過痛苦或者平庸的生活。

價值感:價值感決定孩子飛多高

當一個人擁有價值感時,他會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的,他的內心會充滿能量,他對未來會充滿期待,對人生擁有極高的熱情度。

一個有價值感的人,自尊水平往往會較高。一個擁有高自尊的孩子,他對自己的評價就會很高。他能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律性也會更強,自然能管好自己。

女兒是一個自尊心強的孩子,但卻總讓我感覺到他的脆弱,因為他內心不夠強大,承受不了失敗的打擊,於是我教她不要什麼都想著爭第一,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滿意就好。其實自己也拿不準這樣的教育方式對不對,只是不想她在為一些小事而去計較變得不開心,還是覺得成長中快樂是最重要的。

樊老師說沒有人會自帶價值感,那麼怎樣才能讓孩子有價值感呢?要給孩子做事的機會,比如讓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幫忙照顧家裡的小動物……讓孩子覺得他在家中是被需要的,是有價值的。讓孩子充分參與家庭生活,並在孩子表現出對家庭有所貢獻的時候,表達一下你的感受,告訴孩子:“你這件事做得很好,照顧到了周圍其他人的情緒,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回憶。”這就是孩子為家庭做的貢獻。但是,有時候父母會忽略,他們會覺得這不重要,喪失了讓孩子逐漸形成價值感的機會。

女兒幼兒園的蒙氏教育我比較贊同。學校除了傳授知識還著重培養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週末自己收拾被子,吃完飯自己收拾碗筷,在家裡吃飯前幫忙擺餐具,吃完幫忙收拾桌子,疊衣服……我平常也有意識去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讓他們自己洗臉洗腳,雖然邊洗邊玩,但也總能完成任務。在這樣的過程中大人一定要忍住動手的衝動,總覺得做得又慢又不好,總想幫忙,其實這樣做會阻礙孩子的成長。大人可以騰出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有一次我在書房看書,跳跳自己去衛生間拉粑粑,平常都是大人幫她擦屁股,可那一次我沒聽到她喊我們幫忙。過了一會她走到書房笑嘻嘻地跟我說,她自己擦屁股了。你看孩子對自己做的這些小事也覺得驕傲呢。第一次她不會可能擦不乾淨,可又有什麼關係,任何事情都是由不會到會,由不熟練到熟練的,家長一定放手給孩子這樣成長的機會。

成長型心態

培養終身成長的心態。如果父母自己不成長,那麼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人正是父母。

幾乎所有你能看到的美好的品德,背後都是終身成長型的思維方式。而你看到的所有錯誤的思維方式、錯誤的行為習慣、錯誤的品格,背後所代表的都是固定型的思維方式。

樊老師還講到謙虛,他說謙虛並不僅僅是因為一個知道謙虛有多好,而是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路還長,還有很多事需要做。

如果一個人具有終身成長的心態,他就會覺得每一次都是學習的機會。

8、 成為積極的父母,才能培養出了不起的孩子。

以前我們經常說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可現在在教育的問題上,兩三歲的小孩家長也覺得叛逆期來了,有時候我也會遇到這樣的麻煩,覺得孩子脾氣特別倔,道理一遍兩遍三遍還講不通,最後只能用吼或打來解決。把他給制服了,內心還有些竊喜,彷彿在示威,小樣還制不了你了!

看了樊老師寫的這個章節,又該思考了,又反思到自己做錯了。他說:一定不要被孩子表面的強硬所影響,記住:孩子叛逆的背後是敏感、是脆弱、是無助。

老師說,不管你怎樣對待孩子,孩子都會長大,都能長成一個成年人,但是我依然希望大家能用正確的方法,減少對自己、對社會、對家庭的傷害。我們要去發現孩子的亮點。當我們去表揚孩子,減少大喊大叫,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多做一些溫暖的事情時,孩子一定能感覺到你的愛。

寫到這我想起我小姑教育我表妹小時候學習的方式,就是用打的,不好好學習打,不聽話也要捱打,還經常在人前數落表妹的總總不是,我經常勸她不要打,打了也沒用,但她還是忍不住要生氣,還經常說自己身體不好都是被我表妹給氣的。到我表妹上初中後就不怎麼打了,也許覺得女孩子大了不能再打了。不捱打了,表妹反而變得更好了。其實我一直認為表妹是個很好的孩子,除了不愛學習,其他都很好,比同齡人善良懂事。而小姑卻總揪著她的學習不放,希望用打的方式管住她好好學習,事實證明沒有效果。後來我反覆在想,表妹不喜歡學習是不是跟小姑不上班也有關係。因為不上班,所以有時間盯著孩子寫作業,讓孩子產生了一種依賴,不盯著就不好好學習,還養成了磨蹭的壞習慣。還有小姑的一些經常否認表妹的那些話,就讓她誤認為自己就是那樣的人,再努力也得不到認可。總的來說小姑在表妹的成長過程中沒有給予太多的積極的影響,這也是導致她從小厭學的原因吧。

9、 如何修復與父母的關係

第一步:“覺知”

覺知就是透過閱讀和學習“對孩子好一點兒”,突然覺知到:原來潛意識是存在的,我想起來了,我小時候,父母就是這樣對我的,我延續了這個模式;原來我總和別人辯論、吵架,是因為我曾經也是被這樣對待的。

第二步:不自責,學會接納。

雖然我有這麼多的缺點,但我接納這樣的自己;雖然我爸媽這樣對待過我,但是我接納自己成長中的一切;雖然他們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對待我,但我還是對他們心存感謝。

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的父母做錯了很多事情,怎麼做才能修復和父母的關係,而不是揭開這些傷疤,覺得“我的父母對我很糟糕,讓我很受傷”呢?這個問題是有一條有效的解決之路的,那就是感謝你的父母。除了感謝你的父母外,沒有其他更好的路。

很多孩子在父母去世以後會內疚,直是對父母不好的孩子,在父母走了以後,內疚得就越厲害。他覺得父母給自己的,自己還沒還清。

實際上,父母給的根本就不用還,因為還不了,他們給的最重要的東西是你的生命,他能給他們一個生命嗎?不可能。父母給你的愛,坦然地接受就好。

孩子不要去批評和指責父母,而是要對父母表示感謝,對父母持肯定的態度。

讓父母意識到他的位置比你高,他是給你提供能量的人,對他表示感謝,你才能獲得足夠的愛。有了這份愛,你才能獲得足夠的愛。有了這份愛,你才有能力去幫助別人,把愛傳遞下去。這就是理順我們和父母關係的一個最基本的法則。

第三步:改變

在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些衝突,某些事情上意見不統一,整天聽父母嘮叨嫌煩,父母在兄弟姐妹之間有嚴重的偏心……有很多時候孩子是對的,父母是錯的,但孩子也要降低姿態好好跟父母講,永遠不要衝撞。

在我與父母相處的過程中,也有很深的體會。我從小到大都是大家公認的好孩子,可自從上了大學之後有了自己的想法,有時候和父母相違背,有分歧,也總想著佔上風,甚至還為一些事和他們生氣吵架,但吵完又會覺得後悔。父母遠比我們想象的脆弱,他們看到自己小心呵護的花變得帶刺了,很難接受。現在我學會溫柔以待,學會傾聽,自己把心態放好了,把姿態放低了,會發現父母其實很好溝通。

小時候在姑姑家上學,大家都覺得姑姑嘮叨,可現在回想起來卻特別懷念姑姑的嘮叨。只有愛你的人才會嘮叨你,不愛你的人和你沒關係的人誰會管閒事呢。姑姑家沒人愛主動說話,一切都是安靜的,如果姑姑再不嘮叨嘮叨,這個家完全沒有家的氣氛。現在姑父表哥表弟還嫌姑姑嘮叨,可我有時候就很懷念,我覺得姑姑比媽媽還關心我愛護我,知道我需要什麼。

姑姑和爸爸都跟我傾訴過奶奶的不是,我確實也親眼看到過。奶奶一把年紀了還會拿掃帚打快要出嫁的小姑,還會打愛打麻將的爸爸。還有大姑的童年記憶也是非常不幸福的,想上學也不能上的痛苦是我們晚輩無法體會的。但奇怪的是爸爸和姑姑們對奶奶都很孝順。以前也從沒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在看來應該是彼此的改變在起作用。奶奶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脾氣變好了,而且對我們晚輩從來沒動過手,爸爸和姑姑們隨著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孩子也理解了奶奶的辛苦,雙向都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自然結果就好了。

我們無法要求父母去做什麼改變,可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用終身成長的心態去和父母相處,說話做事前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你會發現事情就會變得很簡單。

書中還有很多實際的案例,比如如何教育叛逆的孩子,如何教孩子學習……看了都會有些啟發,大人還是要以學習的心態去教育孩子,不能一邊吼著孩子去學習,而自己手捧著手機打遊戲吧?

與孩子共同學習,共同成長,孩子會給你驚喜。

19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玩手機會不會毀掉孩子的前途?看完這項調查,希望家長別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