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昨天,和老公去一個朋友家做客,我們是在醫院認識的,她媽媽和我是戰友(病友),每年我們都會聚一次。

這次去,我倆又聽到朋友爸爸“抱怨”自己在家中地位低,尤其是外孫女(讀六年級)不領情。

朋友爸爸說,自己都是主動討好外孫女的,比如,去接她放學時,會提前把手機充滿電,目的是讓她多玩兒一會兒手機,因為回到家後,媽媽和外婆會嚴格限制她看手機的時間;還會幫她背書包;準備飯菜時,也會盡量考慮到她的喜好等等,但這個外孫女好像並不在意外公的付出,經常“頂嘴”。

我們都說是他自己不好,太寵溺這個外孫女了,才會這樣,朋友爸爸笑著說“沒辦法”。

其實,我們理解他沒辦法的背後是愛,但這也是隔輩親導致的長輩在過度付出。好在,朋友家只是外公一個人這麼對待孩子,孩子並沒有形成過度溺愛帶來的不良習慣和性格。

但我想說的是,親密關係(包括伴侶關係、親子關係、家人關係、朋友關係等等)中,過度付出是禁忌、是毒藥,它不僅不會增進彼此的感情,還會起到破壞作用。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過度付出在親密關係中的負面影響。

1.過度付出,並不會讓對方珍惜

愛一個人,容易用力過猛,而當這樣的愛越來越多時,不僅自己覺得很累,還會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

也就是說,過度付出的愛,對方並不會珍惜,也不領情。

就像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她在和作家男友相處時,願意為男友付出,不僅丟下面子去和家裡人要錢,甚至甘願去酒吧當女郎,但最後得到的還是暴力、憤怒。

那麼,為什麼對一個人那麼好,對方卻不領情呢?

答案是,這樣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

過度付出,會形成一種關係上的不對等。

在現實層面,付出者在卑微地討好對方,而在心理層面,付出者的行為會讓對方有一種“我不夠好”的感覺。因為給予者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

當然,這種“居高臨下”的感覺,付出者自己都未必意識到,但在接受者的心裡,確實會存在。

就像松子的作家男友,他之所以選擇臥軌結束生命,就是因為松子越付出,他越覺得自己無能,無力承受和回報這樣的好,這樣的好讓他倍感壓力,最後留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幾個字。

可見,過度付出帶來的關係不對等,很難讓親密關係發展下去。

2.過度付出,會產生隱形的控制關係

前面說了,過度付出會讓關係失衡,同時,這種失衡還會形成一種隱形的控制關係。

比如,文章開頭說到的朋友爸爸,他抱怨的背後其實就是在說“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為什麼不領情,為什麼不聽我的呢?”

而這就是在指責外孫女不和自己一條心,外孫女不好,只是這樣的指責並不明顯,但如果換成父母對孩子的抱怨,那麼孩子就會有一種被控制的感覺。

就像有些媽媽會說“因為你,我才沒和你爸爸離婚,我受了那麼多委屈,為你付出那麼多,你怎麼還不聽我的話?”看看這些話的背後,其實就是很明顯的控制關係——“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就應該聽從我的安排”。

想想看,這樣的親子關係會融洽嗎?

很難。

對於接受者來說,他們應對過度付出者一般會有兩種迴應方式:

其一,接受對方的付出,坐享其成,有種不領情的感覺。

就像影片中松子的作家男友,他對松子拳腳相加,就是一面接受,一面還不滿足。

其二,選擇離開,想逃離那段關係。

就像有些被父母過度付出而控制的孩子,他們特別想逃離,不願在那段關係中。同時,還有一部分孩子會被父母的“好”綁架,因為他們覺得離開父母,自己就是不孝的。

其實,這就是一種情感勒索。

可見,過度付出,會破壞關係的親密。

3.一段平衡的關係,才有可能長久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老師說,在關係中,不要老讓自己處於給予者的角色,因為你以為自己給予別人東西,別人就會喜歡自己,其實未必。因為在過度付出的關係中,會讓對方感受到自己不好。

而平衡的關係,才有可能長久。

那麼,什麼樣的關係才是平衡的呢?

其一,雙方都在付出,都在索取。

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雙方處在平等的位置上,都在為這段關係努力,並不是某一方用過度付出來佔據道德制高點,來展現自己的優越感和控制感。

其二,滿足對方的真實需求,才能維繫好親密關係。

也就是說,如果想付出時,一定是給對方想要的,而不是我們覺得對方想要的,否則,越付出,對方越想逃,或越不懂得珍惜。

而真實需求,需要用心去了解對方。當然,這裡有個前提,那就是真正瞭解自己、愛自己。

一個人只有學會愛自己,才會愛他人。

對於松子來說,她之所以處理不好和他人的關係,就是因為她沒處理好自己和自己的關係,不懂得愛自己,就不會愛他人。

從這個角度來說,想要一段平衡的親密關係,我們先要照顧好自己,這樣才有心甘情願照顧他人的可能性。

寫在最後:

平衡的關係,其實就是各自舒服的關係。

如果我們在一段關係中不舒服,首先要做的是先改變自己,照顧好自己,然後才能和他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

真正的親密關係,沒有過度付出、沒有強求、沒有討好,更沒有控制,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警惕因過度付出而產生的改造夢想,即“我付出這麼多,你要按照我的想法來做事”,而這就是試圖改造對方。

改造夢想,是所有親密關係的痛點,因為那是對對方的否定。

正如知名親密關係專家克里斯多福·孟在《親密關係》一書中強調的:“通往地獄之路,是用期望鋪成的。

本文完

67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華為手機中Mate、P、nova、暢享有什麼含義?看完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