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中國,其經濟軍事實力傲視整個世界,即使在明末,其火器的製造能力不遜於西方。可惜清廷的閉關鎖國政策隔絕中西方的科技交流,軍事科技漸漸落後,致使中國的近代史成為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大地的百年恥辱,帶領中國人民走向一個新的時代。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建設新中國的時候,鴨綠江對岸戰火四起,為了建立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中國人民開始了抗美援朝。
在朝鮮戰場上,志願軍也瞭解到我軍與聯合國軍的差距與不足。為了培養更多的軍事人才,保障我軍後備的軍事實力,南京軍事學院,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相繼成立。而哈軍工的籌建工作在1952年由陳賡將軍負責。
籌建軍校的關鍵問題能夠讓陳賡負責此事,也足以看到國家對籌建哈軍工的重視,也給予最大努力的支援。不過創辦軍校不是資金到位,裝置齊全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要具備雄厚的師資力量,而令陳賡犯愁的正是這個問題。
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之一,各行各業都走出非常出色的人才,就是從實戰中走出的優秀指戰員在我軍中也比比皆是,而專業的軍事理論家也不少。
只不過這些人大都就職於國民政府,蔣介石離開大陸後,這些人大都跟隨老蔣去了臺灣,能留下了為新中國服務的簡直是鳳鱗龍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賡將軍也是操碎了心,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事情還是一籌莫展。
董紹庸的提議因為心繫工作,陳賡將軍經常將此事掛在嘴邊。有一次他和董紹庸吃飯時,又聊到這個問題,董紹庸確實給陳賡將軍介紹了幾個人,如殷之書、張述祖等。
對於一所專業性很強的高等軍事院校,這幾位雖然夠優秀,但對於龐大的師資力量的空缺,還是杯水車薪。
董紹庸
看著陳賡仍一籌莫展的面容,董紹庸思慮好久,才向將軍介紹另外一人,此人就是沈毅。
1894年,沈毅生於江蘇武進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優越的家境給他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後來沈毅還赴法留學,學的是兵工專業的彈道學。留學那幾年他將所有精力傾注於此,畢業後可以說在彈道學這一領域,沈毅是國內的頂尖人才。
回國後沈毅卻沒有受到國民政府的重視,雖被授予少將,但也只是在南京小湯山炮兵學校當教員,一身才學卻不能更好的報效國家,令沈毅很失落。而且沈毅對南京政府內的爾虞我詐、黨派林立的現象十分厭惡。
後來沈毅在武漢八路軍辦事處與葉帥、周公進行過幾次秘密接觸,特別是周公的留法經歷,讓他們有了更多的話題。最終在周公感召下,沈毅帶著全家來到延安,全身加入我黨事業。
抗戰時期,沈毅曾對我軍的炮兵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連主席都稱他為“神炮兵”,此外他還用自己的知識解決了高檔燃料,食品問題,成為八路軍中廣為人知的文武全才。
建國初沈毅調到民航局成為副局長併兼任財務處長。
革命勝利後,不少人有了安於享樂的心態,沈毅就是其中的一位。因為掌管民航局的財務,抵不住金錢誘惑的他,竟然挪用了幾個億。雖然這是幾個億的人民幣舊幣,相當於幾萬新幣,這可是在建國初,是一個數額龐大的數字。
在“三反”運動中,沈毅的罪行很快被揭露,後被判處死刑。
陳賡將軍的慎重決定得知前因後果後,陳賡也是想了很久,最終決定還是保住這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想好後就給“三反”運動總指揮打去電話,找薄老求情。他將整件事原原本本給薄老說了一遍,薄老倒也是個痛快人,簡單想一下就答應了陳賡的請求。
沈毅曾經也是一位心負大志、立志報國的有為之士,為我軍軍事力量的發展做出貢獻的優秀人才。可惜新中國成立後,他卻成為主席口中“被糖衣炮彈打敗的人”。
但在特殊的時代,對於一些人的處置也應考慮到時代的需要,既然利大於弊,能讓他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做貢獻,也不失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而像沈毅這樣犯下大錯的千里馬,也幸好遇上陳賡這樣的伯樂,才能在絕境下重獲新生。此後沈毅的表現也沒有辜負陳賡將軍對他的期望,而對於陳賡將軍的救命之恩,沈毅一直沒有忘記,1961年陳賡將軍病逝後,聞訊噩耗的沈毅也是傷心的幾天沒有吃下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