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萬年前,地球遭受一顆小行星的猛烈撞擊,因為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和後續的低溫,致使地球上百分之75的生物滅絕,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就是因此滅絕的。為什麼開篇要說這個呢?因為在距今205年前,一次火山爆發也造成了類似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效應,雖然火山爆發自然是要比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影響小,不然現在就沒有我們人類了,但是這次火山爆發的威力據科學家測算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8000萬倍,這次火山爆發造成全球低溫,糧食歉收,饑荒和瘟疫的流行,不僅這樣還有學者認為清朝的衰弱和拿破崙滑鐵盧戰爭的失敗都與這次火山爆發有關。歷史學家將其視為歷史上最致命的火山爆發,它直接造成了10萬人死亡,間接導致數千萬人死亡。這座火山就是——坦博拉火山。
這座火山從印度尼西亞松巴哇島北岸隱現在爪哇海上空,該島位於印度尼西亞的東端。坦博拉的災難性噴發始於1815年4月5日,伴隨著輕微的震動和火山灰的噴發,而這是災難的預警,在5天后也就是4月10日晚,一場毀滅性的爆炸把山頂炸成了碎片。爆炸,火山碎屑流和岩漿,以及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至少有1萬名島民喪生,另有3.5萬人的家園被毀。在它爆發之前,坦博拉火山大約有4300米(14000英尺)高。火山噴發結束後在坦博拉山頂出現了一個橫跨約6公里(3.7英里)長的火山口。這比1991年的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大十倍,比1981年的聖海倫斯火山爆發大一百倍。接下來我將更詳細地介紹坦博拉火山爆發地影響。
![](http://timg.juduo.cc/2020/12/a66bc8b21ac841baa6979a9dcd2613e2.jpg)
松巴哇島,坦博拉山的所在地,位於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當歐洲人第一次發現這個島時,他們認為這座山是一座死火山。
然而,大約在1815年火山爆發前三年,這座山似乎復活了。人們感覺到隆隆聲,山頂上出現了一片烏雲。
1815年4月5日,火山開始噴發。英國商人和探險家聽到這聲音,起初以為是大炮的鳴響。人們擔心附近正在進行海戰。
![](http://timg.juduo.cc/2020/12/d4d2f647-4c64-47ed-b960-2019a51c246d.jpg)
1815年4月10日晚上,火山全面爆發,1200多英里外的蘇門答臘都能聽見爆炸聲。當巨大的巨石像鵝卵石一樣被拋來拋去時,地面搖晃起來,造成巨大的破壞。火柱從山上噴發出來,融合在一起,把氣體、灰塵和煙霧帶到數英里外的天空。熾熱的火山灰以每小時100多英里的速度從山坡上傾瀉而下,伴隨著嘶嘶聲衝入大海,而所過之處一切都被摧毀了,而海嘯則橫掃爪哇海。火山灰落在婆羅洲最遠的地方。
坦博拉火山爆發造成的直接影響火山灰和瓦礫連續數週傾瀉而下,方圓數英里的房屋倒塌。淡水資源受到汙染,農作物歉收,而硫磺氣體導致人們肺部感染。據認為,火山流幾乎殺死了坦博拉的所有居民,有1萬人當場死亡。海嘯的發生將破壞擴大到鄰近地區。隨後,落下的火山灰覆蓋了地面,殺死了所有的植被,並在周邊島嶼造成了多達8萬人死於饑荒和疾病。坦博拉火山噴發直接造成的死亡總人數為10萬人左右。
當時的爪哇總督斯坦福德·萊佛士派一名軍官到松巴哇島調查所發生的事情。他發現周圍仍有屍體,村莊幾乎完全荒蕪,大部分房屋都倒塌了。少數倖存者拼命尋找食物。爆發了一場腹瀉疫情,而這據認為是火山灰汙染飲用水造成的,這次大規模腹瀉造成許多人死亡。
全球氣候災難,1816年無夏之年坦博拉火山噴發將大量含硫氣體推進平流層,在那裡它們與水蒸氣結合,形成由硫酸滴組成的"氣溶膠”雲。坦博拉火山爆發在全球引起了不尋常的天氣現象,它導致全球氣溫下降了4至7度、 這聽起來可能不算多,但其影響是顯著的,世界變冷了,天氣系統徹底改變了三年。1815年春夏,美國東北部的陽光因霧霾而變得暗淡和發紅,而這種霧霾並沒有因為下雨和颳風而消散。
從14世紀開始,地球一直處於全球降溫時期。1815年的火山爆發加劇了這個“小冰河時代”。坦博拉山的火山灰籠罩了整個地球。1816年6月,紐約州和緬因州降雪,康涅狄格州也有霜凍。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積雪很深。在北美和其他地方,寒冷持續了整個夏季,大量農作物歉收。印度和中國的季風季節被打亂,農業受到破壞性影響,饑荒和霍亂大流行,1816年被稱為無夏年。
![](http://timg.juduo.cc/2020/12/de5ac720-7375-4db9-8a4e-920c2950a3d0.jpg)
受坦博拉火山爆發影響特別嚴重的地區是新英格蘭和歐洲。6月、7月和8月的霜凍和降雪幾乎摧毀了所有農作物,由於缺乏玉米作物,農民被迫宰殺牲畜。歐洲大面積的農作物歉收,愛爾蘭經歷了第一次大饑荒。印度的季風季節被中斷,中國也感受到了毀滅性洪水的影響。
雖然我們很難知道有多少人死於飢餓,但據估計死亡人數可能約為100萬人。而後坦博拉引發全球霍亂大流行,死亡人數達數千萬。霍亂在火山爆發之前就已經存在,但是由於坦博拉火山爆發而導致的低溫,而低溫導致了孟加拉灣出現了一種新的霍亂菌株。很少有人對這種新的霍亂菌株有免疫力,這種霍亂後來在全世界蔓延。
此外,1816年至1819年期間,在愛爾蘭發生了一次重大的斑疹傷寒疫情,估計有10萬人死亡。很明顯,愛爾蘭受到這一流行病的嚴重打擊。
改變世界歷史1816年德國、西班牙、法國和英國先後發生了騷亂。因為糧食短缺引發了多國大規模示威遊行。隨著不滿和沮喪情緒的增長,軍隊經常被用來對付國內動亂。德國爆發動亂,掀起了反猶太人運動;西班牙的殖民地阿根廷獨立;因為坦博拉火山爆發噴出的大量火山灰,引發”電離層短路“,形成大量的降雨雲,傾盆大雨和泥濘的道路阻礙了軍隊的行進,最終導致了拿破崙在滑鐵盧戰役中的失敗,法國政府倒臺;英國因為麵包短缺導致東安格利亞爆發騷亂。在伊利鎮,工人們武裝起來,把治安官扣為人質。而英國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加快了對外擴張。
![](http://timg.juduo.cc/2020/12/1d4fba44-a4c2-45e9-8a54-3a75ffa5a39d.jpg)
滑鐵盧戰役
為了躲避寒冷和饑荒,尋找肥沃的土壤,美國農民開始西遷,這促進了美國西部的開發。
與此同時歐洲人民開始移民去往美國,這掀起了第一次移民浪潮。促使美國人口暴增,這加快了美國的發展程序,使原本被欺壓的美國開始強大起來。
在中國,這一時期是清朝嘉慶年間,1815-1817 年,雲南地區發生大面積災荒,被稱之嘉慶大災荒,可以說,嘉慶大災荒是雲南近代有記載的規模最大、最嚴重的一次饑荒。在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這幾年也出現了一些極端低溫事件。1816年,江南地區糧食大規模減產。清朝國力衰退從此開始。據研究,1700-1820年的一個多世紀中,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速度是歐洲的4倍。然後,在1820年以後的一個半世紀中,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一直在下降,併成為世界六大經濟體中唯一出現人均GDP下降的地區。而英國為了尋找新的商機前往中國,希望與清政府尋求合作,被拒絕,這也為後來鴉片戰爭和中國近代百年屈辱埋下伏筆。當然這一切不能單單認為是坦博拉火山爆發的緣故,可它對中國確實產生了影響。
科學怪人
惡劣的天氣成就了經典的恐怖小說在瑞士,1816年夏天陰冷潮溼,瑪麗和珀西·雪萊、拜倫勳爵和另外兩個朋友住在瑞士的迪奧達蒂別墅裡,當時天氣陰雨多霧,他們被困在室內。拜倫建議他們每人寫一個恐怖故事來打發時間,瑪麗·雪萊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創作的《 科學怪人》。
坦博拉火山仍然活躍。最近一次火山爆發是在1967年,不知何時還會再次爆發,只希望這樣的災難越少發生越好。在大自然災難面前,人類社會是如此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