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洩精,是男孩進入青春期的重要訊號。對於青少年來說,偶然的遺精現象是生理性的正常現象,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們,生殖器官開始發育,性徵明顯,開始出現排精。遺精是指在無性交或手淫情況下發生的射精現象。因夢遺精叫夢遺,無夢遺精叫滑精,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來說,男孩13~15歲進入青春期後,睪丸迅速發育,第二性徵隨之出現,便會有遺精現象出現。同時附屬性腺如精囊腺,前列腺也發育增大,並具有分泌功能。一份調查發現,男孩初次洩精的平均年齡大約在15歲左右。那麼,為什麼到了這個年齡會初次洩精,精液怎樣會從無到有,又是怎樣初次洩出呢?
洩精究竟是怎麼回事?
男孩在少兒時代時,儘管都非常調皮,整天跑來跑去,但他們的性器官卻總是處於“沉睡”的狀態,當然也不會有精液產生。而步入青春期以後,人體腦垂體開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這些促性腺激素會命令睪丸工作,使其生產精子和製造雄激素──睪酮。睪酮生成之後,便擔當起具體落實各個性器官發育成長的工作,不但使睪丸發育成熟,產生精子,而且使與精液生產休慼相關的器官,例如附睪、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等也一起生長髮育,連準備輸送精液的管道,如輸精管、射精管和尿道也茁壯成長。於是,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開始生產精液中的液體部分,睪丸生產的精子在附睪內成熟,兩部分合並組成了精液。一般來說,在初次洩精的兩年之內,這項工作都會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睪丸每日產生不活動精子約7000萬,儲存於附睪尾部,10~20天后才成熟活動。當精子積聚過多時,便會洩出體外,發生遺精。當然,遺精還與體內雄激素水平增高有關。如身體過度疲勞,使皮層下中樞興奮性增高,以及區域性刺激陰莖也會形成遺精。據統計,約80%的男性都有遺精經歷。遺精是男性正常的生理現象,並不是病,對身體不會帶來什麼影響。正常遺精次數多少沒有一定規律,一般來說,未婚青年,每月有1~2次遺精,或兩三月一次均屬正常。如果遺精過於頻繁,連續一天一次或幾次,甚至有輕微性刺激便射精,那就不正常了。
“遺精”,是指精液自發溢位的現象。還有一些遺精發生在睡眠時,做了帶性刺激色彩的夢,繼而排精而醒,這就是“夢遺”。還有一些人,陰莖在性衝動時,會勃起或流出一些粘液性液體,量不多,這或是尿道產生的,或是前列腺液,不算遺精。
關於病理性遺精的知識
當然,除了生理性的遺精之外,還有一些青少年的遺精是屬於病理性的。
西醫認為病理性遺精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缺乏正確的性知識,如色情書刊影響,長期處於思考與性有關的一些問題或經常處於色情衝動之中等;或此前有過手淫的不良習慣,使大腦皮層持續存在性興奮灶,而隨時誘發遺精。二是生殖器官患有某些疾病,形成一些不良刺激而引起遺精,如包皮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造成炎症刺激,使遺精易於發生;某些慢性病使體質過於虛弱,也可引起頻繁遺精。
中醫則認為造成病理性遺精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一是精神緊張性遺精。如頻繁的手淫;或由於早婚、房事過度;或由於鍾情於某位異性朋友,但是願望不能實現;或者有些青壯年夫婦長期分居,思慕色慾,以致陰精虧耗,而致精液外遺。二是食物性遺精。常見的有:平時的飲食不加節制,喜歡吃牛羊肉、韭菜等辛熱食物,或飲酒過度等引起遺精。三是包皮過長或包皮垢炎而導致的遺精。四是由於長期體弱多病,傷及到腎,導致腎虛引起的遺精。五是由於前列腺炎疾病導致的遺精等。
儘管性器官生長髮育和精液生成是由上述內分泌活動齊心協力完成的,但是它們的步調並非完全一致。前列腺開始發育後很快分泌液體,精囊就稍微晚些,睪丸生產精子速度與附睪內精子成熟過程,比上述液體的產生又要晚些。所以,有不少人初次排出的精液中沒有精子或僅有少量不成熟精子,也就是說還不是完整的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