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前段時間追劇《親愛的自己》裡有這樣一個場景,闞清子扮演的角色張芝芝是位媽媽,有一次她把女兒交給好友顧曉玲,結果好友一時沒注意,她那各種昂貴的化妝品都被芝芝的女兒給當顏料畫畫了。曉玲當時的那個心疼勁,頓時讓我想到了我家孩子。

他大概3歲的時候,有一次,我老公剛買了一款照相機新鏡頭,幾乎花掉了我一個月的工資,然後我家孩子拿鏡頭“研究”,一個不小心直接摔地上……當時不知道默唸了多少次“親生的”,看著孩子那可憐兮兮的小模樣才強忍著沒收拾他,不過這件事我這個親媽也是久久不能釋懷。

不得不說,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些行為,真的是特別討人嫌,不過那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雖討人嫌,父母還不能盲目制止。

孩子有這幾種行為父母別制止,那是娃長大的必經階段

①睡覺前哭鬧,需要大人各種哄

對媽媽們來說,幾乎都有過哄娃睡覺然後把自己弄崩潰的。畢竟孩子睡覺前的鬧覺,對大人而言真的是太痛苦了。有些父母沒耐心,就會在孩子睡覺之前吼他,可能孩子被吼之後也睡了,不過其實是不建議父母們這樣做的。

孩子小的時候,睡覺前鬧覺其實正是他們成長路上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因各種原因,孩子睡覺前都需要哄,育兒專家也直言這是孩子大腦發育還沒完善之前,孩子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時期。所以孩子睡覺之前需要抱一抱,拍一拍這些都很正常,父母們一定不要因孩子哭鬧就吵罵或者對娃發脾氣。

②不懂的事情特別多,問起問題沒問沒了

從小傢伙們剛開始說完整的句子,他們的問題就也來了,什麼都不懂,還什麼都想知道,於是就會各種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辦”。

孩子不懂的事情特別多,問起問題來就沒問沒了。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個行為。建議寶媽們別苦惱,孩子問題多,正說明孩子在慢慢成長和進步,你耐心引導,孩子也會給你更大的驚喜。

很多父母都有這種感受,那就是自己越是告訴孩子不能做什麼,孩子就越是要偷偷地去做一做,看一看,研究一番。總之,小傢伙們的好奇心特別重。如果你家孩子正處於這個階段,建議父母們也別盲目制止,孩子好奇心重,問題多,其實都是很好的事情。正說明孩子愛動腦筋,愛思考,如果父母們盲目制止,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養育孩子,想要少出岔子更省心,父母應該明白的幾個道理

①孩子的童年也是自己的童年,彌足珍貴

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說每個人都有兩個童年,一個是自己的,基本自己都不怎麼記得;另一個就是孩子的童年,陪著孩子一步一步走過來,孩子長大了,自己又重溫了一次童年,並且這一次會記得很清楚。

確實,孩子的童年彌足珍貴,也只有一次,過去了就沒辦法重新再來。所以對父母而言,在孩子年幼時期,有時間一定要多陪陪孩子,這樣不給孩子也不給自己留遺憾,孩子的成長也才能更加順利。

②吼罵教不好孩子,還會影響親子關係

養育孩子,想要少出岔子,那麼父母一定要記住愛孩子可以,但堅決不能溺愛。並且到了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紀,一定要狠心一些。規矩立好了,孩子也嚴格遵守,這樣孩子少走彎路,父母也可以少操心。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的什麼行為,最讓你苦惱?】

90後寶媽一枚,因為有了孩子,開始關注並學習育兒知識。在這裡希望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寶媽寶爸,共同探討育兒心經。

未來亦暖,歲月如初。時光,總是暖暖的,願我們的孩子都能夠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29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1937年12月13日:一首令人垂首頓足、泣血流膽的國恥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