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談起中國近代史中最屈辱的時刻,莫過於八國聯軍入侵及日軍進犯。清朝的腐朽自大攔不住洋槍洋炮,所謂的“刀槍不入”與“泱泱大國”被大炮轟得粉碎成片,這也讓一向以權謀著稱的“女皇帝”慈禧手足無措。

屈辱一戰

    鴉片戰爭的失敗,算是兩個“強國”之間的博弈。即便清朝潰敗,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仍是龐然大物,各國不敢輕舉妄動,但中日甲午戰爭的爆發,及清朝的大敗,卻讓西方徹底看出清朝虛實,從而肆無忌憚,再不把中國放在眼裡。而中國未來的風雨飄搖,其實也正與甲午戰爭有關

    不過,甲午戰爭的失敗,其實並不是輸在良臣勇將及愛國精神,而是輸在了軍備腐朽和高層決策等方面。在面對外敵的情況下,不少將士都用自己的行動壯烈犧牲,展現了家國情懷。而在戰術選擇方面,清朝內部的良臣也在積極獻策,如宋育仁就是其中之一。

愛國志士宋育仁

    宋育仁是四川富順人,以眼界開闊思維靈活著稱,時人稱其:“談新政最早,治經術最深,著作等身,名滿天下”,而他更是當時最出名的“救國”家。甲午戰爭爆發時,宋育仁還在海外,甲午戰爭爆發後,他就一直想著給日本一個教訓,一雪前恥

宋育仁的想法

    回國後,宋育仁認為:日本乃彈丸之地,雖然具有裝備上的優勢,但其國土面積小,物資並不充盈。如果不妥協長期抗戰,日本必將拱手而降。不過面對宋育仁的上書,清朝早已拿定主意,自然也不會採納他的建議。

緊張籌備

    得知提議被否,宋育仁無比氣憤,更感到非常不甘心。他認為慈禧的做法將是對敵人的縱容,同時為了防止日軍在中華大地上以戰養戰,邊掠奪邊擴張,宋育仁提出:應派兵攻打日本本土,直抵敵方腹地。這樣一來,不僅能沉重打擊日軍計程車氣,更能斷掉日軍後方支援,從而贏得勝利。此外,宋育仁也考慮到了中國軍力與日本的差距,再加上在他的構想中,奇襲效果最佳。因此他以中國的名義向英國銀行借款300萬英鎊,並欲招募一支澳大利亞擅長水戰的僱傭兵奇襲日本。

無疾而終

    在他的緊張籌備下,5艘軍艦及裝配有新式武器多達2000人的海軍僱傭兵軍隊很快準備就緒。宋育仁為了給日本狠狠“捅個窟窿”,還將軍隊偽裝成保護澳大利亞商隊的傭兵,欲前往日本經商,以進一步打消日方警覺,突襲長崎。此時萬事俱備,就等清廷一聲令下!一旦成功,清朝只需負責收尾,也能一散敗仗陰霾。但對於他的提案,慈禧認為他“妄生事端”,擔心其闖下“滔天大禍”,因此斷然拒絕,並將其召回國內痛斥一端。隨著大清解散軍隊,也放棄了勝利的翻盤希望。

    宋育仁的計策到底可行麼?後世對其爭論不休。但據學者分析,這計劃大機率還是可行的,雖然在當時看起來孤注一擲,但卻是實打實的好辦法。不過不管怎樣,卻也難以撐起這腐朽的大清了。

18
最新評論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清朝四品道臺微服出訪,卻被關入黑煤窯為奴,3年後才發現其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