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兩架……十五架,十六架……”1943年5月17日,英格蘭某機場,一隊完成了轟炸第三帝國本土目標任務的轟炸機正轟鳴著返回基地,一位地面軍官舉著望遠鏡一邊數著返航飛機的數目,一邊嘴裡唸唸有詞。一個看起來像是聯隊指揮官的軍官插進來問道:“‘孟菲斯美女’號回來了嗎?”“沒有。”他憂鬱地回答。話音剛落,一架傷痕累累,只剩下一臺發動機還在工作的轟炸機就出現在視野裡……
這是電影《孟菲斯美女號》裡的一個場景。該片攝於1990年,它選取了一個不算太大的視角,即二戰歐洲戰場上美國陸軍航空隊最先完成了25次戰鬥任務回國的B-17轟炸機組的最後一次戰鬥,真實地反映了反法西斯戰爭中那段壯麗而又慘烈的歷史。好了,就讓我們看看真實的“孟菲斯美女”號和她的夥伴們留在歷史裡的航跡吧。
天上的艦隊
戰略轟炸思想的產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當時,陸地和海洋上長期持續的殘酷的塹壕戰促使軍事家們開始尋求一種能夠越過前線,摧毀對方戰爭能力和戰爭潛力的手段。一戰結束不久,戰略轟炸就成了空中作戰的發展趨勢之一。當時人們認為,遠端戰略轟炸機可以消滅對手的生產能力,而且摧垮維繫戰爭所必須的對方國民的戰爭意志,如此,對方的前線部隊必定陷入不願再戰也無力再戰的困境。1923年,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撰寫的《制空權》一書系統地論述了這種航空技術的興起給戰爭樣式帶來的變化。也掀開了軍事史上全新的一頁。
1940年的不列顛之戰中,德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在英格蘭上空第一次實踐了戰略轟炸理論。德國人的轟炸機幾乎把逃過海峽,方得喘息的大英帝國逼到絕境。但事實上,這個“幾乎”卻差得很遠,德國空軍轟炸機的數量和質量遠不足以致一個國家於死地,他們只是攻擊了皇家空軍的機場並對城市進行了夜間“恐怖”轟炸。
等到盟軍從開戰之初的慘敗中回過神來,反攻歐洲的大幕也就拉開了。1941-1942年間,蘇軍的奮戰使得納粹德國分身乏術,而納粹鐵蹄下的歐洲大陸卻看起來似乎仍然牢不可破。這樣,西方的英美聯軍只能考慮從空中反擊德國。
1942年1月,美國陸軍航空兵第8航空軍在佐治亞州的薩凡納成立,並於2月移師英國。當年7月4日,空8軍的空勤人員駕駛著6架從皇家空軍“借”來的A-20轟炸機(其實也是美國工廠的產品),和6架英國飛行員駕駛的同型機一道突襲了荷蘭境內的德國空軍基地。這次襲擊很不成功,但卻使美國人時隔24年後第一次親身體驗了歐洲空戰。
隨著運輸船隊源源跨過大西洋,駐英美軍的力量日益增長,第8航空軍的實力隨之大大增強,新型的B-17“飛行堡壘”式轟炸機也一批批地從大西洋彼岸的工廠裡生產出來,來到英格蘭各地星羅棋佈的機場上。在1942年的大部分時間裡,美陸軍航空兵都一直在進行訓練和準備工作,只是間或進行一些小規模行動以積累經驗。進入1943年,盟軍開始使用這些重轟炸機對納粹德國進行戰略轟炸,以圖削弱其戰爭潛力。英國人承擔了對德國進行夜間“地毯式”轟炸的任務,而美國則選擇了在晝間對第三帝國的目標實施精確轟炸。從此,歐洲天空中烏雲般鋼鐵艦隊的故事拉開了大幕。
晝間空襲與反空襲的搏鬥
帶有上千噸炸彈和幾千挺機槍的數百架重型轟炸機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一支強悍的力量。除了使地面上的德國老百姓親身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外,迎戰他們的德國空軍戰鬥機部隊也對這種從未經歷過的戰鬥形式深感頭痛。
曾經有一個德國戰鬥機指揮官向手下的飛行員們這樣說道:“雜技般的獨立戰鬥已經結束了。我們面對的不再是對方的飛行員,而是龐大的空中艦隊,是一大堆用皮帶把自己捆在炮塔裡的機槍手,是天空中的步兵。”
他所說的完全是事實。在二戰歐洲西線中後期那些空襲與反空襲的戰鬥中,德國飛機設計師和飛行員努力爭取的技術性能優勢幾乎失去了意義,德軍飛行員們從此只能象地面上的步兵衝擊敵防禦陣地那樣衝向迎面而來的轟炸機群。在1942年8月17日B-17機群首次出擊時,他們連一架“飛行堡壘”都沒有擊落,反而有幾架戰鬥機葬身在B-17密集的自衛火力之下。
但這並不意味著對納粹的晝間轟炸會輕而易舉。雖然B-17渾身如同刺蝟般長滿了機槍,但它的自衛能力並非看上去那般無懈可擊。為了鼓舞士氣,美軍高層規定,空勤人員只要完成25次任務就可以回家。但在戰爭中期,轟炸機飛行人員計程車氣仍然不高,因為在美國航空部隊參加歐戰的第一批轟炸機中,有多達80%的轟炸機在敵人的領空裡被擊落或被擊傷。德國空軍戰鬥機和高射炮部隊已經漸漸積累起了抗擊重型轟炸機編隊的經驗,他們激烈的抵抗將為這片耀眼的輝煌蒙上一層血色。
對於B-17和晝間精確轟炸戰術而言,最慘痛的損失之一發生在1943年8月17日。這一天的戰況可以說是比較典型的。當時,第八航空軍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空襲,目標同時包括巴伐利亞南部累根斯堡的梅塞施米特工廠和施魏因福特的滾珠軸承廠。為此次任務美軍出動了376架“飛行堡壘”。這次攻擊的縱深是開戰以來前所未有的—深入德國腹地800公里,直插歐洲中部。可是,當時盟軍還沒有哪種戰鬥機的航程遠到能為這樣的任務進行全程護航,轟炸機群只好在沒有護航機的情況下深入敵陣,僅靠自身的機槍來自衛。飛機從英國起飛的時間由於天氣原因而推遲了一段時間,這導致了計劃中在英吉利海峽上空的集合無法實現,機群的隊形也因此分散開來。這一分散使得他們更容易被各個擊破,事實上,這些“飛行堡壘”遭到了的猛烈攻擊的確是前所未見的。
德軍用手裡一切能用的東西“迎接”這些遠道而來的轟炸機們。各種型號的德國戰鬥機紛紛用7.92mm機槍、20mm航炮和空對空火箭向B-17開火,甚至德國轟炸機也飛到上方向盟軍機群投擲,至於高射炮,則據說是“密集得你都能在上面走路”了。德國空軍此番在抗擊B-17的戰鬥中使用了許多種戰術。他們的戰鬥機有時從太陽方向衝向轟炸機,在這種情況下,刺眼的陽光使得B-17的機槍手很難瞄準目標。此次空襲行動中,B-17還暴露出一個嚴重的弱點,就是正前方火力的嚴重不足。由於機頭只有1挺.30(注意,不是.50)口徑機槍,轟炸機群在面對德機的正面攻擊時,常束手無策。德軍還採用了一種極其有效的戰術,就是用大量戰鬥機集中攻擊某一個美軍轟炸機編隊。美軍轟炸機編隊一般由3-12架飛機組成,編成一種被稱為“箱式”的隊形以集中火力防禦敵機。面對德軍大量戰鬥機的集中攻擊,他們雖然總能擊落一些敵機,但編隊內的轟炸機也常常一架接一架被其餘的德機擊落,儘管如此,編隊裡倖存的飛機仍堅持向目標前進。第100轟炸機聯隊在8月17日這天起飛了19架轟炸機參戰,竟只有2架得以返回,因而以“浴血100”而聞名。這一次攻擊中,美軍總共損失了60架B-17,600名空勤人員死於非命,還不包括那些受損後返航的飛機上的人員傷亡。不僅損失巨大,這次空襲的效果也不顯著:軸承廠的生產能力只下降了40%。盟軍不準確的情報使他們認為德國的絕大多數滾珠軸承生產能力都集中在施魏因福特,事實上並非如此—儘管那裡的軸承廠也確實比較重要。這次失敗的空襲在兩個月後的1943年10月17日再次上演,同樣損失慘重,也同樣成效不彰,而且留下了“流血星期四”的名聲。這兩次幾乎相同的失敗迫使陸軍航空隊重新審視其“晝間精確轟炸”策略。晝間轟炸不得不暫時停止,直到1944年2月才恢復。
1943年發生的這些空中戰鬥清楚地表明,沒有護航的B-17,儘管自衛火力強大,在德國戰鬥機面前仍很脆弱。為了克服這一缺陷,設定了機首炮塔的B-17G型在1944年開始出現在歐洲上空,更重要的是,新型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投入了戰場。P-51是一種遠端戰鬥機,它可以把B-17從英國的基地護送到目標,再護送回來。在這一前提下,1944年3月6日的空襲行動取得了成功。那是第一次出動大批B-17前去轟炸柏林。在P-51和英軍裝備的P-47“雷電”戰鬥機的護航下,B-17機群遭受的損失要比1943年8月、10月那兩次任務輕得多。不僅是損失減少了,空襲的效果也大大提高,不僅重創了軍工廠之類的軍事目標,也對德國人心理造成了沉重的打擊。這場空襲告訴德國人,帝國的首都不再是堅不可摧的了!從而在他們心中投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就象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對東京的空襲給日本人造成的影響一樣。儘管英國的轟炸機早在1940年就轟炸過柏林,但那些襲擊的規模遠不能和這次600架重轟炸機的大轟炸相提並論。這還只是個開頭,此後,盟國的轟炸機群將經常“光顧”第三帝國的首都,直到這個邪惡的帝國被徹底踏平為止。在這些轟炸行動中,盟軍經常會出動1000架轟炸機的超大規模機群來反覆毀滅這座漸漸成為廢墟的城市。有人如此評論道:“德國人修建了一個堡壘,卻忘了給它建造頂蓋。”1944年3月這次空襲的勝利標誌著歐洲空戰的戲劇性轉折。曾在早些時候遭重創的B-17機群,現在終於可以在戰鬥機的護航下,有效地攻擊任何德國目標而不再受到重大損失。
B-17的許多型號都在歐洲天空的戰火中經受了考驗。B-17和她的機組成員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卻把火焰與懲罰帶給了敵人,這一切使得“飛行堡壘”這種在當時並非最大最快的飛機,卻在二戰史中刻下了不容抹殺的地位。她是歐洲空中戰爭中的決定性兵器。她不僅把第三帝國的城市和工廠夷為平地,也逐步耗盡了德國空軍的力量。到西方盟軍在諾曼底開闢第二戰場的時候,制空權已完全落入盟軍手中,到了1945年3月24日對柏林進行“千機轟炸”時,一千多架B-17只遇到了4架德國戰鬥機(雖然是令人膽寒的Me-262噴氣戰鬥機),被擊落3架!這一優勢使盟軍的地面部隊得以剋制並戰勝了曾不可一世的德國陸軍。如果說就是B-17打贏了歐洲戰爭,那顯然是十分勉強的,但毋庸質疑,B-17在盟軍漸漸打敗德軍取得優勢的過程中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B-17是一種革命性的武器,和她的許多革新和不足一道,她不僅有力影響了二戰的程序,也改變了此後戰爭的面貌。
B-17的各種型號
1938年,39架“B”型機走下了流水線;1939年,38架“C”型機又緊隨其後:這兩種型號配備了比A型更強的火力,更厚的裝甲保護和自封閉油箱。1940年,又有42架D型投入使用。這些D型機和少量的C型機一道,成為最早參戰的“飛行堡壘”——最先是在英國皇家空軍手中,後來又被美國的飛行員駕駛著稀裡糊塗地在1941年12月7日那天飛到了珍珠港上空。
1941年9月,一種尾翼得到重大修改的“飛行堡壘”出現了。原先小巧的垂直安定面與方向舵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巨大的垂直尾翼,它從機身中部開始突出機背,一直延伸到機尾。垂尾末端下方是一對威力強大的.50口徑機槍,這是在吸收了英軍的實戰經驗後做出的重要改進。同時,它還增加了配備2挺.50機槍的遙控射擊的澡盆形機腹炮塔,後來由於發現這種遙控炮塔的可靠性有問題,於是用人工操作的球形炮塔取而代之。這就是B-17E。B-17E的全長增加到73英尺10英寸,以容納新增的機尾機槍塔。它的最大速度為317英里/小時,最大有效載荷高達17,000磅!在攜帶4,000磅時速度可達200英里/小時。自此,“飛行堡壘”變得名副其實了。
與E型相似的B-17F是在洛克希德、道格拉斯和韋加(現在洛克希德公司的前身)三家公司生產的,其中以前者為主。這種飛機的速度要比前期的幾種型號低一些。只有299英里/小時,而最小著陸速度卻提高到了90英里/小時!它的實用升限為37,500英尺,航程2,880英里,爬升到20,000英尺需要25分半鐘。但是在付出了這些代價之後,B-17F安裝了10挺.50口徑機槍和1挺.30口徑機槍(裝在機頭玻璃罩上),而且加強了要害部位的裝甲保護,從而提高了面對敵方火力時的生存率。三個公司加起來,一共生產了3400架B-17F。
1943年9月,“飛行堡壘”的終極型號浮出了水面,這就是B-17G。它在機鼻正下方安裝了增加了一個炮塔,內有2挺.50口徑機槍,以彌補前期型號正前方向上火力不足的缺陷。該型機共配有12挺.50機槍,備彈6,380發(另有1挺較小的.30口徑機槍裝在機身中後部上方)。波音、韋加、道格拉斯三家公司投入了這種產量最大的B-17的生產,總產量達到8,680架。
從1935年到1945年5月,總共有12,731架各種型號的B-17飛上藍天,其中有4,735架毀於戰火。
堡壘中的十兄弟
對B-17來說,最重要的其實是駕駛與保衛她的乘員們。“飛行堡壘”的機組是由十名任務、職責、位置各不相同的空勤人員組成的。
飛行員負責掌管飛機,也是機組的指揮官。他的職責是把飛機和機組帶到目標上空,並把他們安全帶回來。
副駕駛是美國陸軍所有中型、重型轟炸機上都設有的職位。由於要長時間保持嚴密的飛行編隊,這個職位變得不可缺少起來。而且,很多情況下,飛行員會在戰鬥中受傷或陣亡,一旦遇到這種情況,就由副駕駛接管飛機。
投彈手負責給飛機裝彈,並使用“諾頓”轟炸瞄準器把投到目標上。在執行編隊轟炸任務時,領隊長機的投彈手要儘可能準確瞄準目標,其他飛機跟著一起投下。除了控制投彈,他還負責操縱機首的.50口徑機槍。
領航員要負責確定飛機的位置以及與目標和基地的相對位置。他要使用4種不同的手段為飛機領航:目視導航(根據地面上一些明顯的地標)、航位推演算法(根據飛機的航向、速度和上一個確知的方位判斷飛機現在的位置)、無線電導航法和天文導航法。領航員也要負責操縱機首的一挺.50口徑機槍。
這4個人全部位於飛機前部,而且都是軍官,而後面的6人都是應徵入伍計程車兵。
機械師負責在飛行過程中對飛機進行維護和維修,他必須全面熟悉B-17的結構與機械,並且在緊急情況下負責飛機的迫降。不僅如此,機械師還負責控制機背炮塔,從那裡,他擁有360度的方位視野,可以警戒整個上半球。
無線電員位於機身中部,主要負責本機與編隊中其他飛機之間的通訊。不過這個位置上的乘員要做的事情比其他人都要多。除了要操縱機背上的一挺.50口徑機槍外,他還要在投彈後開啟照相機,這臺照相機能以十秒間隔拍攝落點的照片,以供判斷戰果之用。不僅如此,無線電員還要在機組中擔負救護兵的職責。
腰部機槍手,左、右各1人,他們負責用機身兩邊的.50口徑機槍抵抗從飛機側面接近的敵方戰鬥機。這些射手在戰鬥中遭受了比其他機組成員都要嚴重的傷亡,因為他們的位置是全機最暴露的。
機腹射手一般是個小個子,他坐在B-17下部的小炮塔裡,這個位置使他可以觀察整個飛機下方。機腹射手用腳踏板控制炮塔的轉動。後面幾種B-17上的機腹炮塔為飛機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火力點,雖然看起來這是全機最倒黴的位置,但事實上那卻是最安全的。戰爭末期,“飛行堡壘”上的機腹炮塔被取消以節省重量,但前提是,此時,德國戰鬥機已經很少出現了。
尾部炮手掌管著最重要的火力點。由於尾後是最有利於對方戰鬥機飛行員接近攻擊的方向,尾炮手理所當然要由機組中最好的射手擔任。
這十名乘員要在防衛敵機進攻和執行轟炸任務時通力合作,才能把炸彈扔到敵人頭上並把自己帶回家。事實上,使B-17大獲成功的因素除了飛機本身,這些乘員們也是不可忽視的。飛行員駕馭飛機的能力、領航員確定座標的能力、投彈手準確轟炸的能力……無數的空勤官兵齊心協力,才鑄就了那個歲月裡藍天上的輝煌。
孟菲斯美女號的故事
介紹了這麼多,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真實的“孟菲斯美女”號吧。
和電影裡的情節一樣,B-17“飛行堡壘”式轟炸機“孟菲斯美女”號(生產序列號No.41-24485)是美第8航空軍在二戰中第一架完成25次任務後回到美國的轟炸機。她的機組於1942年9月在緬因州的班戈接受飛機,隨後飛往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短暫停留,在那裡,機長羅伯特·K·摩根和當地的瑪格麗特·波爾克女士一見鍾情,他的座機也因此得到了“孟菲斯美女”的名稱。從那裡,她飛越大西洋,來到英格蘭倫敦北面不遠的巴辛博恩基地。1942年11月7日,她和她的夥伴們一起離開跑道,飛向尚在德國佔領之下的法國佈雷斯特港,從此開始了她10個月,超過36,000千米的戰鬥歷程。
這裡列出的是她執行過的25次任務:
1. 1942年11月7日 對法國佈雷斯特的轟炸。
2. 1942年11月9日 對法國聖納扎雷的轟炸。
3. 1942年11月17日 對法國聖納扎雷的轟炸。
4. 1942年12月6日 對法國里爾的轟炸。
5. 1942年12月20日 對法國塞納河畔羅米伊的轟炸
6. 1943年 1月3日 對法國聖納扎雷的轟炸。
7. 1943年1月13日 對法國里爾的轟炸。
8. 1943年1月23日 對法國洛里昂的轟炸。
9. 1943年2月4日 對德國埃姆登的轟炸。
10. 1943年2月14日 對德國哈姆的轟炸。
11. 1943年2月16日 對法國聖納扎雷的轟炸。
12. 1943年2月26日 對德國威廉港的轟炸。
13. 1943年2月27日 對法國佈雷斯特的轟炸。
14. 1943年3月6日 對法國洛里昂的轟炸。
15. 1943年3月12日 對法國魯昂的轟炸。
16. 1943年3月13日 對法國阿布維耳的轟炸。
17. 1943年3月22日 對德國威廉港的轟炸。
18. 1943年3月28日 對法國魯昂的轟炸。
19. 1943年4月5日 對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的轟炸。
20. 1943年4月16日 對法國洛里昂的轟炸。
21. 1943年4月17日 對德國不來梅的轟炸。
22. 1943年5月1日 對法國聖納扎雷的轟炸。
23. 1943年5月4日 對比利時安特衛普港的轟炸。
24. 1943年5月15日 對德國威廉港的轟炸。
25. 1943年5月17日 對法國洛里昂的轟炸。
她只是12,750架各型B-17中的1架,當然也是最著名的1架,因為她在希特勒德國發動的歐洲戰爭中第一個完成了25次戰鬥任務並帶著全體機組成員安全返回美國本土。她從1942年12月7日到1943年5月17日持續飛行了10個月。她總共擊落了8架德國戰鬥機,另有5架可能擊落的記錄,除此之外,她還擊傷了至少12架。更重要的是,她把超過60噸的炸彈扔在了納粹控制下的德國、法國和比利時境內。而且她還是一萬多架B-17中唯一當過“電影明星”的一架。
這位英勇的女士也和她的戰友一樣,飽經炮火的摧殘。她在5次任務中有引擎被擊毀,還有1次是拖著幾乎被打掉的機尾回來的。好在她的機組沒有人在戰鬥中受重傷.
“孟菲斯美女”號的第26次任務是在1943年夏天返回美國,在各種集會上感謝人民對戰爭作出的貢獻,並鼓勵美國公眾繼續支援軍隊的參戰。機組訪問了美國各地的32座城市,在那些地方,他們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們的吉祥物,一條陪他們飛過大西洋的叫“斯圖卡”的黑色蘇格蘭犬,也陪著他們一起周遊了全國。
一系列活動結束後,機長摩根上尉選擇了留在軍隊。他來到太平洋戰場上,成為了B-29“超級堡壘”轟炸機“無畏多蒂”的機長,投入到了打敗日本法西斯的戰爭中。最終,他於1965年以上校軍銜退役。
餘音
戰爭最終以法西斯的徹底覆沒而結束,B-17F型轟炸機“孟菲斯美女”號的故事到此可以劃上句號了,但這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名字卻沒有被拋棄。1999年10月,81歲高齡的摩根上校應邀駕駛美軍最新型的B-1B戰略轟炸機升空,這架飛機所在中隊的一架同型機隨即被命名為“孟菲斯美女”III。
比這個名字更加名揚四海的是從那個戰火紛飛歲月裡繼承下來的戰略轟炸思想。有了現代技術的支援,曾使那些B-17們付出沉重代價並創下不朽輝煌的“高空精確轟炸”戰術成了當今美國空軍最主要的戰鬥模式。
但我們也看到,在這種力量的蠱惑下,那支曾為反法西斯戰爭立下汗馬功勞的軍隊卻正在悄悄地繼續著當年那些法西斯頭目們沒有做到的事情。歷史就是這般嘲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