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其它>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每一個新朝代的誕生和延續都必須經歷戰爭的考驗。

戰爭之所以存在,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因素。有的戰爭是為了正義而誕生,有的戰爭卻是為了邪惡而存在。

而發生在公元751年的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怛邏斯戰役,卻在歷經千年之後仍然被後人所津津樂道。

開元盛世的爭端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唐朝的存續時間,在前後兩百多年間,唐玄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積極的治國之策,創造出舉世矚目的“開元盛世”,將唐朝順利推入了全盛時期。

當時唐朝無論是在經濟還是軍事上的實力都處於世界頂級水平。分別與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構成了歐亞大陸板塊上三大霸主帝國。

隨著唐朝國力的不斷強盛,中國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更加顯露無疑。

公元751年,正值大唐天寶年間,李隆基雖然沉迷女色,但卻絲毫不影響大唐的強盛。世界各國紛紛派使節學者出訪大唐,學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

世界各國都在積極與世界霸主交好,但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家獨大的事情發生過。

吐蕃,作為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立起來的政權,卻在大唐存續期間沒少製造麻煩。

當時為了和大唐對抗,吐蕃唆使一個叫小勃律的芝麻小國切段了大唐通往安西四鎮的絲綢之路。

敢於公然和世界霸主叫板的吐蕃很快便吸引了西域一些小國的注意,紛紛站出來支援吐蕃,對抗大唐。

身為世界霸主的大唐帝國怎麼能容忍自己的通商渠道被區區小國拿捏,於是便派遣猛將高仙芝出兵西域平亂,一舉殲滅了小勃律。

大唐的強大軍事實力著實震懾住了大部分西域小國,先前投誠吐蕃的國家,又紛紛歸順了大唐的統治。

但也有小部分西域小國仍然拼死反抗,這其中就包括了石國。高仙芝藉口石國沒有番臣禮節,帶兵迅速滅掉了石國。

當高仙芝帶著部下大舉搶奪石國的金銀珠寶時,卻放跑了石國最小的王子。

好不容易逃脫出來的小王子直奔當時正在崛起的阿拉伯帝國,請求其幫他報仇復國。

作為歐亞大陸另一個霸主帝國,阿拉伯已經成為了地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世界性帝國,鼎盛時期的領土面積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與當時位於東亞的大唐實力旗鼓相當。

當時屬於年輕氣盛時期的阿拉伯帝國,正垂涎於為我大唐經濟帶來飛速發展的絲綢之路,藉著幫石國復國的幌子,一不做二不休,趁機將處於空置狀態的安西四鎮據為己有。

舉兵平亂的失敗

阿拉伯帝國的放肆舉動,無疑在挑戰大唐的威嚴。

本該回朝覆命的高仙芝一氣之下,領著手裡僅有的兩萬兵力,又臨時集結了五萬盟軍,共計七萬餘人,一鼓作氣,翻山越嶺直擊阿拉伯帝國近八百里領地。

大唐軍隊藉助著豐富的作戰經驗,一路攻城略池,直搗黃龍,攻到了怛邏斯城下。

連日的行軍作戰,大唐士兵早已人困馬乏,戰鬥力遠不如以前,加上怛邏斯城城牆高大堅固,大唐士兵連續苦戰了五天五夜也遲遲沒有攻破城門。

作為大唐第一猛將的高仙芝哪裡受得了這般屈辱,面對困境,他沒有絲毫退縮的意思。

然而他倔強的等待並沒有換來戰況的轉機,恰恰相反,由於他的目中無人,等來了敵軍十萬兵力的支援。

兩軍在怛邏斯城下展開了一場五天六夜的廝殺,最終以與高仙芝聯合作戰的葛邏祿部的陣前突然背叛,反戈一擊而戰敗。

戰俘裡的旅行家

大唐軍隊戰敗後撤離的過程中,一部分跟隨部隊征戰的後勤輜重和隨軍人員作為俘虜被留在了阿拉伯帝國。而當時的旅行家杜環就在其中。

作為遺留戰俘裡為數不多有文化的唐人,杜環憑藉著自己的才華很快便從一眾戰俘中脫穎而出,被送往庫法,成為了阿拉伯帝國權貴的座上賓。

撇開政治因素不談,大唐先進的工業技術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確實是值得世界各國學習和效仿的,阿拉伯帝國自然也不例外。

正是因為其唐人的特殊身份,杜環跟隨阿拉伯使團經過埃及、蘇丹等西亞國家與北非等地,成為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到過非洲的中國人。

寶應762年,唐人杜環乘商船回國後,將自己遊歷途中的所見所聞撰寫成了一部遊記,名《經行記》

此書中除了記載亞非國家的人文歷史、風土人情之外,還詳細記載了,怛邏斯城戰敗後,留在阿拉伯的俘虜工匠們是如何將當年大唐最先進的工藝技術傳入西亞諸國的具體過程。

可惜《經行記》並沒有儲存下來,只是在杜佑的《通典》中引用過此書1500餘字。

秦人的奢華生活

杜環在《經行記》中曾記載,當時的東羅馬人面板白裡透紅,男人都穿著素色的衣服,女人都喜歡珠寶錦緞。

他們都喜歡喝酒,吃麵包。每七天休息一次,且休息日會停止一切買賣和出行,以及上班等勞動行為。整天只喝酒享受、虛度光陰。

阿拉伯帝國普通男女,這樣上七天班休一天的工作制度,休息日飲酒作樂虛度光陰的享樂主義在以勤勞樸實為標準而發家致富的大唐勞動人民眼裡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杜環《經行記》中描述的西方男女的穿著和樣貌,日常生活習俗等場景,在後世西方各國流傳下來的畫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證實。

《經行記》中還記載,阿拉伯土地肥沃,物種齊全,集市裡貨物類目繁多,數量之多令人咋舌。

珠寶錦緞遍佈街道集市,駱駝、馬匹、驢子和騾子充斥大街小巷。玻璃器皿,玩物古董多得不可計數。米麵糧油的數量和質量完全不遜色於大唐。

可見當時作為西亞最強盛的帝國,阿拉伯的國力之豐厚,人民生活之富足和荒誕的享樂生活,均完全超出了杜環對西方國家的認知。

《經行記》中所記載的杜環在西亞的所見所聞內容真實,與史實相符。史籍中曾經記載了大食使者來唐有36次,而唐朝卻沒有使者出使過大食。

杜環作為唐朝鼎盛時期為數不多的幾次敗仗中流落在外的戰俘,見證了大唐工匠如何將當時大唐最先進的活字印刷術、貴金屬製造、紡織、繪畫等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功傳入西方的全過程。

怛邏斯戰役雖然最後以戰敗結束,但是從客觀角度出發分析,這場戰役成功促成了中阿史上一次技術大轉移,特別是造紙術的傳入,為推動世界整體文明程序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1
  • 康明斯6bt發動機
  • 成年人真正的成熟,是從這4個“失去”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