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疾病,指孩子較長時期的厭惡進食、食量減少的一種疾病,各年齡段兒童均可發生,但以1~6歲小兒多見。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學技術在生活領域的廣泛應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可以攝入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但同時也造成了飲食結構的不合理,兒童厭食症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尤以城市兒童為甚。該病遷延日久,對兒童生長髮育、營養狀態和智力發展均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已成為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
廣義上來說,攝食行為通常受神經、內分泌等諸多因素控制,同時受文化、家庭、個人經驗、經濟條件以及市場供應等限制。因此,正常的食物攝入行為,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動力和健康保障。正常情況下,我們在從食物攝取和消耗的熱量中應保持相對平衡狀態。如果攝食行為長期異常,如飲食餵養不當、偏食等,導致脾胃不和、受納運化失健,就會引起厭食症,進而引起各種疾病的發生,影響正常生長髮育和身心健康。
厭食是兒科臨床中經常聽到的主訴。如果營養狀況正常,不能單純地以小兒進食量變化或偏食,就誤診為厭食。要根據病史、體檢和必要的化驗檢查,排除胃腸道器質性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對消化道的影響,才能診斷為厭食症。小兒厭食症在臨床上並不少見,這些小兒的父母總是希望用藥物來改善小兒的厭食症,其實食物是最好的選擇。 厭食的小兒多有挑食的毛病,其中以不吃蔬菜、水果、豆製品、雞蛋為多見。
其實這些食物正是兒童生長髮育的必需營養品。其中蛋白質、維生素以及微量元素含量都比較高。家長在烹調這些食物時,應注意色、香、味的互相調配,使小兒喜歡、愛吃,且容易消化。例如雞蛋黃玉米粥、山藥紅棗粳米粥、胡蘿蔔泥蒸蛋糕、青菜炒肉末、雞蛋素水餃、檸檬汁牛奶等。儘量不要讓小兒吃醃菜、泡飯、燒烤食品。 小兒飲食應當多樣化。動物食品偏酸性,如魚、肉、禽、蛋類;植物食品偏鹼性,如蔬菜、水果、豆類,以及牛奶等。這兩種食物要互相搭配,不可有偏嗜,或不吃其中那一類。
許多家長喜歡給自己的孩子吃蛋糕、巧克力,喝飲料,這些食品應儘量少吃,如果吃得多了,就會引起消化不良,食慾低下,久之就會形成厭食症。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孩子想吃什麼就買什麼,這是非常有害的,不是長成胖墩,就是消瘦不長,這樣的小兒並不少見。 小兒厭食屬於中醫脾虛範疇,由於脾虛不能運化,致使胃呆不納,食慾減退。因此對於小兒厭食症應健脾和胃,食療應當是首先的選擇。
一、山藥粳米粥 山藥60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可少加紅糖調味,每日1次,連用10~15天。 二、雞內金焦餅 白麵250克,雞內金25克。將雞內金研末,摻入白麵中,和勻,加入適量水,烙成焦餅。以上用量,可供1個小兒吃7天。
三、茯苓芋頭白麵粥 茯苓30克,芋頭15克,白麵50克。茯苓研粉,芋頭切片,先將芋頭水煮片刻,加入茯苓粉,攪拌均勻,打入和好的麵糊,煮片刻即成。
四、蘿蔔粳米粥 新鮮青蘿蔔,切成薄片,搗取汁100毫升,與粳米100克加水煮粥,溫服。對小兒便秘比較適宜。 另外,中成藥健脾資生丸、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丸、保和丸、大山楂丸、健胃消食片等,都是治療小兒厭食症的良藥,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多可獲良效。
另外,適當增加孩子活動量,動靜結合,堅持讓孩子適當地參加適合其年齡和個體特點的體格鍛鍊。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半歲以上的孩子儘量不要在夜間進食,睡前不宜劇烈活動,過度興奮。此外,注意形成家庭融洽愉快的氣氛,都是促進和保持孩子正常食慾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