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照片收藏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真實和客觀地記錄歷史畫面,再現歷史瞬間,其特有的裝飾性、觀賞性,逐漸被收藏者認可,成為升值空間較大的藏品之一。國外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對照片收藏和拍賣就有記錄。

1919年拍攝,照片上的女子叫盧蕙明(1911年—1940年廣東中山人)她是我的奶奶

下面這張照片創下了照片拍賣世界之最。

2006年在美國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1904年拍攝的老照片《池塘月色》以290萬美元拍出

國內各地檔案部門、出版社把老照片作為影像資料,對老照片的需求很大,在收藏和拍賣市場上,一張老照片拍賣到數萬元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決定照片價值還有以下因素: 影響老照片的價值因素之一是年代遠近。按時間劃分,年代越久遠,照片存量越少價值越高; 二是尺寸大小。由於早期照相技術的限制,大尺寸的照片沖印不多,加之照片尺寸越大越不易儲存;三是影像題材。由於老照片是社會生活中最真實的寫照,是用攝影的語言來記錄時事。越是中心明確,具有代表性的畫面,價值就越高。一位有名的收藏家就說:“拍賣價格的升降是影像本身驅動的,有趣的影像自然會吸引買主,作者的名氣並不重要”。

收藏清末、民國、當代照片還要注意去偽存真

在一些舊貨市場上,一些商販將照片作舊後貼在舊紙版上冒充老照片,購買時要多加註意。就目前市場看,照片由於可複製性,數量較大,戰爭、“文革”、名人文藝等內容的照片混雜,收藏者可根據個人偏好和經濟條件購買。上個世紀70年代,國內新聞部門洗印的成套展覽用照片價位不高,一般幾十元就可以買到,有一定升值潛力。另外,新翻版的照片也有價值,關鍵在照片的清晰度,一張民國時期翻印的清末老照片一樣價值高。

在高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數碼相機拍攝的照片逐漸取代傳統照片。照片在國際收藏市場身價不斷提高,國內照片拍賣也屢創新高,現在無論是在拍賣會上、網上、舊貨市場都能看到照片的蹤影。由於有價值的照片存量有限,市場上出現大量照片複製品。筆者收藏照片二十餘年,收藏中也不慎購買過照片贗品。下面根據自己多年來的收藏經驗,和大家談談照片的鑑別方法以免在購買照片時上當。

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發明了銀版攝影術,由於這種影像技術不成熟,銀版容易因外力擦劃而損壞影像,銀版也會因長期氧化而變黑,所以常用玻璃罩儲存在盒內。1847 年,發明了用蛋清作為碘化銀感光材料,用透明玻璃板製造感光板。得到一張有負像的玻璃板,再用相紙印出照片。玻璃板照片底片現在很少見。攝影術發明到上世紀中葉,照片從膠片、相紙到配藥有多種方法,有鹽類印象法、溴釉印象法、碳渲法、銀版印象法等。德國矮克發公司(Agfa)成立於1867年。這家生產攝影周邊器材的廠商技術遙遙領先,曾經聞名於世。1927年其產品進入中國市場首先在上海亮相。

1936 年,矮克發公司為了宣傳天仙印相紙製作的廣告冊,從宣傳冊可以看出矮可發對印像紙的技術要求非常高。

照相技術傳入我國較晚,約在19世紀末,當時,照片處理工藝處於沒有統一的標準,都是根據個人的偏好處理照片,每一種成像效果都不一樣,為現在我們鑑定老照片增加了難度,但在照片的構成形式基本相同,照片一般由保護層、感光乳劑層、相紙紙基等部分組成,從時間上劃分為:清末早期的老照片、民國時期的老照片、當代老照片,每個時期的照片質地和色澤都有所不同。瞭解不同時期照片的特徵對老照片收藏很有幫助。筆者在收藏老照片中,透過實踐,對不同時期老照片有了一些認識,供藏友借鑑。

一、清末早期的照片。

蛋白質照片,紙質比較薄有韌性,畫面色調偏黃棕色,由於年代久遠,照片上產生黴斑,個別照片儲存不當有褪色現象。

(圖一)1890年廣州拍攝鎮海樓照片,這張照片已被收錄在1850年—1912年《中華帝國》一書中。

早期照相技術不成熟,焦距和曝光時間等原因,造成畫面遠處清晰,近處活動物體模糊。

(圖二)1900年拍攝的北京前門箭樓,遠處箭樓清晰,可近處行人模糊不清。

目前古玩市場上,清代照片偽品較多,但多數作偽手段不算高明,照片近年雖說升值幅度較快,但與書畫、陶瓷、玉器等古玩相比,價位還不算高,沒人花費過多的精力去刻意偽造,所以清代照片偽品還不難識別。市場上常見的偽品出現形式有,一是清宮照片冊。就是從發表於書刊雜誌上翻拍的,顏色為深棕色,畫面反差大,不清晰,容易識別。二是照片做舊後裝入老式鏡框內,一般製作名人或清末女子肖像(小腳女人)的較多,照片上註明光緒××年攝或名人字款。三是硬紙板裝裱的照片。一些高明的作偽者將複製的彩色照片紙膜揭下,裱在一張老舊硬卡上冒充原作出售,這種偽品照片如不細辨,有時會使人上當。四是民國時期複製的清末照片,為了滿足人們的懷舊心理,很早就有人複製照片,多用於製作明信片,雖說是複製的,但這類照片式明信片也有較高的收藏價值。

(圖三)1920年發行的明信片擺攤 。

二、民國時期的照片。

有鹽類印象法,多使用銀鹽紙基,1936 年,愛克發公司的柯茲洛夫斯基又發現了金的一些化合物加入感光乳劑後可使乳劑強烈增感,可以製造出高感光度高解像力膠捲,愛可發印像紙的技術含量也非常高,在當時是具有代表性的像紙。使用說明詳細介紹了印像紙的特性,像紙按軟硬分別編為1-5號,1號最軟適合反差較強的底片。5號最硬適合沖印反差弱,感光不足的底片,“天仙”牌印像紙對沖印藥液的配製,操作流程有嚴格的要求。

(圖四)“天仙”牌印像紙沖印出的樣片。

為鑑定民國時期照片提供了依據。根據民國時期照片的特徵,透過檢查和研究,就能夠幫助你對照片的處理工藝、拍攝的大概時代等有一個科學的瞭解。

在檢驗照片過程中絕對不能損害照片,不能把照片從襯板上取下,儘可能不要用水清洗,否則會影響照片的估價。市場上常見的民國時期照片偽品和清代近似,一是硬紙板裝裱的照片。將複製的照片裝裱在一張民國時期舊硬卡紙上,卡紙上印有××照相館,有很大的欺騙性。二是將複製的照片直接作舊出售,如果你留意會發現個別照片很面熟,似乎在明信片、書刊什麼地方見過。三是,用舊相紙直接洗印照片。鑑別硬紙板裝裱的照片看照片與紙板貼上處是否規則,不能有後貼上的痕跡,照片和紙板發舊程度是否一致,如果紙板破舊而照片整潔為假,照片和紙板上的文字記錄是否矛盾,如照片上文字記錄拍攝於合肥,而紙板上文字記錄照片是廣州××照相館就不對了。鑑別複製作舊的照片,主要看照片畫面,距今50年以上的銀鹽質老照片畫面黑暗處在陽光下泛銀光,沒有銀光的多數為假或印刷品,如果照片有塗抹痕跡,而且顏色較深定是贗品。用舊相紙沖印的照片鑑別上有一定難度,多數看照片影像清晰程度,造假者即便使用舊相紙如果沒有原版底片,造出來的照片還是有破綻。

上世紀40年代頤和園,畫面模糊不清晰。(圖五)

三、當代照片。

當代照片是指上個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照片,內容涉及各個領域,由於在企業改制,部門精簡中人們對圖片檔案重視不夠等原因,銷燬並流失了大量圖片。市場對這一時期圖片的需求不斷增大。當代照片在新聞媒體上出現頻率越多,其本身收藏價值相對會減低。收藏當代照片應具備的三性即:時間性、新聞性、觀賞性。筆者建議收藏早期當代照片。50年以上的照片,照片表面出現變化,同鑑別民國時期照片一樣,照片生成離現在時間越近越不好鑑別。現在古玩市場上常見的照片偽品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印刷品做舊照片。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作偽方法。將書刊、畫報等印刷品上的照片剪下來做舊,放入鏡框中或裝成冊頁形式出售,或加工成明信片做舊出售,這類偽品表面粗糙比較容易辨別。

2、彩色膠片翻拍照片

照片翻拍後用彩色紙洗印出的照片雖然與原作有一樣的色調與形態但放大後沒有劃痕。劃痕深淺不一方向不規則,照片的劃痕、摺痕、裂紋非年代久遠不能如此。而偽品儘管做舊發黃,但照片上無痕無紋,光鑑如新。

圖六,翻拍後用彩色紙洗印出的照片中山公園

3、照片翻拍後再做舊。

將原作品或印刷品翻拍後再做舊冒充古董照片,照片做舊方法有用茶水浸泡、用化學方法調成棕色以及採用定影不足等手段來模仿舊照片的樣色,一般具備攝影暗房知識的人可以從中看出破綻。

圖七1956年北京攝影集翻拍的照片古觀象臺

4、 拿原版古董照片做舊

這張照片經過人工塗刷,有漬斑不均勻。有人為照片賣個高價,嫌照片不夠老,故意將50年代的照片作舊染黃。這類照片收藏價值會大打折扣。真品照片泛黃,是因為年代久遠,日曬光照的結果,其正反面為自然泛黃。而偽品的黃色是採用藥水浸泡和人工塗刷的結果,有明顯人為的痕跡。

圖八、上個世紀90年代做舊的50年代北京天安門照片 圖八、上個世紀90年代做舊的50年代北京天安門照片

5、用當年的底片重新印製。

作偽者留有當年照片的底片,直接沖印後再進行做舊處理。

圖九、老底版現在洗印放大的照片南京街頭

此類照片本身技術較高,雖是偽品,其實也具有一定收藏價值,只不過不是當年原物,在價值上應大打折扣,且重新印製照片的相紙儘管做舊後,但總留有痕跡。真正原版照片自然用老相紙。如果1900年拍攝照片,使用的卻是現在生產的相紙肯定屬於偽品。

總之鑑別照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碼影像技術走進百姓家,在方便的同時,也為造假者提供了方便,其手段更高明。購買時要明確目的。筆者認為如果是為了研究歷史,照片是否是原版不重要,只要照片影象清晰,對研究歷史有幫助就可以,檔案部門為了得到1949年建國前的歷史資料,派員專程到國外購買的照片,雖然如今能拿到的只能是複製件,但這已足以使歷史與現實從影像中得到銜接,減少空白。如果收藏照片的目的是為了照片本身升值,在購買時,一定要慎重,必須購買到原版照片。

13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最失敗結婚照”走紅,堪比史上最強翻車現場,網友:笑出鵝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