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透過與社群中的人們交談,我們能明顯看到,關於廁所,整個國家或世界都採用一種解決方案並不現實。

攝影師埃琳娜·希瑟威克一直夢想去非政府組織工作、紀錄生活,見證自己拍攝的照片被用於改變世界。

埃琳娜和Water Aid本計劃以畫廊的形式展示這些作品,但現在大家可以在網上欣賞。本文所有照片均由埃琳娜·希瑟威克、Water Aid及人民郵政彩票提供。

80歲的特蕾西亞是個寡婦,她住在盧安達的吉特瓦,有三個孩子。她告訴攝影師埃琳娜:“在當地,人死後,人們會在在他家中相聚,圍著他走來走去、一一與之道別。在心儀之地離開人世,意義重大。“特蕾西亞家的廁所裝有波紋鐵皮屋頂,這個廁所是由社群和她女兒一起為她建造的。

但像這樣的機會不是一夜之間獲得的。埃琳娜在修完攝影新聞學後成為了一名母親,她不得不將出國旅行的念頭暫且擱置,轉而為《衛報》美食頁拍攝起烹飪類作品。

但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最終受聯合國委託,埃琳娜得以前往海地拍攝助產士。她曾經參加過一次聯合國舉辦的比賽,賽方要求以敬佩之人為主題提交參賽攝影作品,埃琳娜當時提交的作品是她的母親,一位產婦陪產士。圖片編輯接到這個海地的任務後,想起了埃琳娜當時的參賽作品,便打了電話給她。雖然社交平臺Instagram上有許許多多類似的照片,但這張作品足以讓埃琳娜勝任這個委託。

54歲的多米特里亞獨自一人居住,吉特瓦的社群眾人齊心協力對她的房屋進行了裝修,併為她建造了廁所。多米特里亞買了一些泥磚,她的鄰居們幫她挖了個洞,送了些木頭給她的廁所作地板,又送了些金屬板給她的廁所作屋頂。多米特里亞告訴埃琳娜:“這真是太好了!我會保持乾淨,好好愛惜它。在露天場所排便很不文明。”

埃琳娜在海地工作期間遇到了Water Aid的一名工作人員,她瞭解到全世界有20億人甚至沒有基本的私密廁所,這一問題的嚴重性讓她大吃一驚。

埃琳娜開始計劃如何拍攝最能說明這一問題的照片。她對廁所結構的照片甚是感興趣,於是很快決定這就是她想與社群一起拍攝記錄的物件。

尚·皮埃爾與他的妻子皮埃爾特及兒子住在馬達加斯加的安巴託安特蘭諾。7年前,他兒子因腹瀉重病,這讓-皮埃爾下定決心要改變現狀,為他的家人建造廁所。他說:“我必須保護家人的健康。與村子裡大多數面向西、遠離風的廁所不同,我設計的廁所門朝東、面向風。” 尚·皮埃爾的廁所展示了他對家庭衛生的責任感:使用水泥地板,而不是木製地板,這樣更易於保持清潔;頂部設有一塊木板,可以在不使用時防止蒼蠅進入。

馬達加斯加有2200多萬人,其中90%的人沒有像樣的廁所;盧安達有約400萬人,三分之一的人面臨類似處境。但是,在埃琳娜和威廉姆斯拜訪的兩個村莊,情況已有所改善。

現在,在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地的偏遠村莊安巴託安特蘭諾和盧安達南部山區的吉特瓦,幾乎所有家庭都有自己的廁所。

埃琳娜和威廉姆斯在去每個村莊之前,都會購買木材,並讓木匠製作一個大白色背景板,用來拍攝廁所的照片。

埃琳娜希望以與建築攝影師拍攝現代城市中最新高層建築一樣的方式來紀錄這些不同結構的廁所。

42歲的諾利是安巴託安特蘭諾的一名農民。她離婚了,有五個女兒和一個孫子。“鄰居的五隻鴨子掉進了廁所裡,我擔心我的小孫子也會這樣。我沒有足夠的錢將它改裝得更好,對我來說,廁所最重要的代表意義是健康。”諾利的廁所上長滿了南瓜藤,她很高興這些南瓜藤上開滿了花,她笑著告訴埃琳娜:“這是我第一次在廁所旁種南瓜。

埃琳娜表示:“透過用大白板將廁所與周圍環境隔離開來,我們希望展示出各個廁所的設計,吸引人們以不同的眼光看待尋常普通事物,並歌頌為改善世界衛生狀況而付出努力的英雄們。”

並且,她想確保攝影作品能夠凸顯出每個廁所的美。

“當一個建築物完工後,攝影師總是以最史詩般的光線對其進行拍攝。我想使用同樣的方式拍攝這些廁所,以示崇敬。” 埃琳娜說。

當然,現實中,拍攝總是會遇到暴風雨和多雲的日子,所以埃琳娜選擇拍攝黑白色照片,這樣做使她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廁所的種類、外形及其靈美上,同時又賦予攝影作品統一感。

瑪麗·莉迪亞與她的丈夫及他們四歲的女兒住在安巴託安特蘭諾村。村裡幾乎所有人都擁有廁所後,瑪麗才建了自己的廁所。瑪麗告訴埃琳娜:“我們透過耕種別人的土地賺取了修建第一個廁所的費用。”她表示,擁有屬於自己的廁所改變了她懷孕後的生活,因為那時她需要頻繁去廁所。不過,她在天黑時還是使用便壺。“我晚上不出門,外面有偷牛賊。”

埃琳娜表示:“透過與社群中的人們交談,我們能明顯看到,關於廁所,整個國家或世界都採用一種解決方案並不現實。”

但是,埃琳娜和威廉姆斯在盧安達和馬達加斯加這兩個國家發現了一個共通點:人們都為他們建造的廁所感到自豪。無論廁所是整個村莊建造的還是私人建造的。

但是對於埃琳娜來說,“重要的是這些廁所背後的故事,和那些擁有或沒有廁所的人。”

58歲的阿塔納西婭是一名有八個孩子的寡婦。因身有殘疾並曾住院了一段時間。她告訴埃琳娜:“坐便是給病人的。” 阿塔納西婭的廁所是社群為她建造的,就建在桉樹下。從這裡可以看到吉特瓦村的風景,沙質小徑和陡峭的梯田菜園盡收眼底。

艾格尼絲孩提時,吉特瓦村只有十分之一的家庭擁有廁所。她告訴埃琳娜:“以前所有人都隨地解手,導致果蠅侵蝕我們的蔬菜,疾病襲擊了我們的家庭。那時,每個月最多有五個孩子死亡。”艾格尼絲說:“我很高興,因為我不必再每天早晨為搭廁所屋頂收集草了。”

38歲的瑪麗·皮埃爾特與她的兄弟住在馬達加斯加的安巴託安特蘭諾村,她流產過3次,這對她的身體造成了不小的損害。瑪麗·皮埃爾特的廁所給了她一個自我表達的機會,並且她對每一個方面都進行了仔細考慮。“最令我感到驕傲的它的形狀——它很小。我每天都會沖洗和清潔它,我會盡力做到最好。”

**本文原標題為《圖集:廁所的美》(In pictures: The beauty of toilets),作者埃琳娜·希瑟威克(ELENA HEATHERWICK),於2020年12月17日發表於BBC官網(bbc.com)。

13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我今天看到的10張好照片(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