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前幾天,上海華視影廊創辦人金琳告訴我,影廊正在舉辦一個名為《鏡與窗》的攝影展,攝影手法大多是街拍,或許我有興趣去看看。

這位攝影人叫張躍,是一位不太年輕的女企業家,她攝影上手很快,從擁有第一臺自己的相機到現在只有4年,不過她已經多次參加北京、倫敦、莫斯科等國內外攝影展覽,並有多幅作品獲獎、被拍賣和收藏。

攝影人張躍

聽著金琳的介紹,我好奇心陡增。

上週末,我專門前往衡山路上的華視影廊觀展,並參加女攝影人張躍“行攝的N種方式”座談。

那天,天氣陰冷,我踩著凋零的梧桐葉,推開華視影廊的玻璃門,一股紅黃色的視覺暖意瞬間湧入我的眼簾,只見一幅幅“腳踏車”主題照片,既是展品也像裝飾,錯落有致地堆砌著,旁邊一幅黑白照片呈現的是一位黑衣人與另一位的眼神交流……“高冷”的開場布展,已經有點打動了我。

《鏡與窗》攝影展

再環顧四周,我一眼就從人群中認出了從來沒有見過面的女攝影人張躍。

寒暄之後,張躍告訴我,118幅展覽照片,都是她行走於南極、倫敦、北京、新疆、以色列等地的“遇見”。

在品讀一張張照片中,我發現,張躍從一個個偶遇中,找到了她自己要表達的東西。

比如,在一個歐洲教堂的彩色圓玻璃下,有一對情侶剪影,而兩邊是聖人雕像,寓意俗界與靈界的對話。

《鏡與窗》攝影展

另一張照片,一個男孩面對太陽的剪影,寄託著攝影人的希望——從小要有頂天立地的志向。

《鏡與窗》攝影展

街拍在張躍心目中,有著一種優雅的戲劇性特質。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她經常在一個拍攝位置很有耐心地“等”,這個“等”才使照片有了視覺上的巧合。

聊起攝影技法,張躍表示,沒有特別的規矩。不過,我看她還是非常強調照片的畫面結構,線條的一致,光影的效果和色彩的呼應。

《鏡與窗》攝影展

張躍謙虛地稱自己沒有受過專業的攝影訓練,所以沒有攝影方面規則的束縛。

她認為,世界本是多元的,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活出來就好。

她說,60歲可以又像小學生一樣重新背上書包去攝影,把自己感動的事情記錄下來。因此,她經常與自己的照片對話,把自己看世界、對世界的認識,透過攝影反饋出來。

“攝影其實很好玩,玩得極致或許就是藝術。”張躍如是說,“我希望呈現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

面對瀟灑、率真的張躍,再仔細看她的作品,其實裡面藏著女性特有的細膩和“柔”,“柔”裡面還有堅持。

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想要表達的思想不是隨機的,在時間的積累下,釀的蜜慢慢成熟,逐漸散發出歲月的芳香。

確實,街拍作品不是信手拈來,視覺魅力的背後積澱著攝影人的生活積累、精準的判斷能力、文化藝術的修養以及不可或缺的努力。

《鏡與窗》攝影展

“鏡”向內看心靈,“窗”向外看世界。

對於每一位有思想的攝影人來說,按下快門的每一刻,內心都有獨白,而《鏡與窗》攝影展正好是一個範例。

金琳說,華視影廊這次展覽本身並不是要去發掘一顆未來的新星,但是可以發出和傳播一種能量、想法和可能性——所有的人,只要你有積累、有能力就可以成為藝術家,可以用作品與大眾對話。

正在上海衡山路534號華視影廊展覽的《鏡與窗》攝影展,是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風景,該展覽將持續到2021年1月25日。

16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回憶殺——模糊的小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