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張洪剛,人民圖片網簽約攝影師,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民俗攝影協會會士,全國氣象新聞攝影學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湖北恩施州文藝聯合會專家評委庫攝影評委。

2008-2009年度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攝影家協會評為“攝影十佳”,其個人攝影成果入選湖北省《楚天攝影家》系列叢書。堪稱把愛好做成事業,把事業當做專業做的氣象攝影師。

先後在《中國攝影報》《西部廣播電視》《新聞研究導刊》《湖北氣象》雜誌及《中國氣象報通訊》等釋出相關學術論文十餘篇。主編有中國攝影藝術出版社出版的畫冊《恩施硒土豆》,曾參與中國鐵路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國氣象報社等編纂出版《建設中的宜萬鐵路》《生態恩施州》《全國氣象基層臺站史》《楚風荊韻》《全國基層臺站模組化課程教材氣象宣傳與科普》《恩施州文物風光大觀》等畫冊和書籍。

先後在人民日報(含海外版、人民圖片網)、經濟日報、學習強國、中國氣象報、中國扶貧網等百餘家媒體釋出新聞攝影作品4000餘篇幅。百餘次獲全國各級各型別攝影比賽金銀銅及其他獎。

2019年,受邀擔負中國(鶴峰)最美茶園“萬里茶道茶源地”、“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湖北行”、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等大型採訪拍攝任務。

▼“喇叭書記”喊氣象

▼烈日下的氣象工作者

▼烈日下的氣象工作者

▼氣象站建設

▼軍運會氣象保障服務

▼第七屆世界軍人軍運會氣象保障服務陣容

▼湖北恩施:大中小學生參觀氣象科普基地

▼氣象科普說地球話航天

▼悉心給村裡老人解說預防山洪的方法

▼迎面風雪收眼底

▼恩施天氣雷達站裡氣象女 “哨兵”觀測電線積冰

【攝影機緣】

冥冥中彷彿自有天意,有些緣分一旦產生,就註定再也無法割捨。

這麼說,是因為在中國氣象報創刊之初,我就是中國氣象報的一枚忠實擁躉。

因為熱愛,所以執著。20世紀80年代初,初出茅廬、懷揣文學夢的我開始嘗試“豆腐塊”創作,拍身邊事、寫新鮮事、講感人事,並經常向當時的《鄂西報》投稿。文字,成就了最真實的自己,綻放了最熱血的青春。高中畢業的我,在巴東縣的農村當了5年的民辦教師,也是在那個時候,為了給孩子們拍畢業合影照存檔,我開始學習照相技術。八十年代中葉,我機緣巧合到湖北省氣象學校氣象專業學習,期間還自修湖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後又在省委黨校函授完成了行政管理本科學業。

記得,1985年8月,我來到海拔高度1819.3米高的巴東綠蔥坡氣象站,聽老氣象工作者描述這裡的天氣是“半年不見天(被雲遮住天)、半年不見地(被霧覆蓋地)、整天不見人(人煙稀少)”。冬季時間很長,山上積雪一般從頭年的十月到次年的四月,一年有二百五十多天的雲霧記錄。綠蔥坡氣象站地處高山頂峰,天氣變化複雜,氣候條件惡劣。年平均氣壓818.7百帕,年平均氣溫7.8℃,年極端最低氣溫-17.2℃,極端最大瞬間風速30.2米/秒。我真正感受到這裡的條件艱苦、生活清苦、工作辛苦程度,我在這個山頭一呆就是十年。目睹到冰雪災害帶給交通、電力、通訊、農業等的深重災難。

現在回憶這十年,正是我人生難得的一筆最大財富。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認識到從事氣象工作,不僅僅就是觀風測雨那麼簡單。於是想方設法,配置了上海生產的海鷗DF-1單反相機,發誓要用鏡頭記錄生活、記錄氣象,呼籲社會關注氣象、瞭解氣象、運用氣象,應對氣候變化。除了上班、睡覺,單反與我形影不離。

綠蔥坡山巔上廣播電視轉播站裝置冬季遭雷擊起火、在冰天雪地觀測的同事、在山腰揮鋤備冬的農民、冒風雪維護交通的警察等等與氣象因素有關的,都在我的食指尖“瞬間”定格,投向中國氣象報及當地媒體。

文字和攝影原本只是我的一個愛好。不知不覺,我把愛好做成了事業,把事業當作了專業在做。還成為經濟日報農村版、恩施晚報最早的一批特約記者、中國氣象報特聘通訊員等。2007年,繼新華社、人民日報等高階媒體與中國氣象局簽署氣象新聞資訊共享與釋出合作協議後,我主動請纓,“遊說”恩施州氣象局與恩施晚報協商並達成共識,本著“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服務公眾”的原則,率先簽署《氣象新聞資訊共享與釋出合作協議》,在晚報開設《氣象參考》欄目。我自然成了《氣象參考》這個欄目圖文並茂的主角之一,保證每週二、四、六的出版內容不得少於一個版面的四分之一。《氣象參考》前後共發了148期,不僅受到各級人民政府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注,也受到廣大公眾的喜愛,真正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008年4月18日晚至19日,恩施州遭受了大暴雨襲擊,過程總雨量159.4 毫米,超過同期歷史記錄。出自對職業的無限負責及高度敏感。19日06時,我冒著瓢潑大雨隨連夜搶險的傳輸部門趕赴重災區現場,不顧生命危險,在恩施黃泥壩、紅廟、亂草灣、龍鳳壩一帶拍下了一組大暴雨引發山洪暴發、交通受阻、農房被淹、蔬菜和水稻被毀的珍貴照片。尤其是在現場深水泥濘裡,我的皮鞋浸泡脫膠後,為了獲取和保護相機裡的完整資料,仍然堅持在農民的協助下、進入一幢被水淹沒的危房內拍下群眾被困的照片。這一組照片不僅成為氣象部門難得的資料圖片,也成為州委、州政府申報災情的一個重要依據。

【攝影故事】

清楚地記得,那是6月20日清晨6點多,我的同事劉克懷用手機打電話告訴我說:“清江河水位暴漲,離街面不到一米了!”他從家裡出來上班路過機場路體育館邊時,公路上已有半人深的漬水,還是公安交警和保安背過去的。他喊我趕快到現場拍些災情照片。當時,我感覺到情況緊急,拿起相機直奔清江河岸。

我趕到現場,眼看清江已經變成了“黃河”,水位離警戒線不到一米遠了。圍觀的居民稱:這是1997年以來清江河水位上漲最高的一次。

恩施州府所在地恩施市,“三壩”(土橋壩、舞陽壩、黃泥壩)相連,清江(長江的支流)穿城而過,土橋壩與舞陽壩之間有鳳凰山相隔,車流從鳳凰山隧道穿行。我從清江河岸到土橋壩,又經鳳凰山隧道穿出,在靠鳳凰山右山腳下,發現一輛鄂QT-1862的計程車還被泥石掩埋在鳳凰山腳下,交警、城管及相關部門正在積極準備搶險救災。

在現場我採訪到被困計程車司機張文全,他敘述了發生在深夜的這一幕。當時的士車載有一名女顧客,從隧道剛出來右轉彎100米左右,只聽轟地一聲山體坍塌,象鍋蓋蓋上一樣,車子裡啥也看不見了,當時都嚇暈了,好半天才清醒過來。司機張文全後來使盡全身解數才把女顧客從車裡救出來,還好,有驚無險,沒受大傷。只見車子從左至右被山石滑坡體推動橫行十餘米,幸好左邊是一橋墩,不然就連人帶車下清江河了。由於山石還在不停地坍塌,警方也不敢靠近施救,只是在現場維持秩序。

在鳳凰山隧道左側,從山下往山上看約500高處依然泥沙俱下,我正端著相機往上拍,只聽又一聲巨響,從相機裡看見象炸炮似的石頭向我飛來,當我按下快門時,碗大一個石頭從我耳邊飛過應聲落地,當時我下意識的把相機舉過頭頂,雙手捂住腦袋唰地一下趴在地上,瞬間又從地上爬起來,拔腿就跑,直到跑出兩百米後才站住。後發現攜帶的雨傘掉進了泥沙裡,皮鞋裡罐滿了泥土,額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外冒,雙腿開始發軟,還不時打著寒顫。只聽到圍觀的群眾批評我說:“哎呀,哎呀!你怎麼冒這麼大的險呀!”我望著熱心的人們直搖頭,半響沒吭聲。

等我回到辦公室要發稿時,才想起來我是誰,我按下的快門還真把那再次坍塌的瞬間記錄下來了。

我站在洗手間清理滿臉泥沙時,被主管行政的領導看見,問我:“你在幹啥,搞成那個(狼狽)樣子噠!”我還哈哈大笑:“今天差點殉職了!”想起來還真有點後怕!

軍運會,我在現場。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於2019年10月18日晚在湖北省武漢市隆重開幕。世界軍人運動會是國際軍事體育理事會主辦的全球軍人最高規格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也是我國第一次承辦的綜合性國際軍事體育賽事,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來自42個國家的防務部門和軍隊領導人應邀出席開幕式,109個國家的9300餘名軍體健兒將在江城武漢同場競技、增進友誼。創軍人榮耀,築世界和平。

我在現場,被軍人健兒拼搏精神震撼。

我在現場,被氣勢恢宏的開幕式震撼。

我在現場,被氣象保障服務陣容震撼。

短暫的十天轉眼過去了,運動員的拼搏精彩瞬間定格在我的鏡頭裡,氣勢恢宏的盛大開幕式實景盛況將永遠雋永我綿長的記憶。

當接到參與第七屆世界軍運會拍攝任務時,首先感覺就是責任重大,再是無比榮耀。這是我從事氣象工作以來,也是從事氣象攝影以來,接受到的規格最高、勞動強度最大、連續作戰時間最長的一次腦力+體力的攝影任務。

每天有三個部長直接指導配合我開展工作:宣傳部長給我規劃拍攝流程,保障部長給我安排車程,現場部長給我對接拍攝賽程。我和同事們一道,連續半月(含演練)幾乎都是起早貪黑,早去晚歸,回到房間,還要整理圖片,為融媒體提供拍攝素材。

開幕式那天,我早上五點出發、晚上十二點回來,連續工作十個九小時,拍到了十分震撼的、從未見過的盛大場面。並且於當天給人民圖片網提供氣象保障開幕式服務圖片16張,採用10張。

拍攝運動員風采中,讓我感受到了賽場如戰場,感受到了軍人的頑強拼搏的精神。

拍攝氣象保障工作時,讓感受到了氣象工作者為賽事把脈天氣、十拿九穩、要風有風,要雨有雨的神奇魅力。我拍的軍運會開幕式及氣象保障服務圖片還上了“學習強國”平臺。能夠代表部門擔當世界級的重大賽事拍攝任務,其實也是對我攝影技術的最大檢驗。這些圖片,將成為氣象部門一筆最寶貴的財富,被武漢軍運會收藏。這是我人生最難忘的一次拍攝。

2019年5月27日至6月1日,由中國氣象局主辦,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承辦的“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走基層看氣象大型主題採訪活動湖北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科學報、中國氣象報、湖北日報等多家媒體的記者深入湖北氣象防災減災、服務生態文明建設、保障長江“黃金水道”航運一線,集中報道新中國成立70年來湖北氣象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我應邀參加採訪團並擔負全程拍攝任務。我全副武裝,除了兩套專業相機,還帶了一臺航拍機,全面完成拍攝任務。

央媒採訪團的任務清單排得密密麻麻,嚴嚴實實。要沿長江從武漢到荊州再到宜昌;要採訪相關的服務部門、責任單位;要實地拍攝。大家每天起得早,回得晚,晚上還要碰頭研究圖片影片剪輯、文字處理等。所到之處,都有時間表,大家採訪很投入,爭分奪秒。我在鏡頭裡多次抓拍到記者奔跑搶新聞的狀態,像打仗一樣,也讓我打心眼裡佩服這個團隊的實戰能力。

走近神秘的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聽說保護區麋鹿種群數量已從最初64頭繁衍到1400多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種群,成功重建了一個曾經野外絕滅的物種種群,結束了數百年無野生麋鹿種群的歷史。被國內外專家譽為“綠色寶庫”、“天然動物園”、“自然博物館”。

運氣很好,無人機飛到麋鹿群上空時,兩隻麋鹿開始了精彩的鬥角表演賽,麋鹿群把鬥角者團團圍住在水中,鬥角激烈,玩的很嗨!此刻,成就了我航拍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

我航拍的長江洪湖溼地及長江天鵝洲麋鹿群圖片分別做了中國氣象報6月18日頭版、第四版的壓題照,影片也在相關的融媒體廣泛播發。

隨採訪團圍繞母親河採訪,才知道冰凍、陰雨、旱澇等極端氣象災害會嚴重影響到長江邊的麋鹿種群及其他保護動物的生存,深知氣象部門服務的責任重大,深知保護母親河是世世代代、祖祖輩輩都要遵循傳承的責任。

2018年初,我的一組圖片故事《湖北恩施:咬住冰雪不放的兩位女匠人》,斬獲三個一等獎、一個二等獎。被寫進由中國氣象報社出版的《全國基層氣象政務管理》教材,被部門上下培訓作為專題攝影典型案例,是對我用鏡頭講好氣象故事最好的詮釋。

▼南極科考隊員帶領學生找南極

▼地面觀測

▼測天

▼測風雲

▼方寸之間 萬千氣象

▼前哨

▼冰

▼軍運會氣象保障服務

▼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通航機場跳傘運動員風采。

▼軍運會開幕式

▼軍運會開幕式

▼軍運會開幕式

▼第七屆世界軍人軍運會——田徑運動員風采

▼第七屆世界軍人軍運會——游泳競技

【攝影心得】

講故事是一門藝術——用攝影作品講故事,講好氣象故事,其實是在用拍電影的思維和手法在拍故事。在融媒體環境改變了新聞傳播格局的時代,作為氣象攝影工作者也要有融媒體思維,要有駕馭文字、圖片、音訊、影片立體採集的功力和傳播的能力。思想在哪裡?亮點在哪裡?主題在哪裡?拿什麼去吸引編輯的視覺?拿什麼去感染受眾?那是要有指令碼、有策劃、有充分準備才開始的。

湖北恩施氣象宣傳緣何連續四年實現“開門紅”?都是用鏡頭按照新聞專題規則、攝影技術規則等等,合著時代的強音形成的氣象故事。

2016年10月21日——在《中國氣象報》推出《氣候宜人的天然氧吧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專版後,得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書記、宣傳部長、州政府副州長、省氣象局局長等五個廳級領導的批示,高度評價,充分肯定。並引起社會各界和省州媒體的廣泛關注。

2017年上班第一天——圖片故事《山巔上的雷達站》在人民網、湖北日報、中國氣象報、恩施日報、恩施晚報等刊發後,奮戰在一線的恩施氣象工作動態新聞迅速在全國傳開,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不到三天時間,新華網、鳳凰資訊、中國青年網等近百家媒體紛紛轉載,給恩施氣象工作者加油添勁點贊,提升了氣象部門形象,彰顯了氣象人精神,為恩施氣象工作新春開門紅營造了良好輿論氛圍。湖北省氣象局局長批示:這項工作對時間和內容的把握很好。在春節特定時期宣傳氣象人無私奉獻的精神,擴大了氣象工作的影響,增加了社會對氣象人的理解,效果很好,並轉發全省各地市州學習借鑑。

2018年1月——圖片故事《湖北恩施:咬住冰雪不放的兩位女匠人》在中國氣象報、中國氣象局CMA網分別發了組圖,一共八張圖片。恩施日報視覺影像整版刊發。把每年開展的冰雪觀測提升到中央倡導的“工匠精神”層面,使得氣象工作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面,宣傳作用和價值也得到了很好的彰顯。

把宣傳變成宣講。用藝術的眼光審視,用敏銳的思想追逐,用優美的文字激揚。這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因為用攝影講故事,雖然是在用鏡頭帶給人們視覺的衝擊,但最終要用優美的文字關聯表達,甚至融進影片。從部門、社會、科普多角度策劃,跨部門、跨行業、跨領域,尋找故事。

把作品變成產品。我們部門結合科協、教育,把我幾十年在本地拍攝的天氣現象特徵圖片,由氣象專家解讀配文,形成圖文並茂的氣象科普教育掛圖展牌《雲的語言》(簡稱《雲語》,製作成氣象科普教育掛圖展牌產品15牌/套,實際運用到學校,形成氣象科普教育陣地,推進校園氣象科普文化設施建設。這個產品還獲得第三屆湖北省優秀氣象科普作品(圖文類)特等獎。

把藝術變成學術。我堅持訂閱《中國記者》、《新聞與通訊》、《新聞採編》、《大眾攝影》等相關雜誌、報紙,自學新聞寫作、攝影,努力提高新聞理論修養和新聞的敏銳性。積極參加部門、地方黨報新聞寫作攝影培訓,參加人民圖片簽約攝影師培訓,參加湖北首屆跨國攝影大師培訓,受到來自英、法、德等五個國家的著名攝影師一對一指點,一作品獲得現場抓拍比賽優秀獎。尤其是對專題攝影的把握有了新的認識和提高。

2005年,隨著“第四媒體”(網路)的活躍,本人很敏感地認識到新聞的受眾將不會再侷限於紙質媒體,尤其是當時中國氣象局提出拓展氣象服務宣傳領域,氣象宣傳工作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用世界的眼光和戰略思維去拓展其傳播領域,因為氣象是沒有國界的,服務是氣象部門永恆的主題。那麼,如何跳出“氣象宣傳窄眾化”的圈子、拓展氣象宣傳領域、受眾群體從小眾滲透到大眾?使之有效地推動氣象事業發展。於是,本人以《氣象宣傳:從小眾走向大眾》在湖北氣象雜誌第三期發表論文近3000字。

融媒體來襲,近年又相繼在《西部廣播電視》雜誌發表論文《氣象影片新聞採編工作的相關研究》、在《新聞研究導刊》雜誌發表《新時代做好基層氣象宣傳的策略分析》、在中國氣象報通訊發表《氣象專題攝影的三種策劃創意方法》、在中國攝影報發表圖文《看雲拍片事半功倍》等攝影專題學術論文。

▼“風情看龍馬,敢愛水上飛”

▼《鄉村油茶樹之戀》

▼2019年7月28日航拍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森林花海

▼天路

▼喜悅

▼採茶

▼採茶

▼船兒島(建始)

▼恩施土苗兒女採茶忙

▼豐收如畫

▼孤帆

▼紅色“柿”界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森林花海中的七彩滑道 (2019年7月28日攝)

▼來鳳民間藝術大師彭昌松(右)

▼龍行天下

▼神農溪縴夫

▼隨父(譚元吉)傳承吹牛角的廩君傳人譚祖鳳

【攝影感悟】

如果說我在氣象專題攝影還小有成就的話:得於深深的責任,在瞬間定格主題;得於濃濃的情懷,在山巔聚焦精彩;得於滿滿的收穫,在媒體廣泛傳播;得於我有十年地面觀測經驗,對氣象基礎業務有過系統學習研究。

用藝術的眼光追逐氣象、挖掘氣象、包裝氣象、推銷氣象、宣傳氣象。為恩施氣象事業發展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描繪新氣象,用鏡頭講故事,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攝影改變我人生的時刻不會忘記。那是1996年的8月25日,我接到一紙紅頭的“工作調令函”,是湖北恩施州氣象局人事科發來的,要求我三天內辦好在綠蔥坡氣象站的工作移交,到恩施州氣象局報到。

我火急火燎的帶著老婆和四歲半的兒子,輕車簡從趕到恩施。局領導直接交給我的第一個任務是用鏡頭聚焦恩施州八個縣(市)氣象局站的站容站貌配好文字,參加恩施州委宣傳部組織的雙文明建立成果大型影展比賽活動。結果二十八個部門參與比賽,恩施州氣象局獲得全州第三名,局領導對這個成績很滿意。

有趣的是在恩施工作差不多一年了,家鄉的父老鄉親都不知道我調進恩施了,就連自己的父母也不相信是真的。當時沒有電話,資訊閉塞,交通也不便,離家200多公里山路。綠蔥坡鄉鎮的很多朋友們後來打聽到我調恩施了,也覺得莫名其妙。

要說那麼突然從鄉鎮調進城市的緣由,還得從我拍的那組新聞圖片《這一仗打得真漂亮——湖北巴東棗子坪一門高炮一次免損585萬元》說起。

之前,我回到家鄉棗子坪(原公社),一領導見我如見親人,直誇氣象部門搞的那個“三七”高炮打冰雹得力,說就在昨天一次防雹作業給群眾減損500多萬元。

當時的我,聽到這個數字很震驚,我說書記你再說一遍,減損多少?他說585萬元,你不信?我算給你聽聽。棗子坪村是國家農業部搞的玉米試驗基地,是省菸草部門簽約的烤煙種植密集地,是恩施州的藥材基地......

我當時和他打賭說,你用筆給我寫個清單,蓋上公章,我給你發個新聞。我拿著這個清單,轉身就到防雹增雨作業點探究竟去了。

到了作業點,見到作業人員,直接拉開話題。一個叫田大釗的炮手告訴我,棗子坪這個地方位居長江南岸的巫山山脈與海拔2000多米的泰合山交匯處,地形特殊,小氣候明顯,是一個冰雹窩子,夏季一不小心就遭遇冰雹襲擊,顆粒無收。

田大釗說,這次我們透過高頻電話(對講機)接到有強對流天氣發生的資訊,我們像打仗一樣把炮管對著黑壓壓的鍋蓋雲(冰雹雲),一露頭就遭到我們連發射擊,化雹為雨。周圍看熱鬧的老百姓激動地把家裡最好吃的雞蛋、臘蹄子(土家鮑魚)用揹簍背上山頭,說是敬神來了。農民把我們當做神,說我們是懂天的神,叫“懂天神”。

我邊採訪邊用鏡頭還原了他們津津樂道操作高炮的情景,而後一組新聞圖片在500字的文字講述中見諸報端顯眼版位,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尤其是氣象服務農村農業的知名度大大提高,引起了恩施州氣象局領導對我的特別關注。

不久,恩施州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帶領全體黨組成員一行五人到綠蔥坡氣象站專程考察我發表剪輯的新聞作品,並現場拍著我的肩膀說,做好到恩施州氣象局辦公室上班的準備。殊不知,領導回恩施不到三天就下了調令。到了恩施,趕上數碼時代。

正如原恩施日報社社長(中華文化人物)田發剛在一次新聞工作會議上這樣評價我:張洪剛致力於新聞紀實攝影。從事部門宣傳工作三十年,與攝影結緣三十年。以“藝術的眼光審視、敏銳的思想追逐、優美的文字激揚”等獨到的個人攝影實踐理念,於細微見文章,在瞬間創永恆。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也感染影響到身邊新聞寫作、攝影愛好者的人生追求。堅持“一手攝影,一手撰文”的個人風格,以輕鬆的心態、豐富的感受,踏遍恩施的山山水水,把一組組攝影作品連同攝影紀實文章藉助媒體、推向大眾。其攝影作品在氣象部門、攝影界屢屢獲獎。是通訊員的典範,是攝影界的精英,是氣象部門的驕傲。

回首自己三十多年以來的攝影實踐,飽含酸甜苦辣。翻開自己多年的攝影剪輯作品,不難看出每張圖片的背後都有或多或少的故事。當然,最自豪的還是氣象這個行業給了我攝影無窮的魅力,氣象宣傳這個平臺成就了我捕捉精彩的機會。

我所處的氣象行業,得天獨厚,擁有萬千氣象。風、霜、雨、雪、雲、霧等一次次地演繹著很多正在發生的精彩瞬間,氣象故事就在我們身邊。

天氣好不好,雲知道。我從雲霧中走來,依然回到雲霧中去,追光逐雨,這大概就是我的光影人生。

▼鄉村

▼霞

▼擎雲駐海

▼風雲可測

▼湖北利川大茅坡雲海(請橫屏觀賞)

▼高山流雲

▼佛光

▼恩施“紅”太陽

▼一枝獨秀

▼坐擁天下(恩施大峽谷)

【獲獎作品】

1998年,攝影作品《現代爸爸》獲中國氣象報影賽三等獎;

2000年,攝影作品《恩施大千廣告公司違法放球受罰》獲《中國氣象報》年度評比好新聞一等獎;

2010年,攝影作品《紅色柿界》攝影組照獲恩施州“生態文明杯”攝影大賽三等獎;

2010年,攝影作品《春暖花開看新村》中共恩施市委宣傳部、恩施州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的“新農村、新生活、新白楊•一日攝影比賽”活動優秀獎。

2010年,攝影作品《甜蜜的夢》獲恩施日報“感恩媽媽——母親最幸福的時刻”有獎圖文徵集活動三等獎。

2010年,攝影作品《煙“籠”》由恩施州攝影家協會攝影大賽三等獎;

2010年,攝影作品《數米方圓 萬千氣象》獲湖北省氣象省氣象局首屆“祥雲杯”氣象行業攝影比賽一等獎、《巴蜀雲開》二等獎。

2010年,攝影作品《老景新拍•騰龍洞奇觀》獲湖北省委外宣辦、湖北日報等主辦的《魅力湖北》攝影大賽優秀獎;

2010年,攝影作品《苗家姐妹》獲全省氣象部門攝影大賽好圖片獎勵。

2012年,攝影作品《春耕》圖,獲全省“祥雲杯“氣象攝影大賽二等獎。

2012年,攝影作品《恩施又添新景》獲全省氣象部門“防雷杯”攝影大賽優秀獎。

2013年,攝影作品《“喇叭書記”喊氣象》獲第四屆全國氣象新聞攝影作品大賽人物類一等獎。

2013年,攝影作品《“喇叭書記”喊氣象》獲第二十六屆全國專業報、產業報新聞攝影年賽銅獎。

2013年,攝影作品《氣象科普進村小》獲全國氣象新聞攝影年賽文化教育類三等獎。

2013年,攝影作品《備戰》獲湖北省第四屆“祥雲杯”氣象行業專題攝影比賽銀獎。

2014年,攝影作品《土瓦是這樣“煉”出來的》獲“楚風楚俗”攝影大賽三等獎。

2015年,攝影作品《防雹增雨 雙管齊下》獲全省氣象部門行業影賽二等獎。

2015年,攝影作品《湖北省恩施州強降水天氣後車輛在水中前行》分別獲中國氣象報社第二十六屆(2015年度)好新聞獎圖片類評選暨第七屆全國氣象新聞攝影協會會員攝影作品大賽評選三等獎、一等獎。

2016年,攝影作品《防雹增雨女兵張英》獲全國氣象新聞攝影大賽優秀視覺獎,受到攝影將軍江志順(國際華賽評委、解放軍報原攝影部主任、中國新聞攝協副主席)頒獎並簽名贈送畫冊。

2016年,攝影作品《氣象職工獻血》獲第七屆全省“氣象影視杯”攝影比賽二等獎。

2017年,攝影作品《白雪映襯下的恩施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站》分別獲第九屆全國氣象新聞攝影協會會員攝影大賽暨2017年度好新聞獎圖片類評選二等獎。

2018年,攝影作品《恩施天氣雷達站裡氣象女 “哨兵”觀測電線積冰》獲中國氣象報社第二十九屆(2018年度)好新聞圖片一等獎。

2018年,攝影作品《恩施天氣雷達站裡的兩位氣象女 “哨兵”觀測電線積冰》獲第十屆全國氣象新聞攝影協會會員攝影作品大賽(氣象服務保障類)一等獎。

2018年,攝影作品《聚焦冰雪 服務人民》(最美氣象人與氣象現代化類)從16000幅徵集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首屆全國氣象攝影大賽二等獎。

2018年,攝影作品《小學生探秘氣象》(校園風景線類)獲得首屆全國氣象攝影大賽二等獎。

2018年,攝影作品《恩施“紅”太陽》獲中國天氣網2017-2018年度四季攝影大賽入圍獎。

2019年,攝影作品《氣象局租騾馬運肥助扶貧》《村裡來了“氣象媽媽》《通向“孤島村”的便民橋(組照)》《烈日下氣象工作者(組照)》《氣象職工扶貧點冒雨搶栽藤茶(組照)》《扶貧中的午餐(組照)》等六組圖片入選恩施州扶貧攻堅畫冊及影展。

▼冰凍三尺

▼大山深處防雹增雨女漢子——張英

▼人工增雨進入戰備狀態

▼恩施大峽谷地縫

▼巴蜀雲開

▼巴人故里 篝火迎賓 祭拜廩君

▼窺

▼五彩

▼和諧(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霞光

▼雲蒸霧繞

16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聖誕怎麼拍照才能贏?現在抄作業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