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社會攝影的門檻很低,一部手機也可以自拍。年輕的妹子拍人像,無論是拍特寫、中景或者遠景都很好看,因為滿臉的膠原蛋白和青春氣息,怎麼拍都好看?
但是女性朋友上了一定年紀,時光賦予我們歲月的痕跡,即使再用化妝品來掩蓋,也不可能再有年輕時的肌膚狀態。有些朋友說用美顏啊,但是我覺得,美顏只是為了錦上添花,而不是改頭換面,把臉上的面板磨成光滑的一面鏡,沒有質感也很怪異。
中年女性多拍攝環境人像理由之一:畫面更具色彩感
相對於拍攝人物特寫,環境人像的畫面更有色彩感。人物特寫,主要是人物的五官和神態為主,畫面中其他的因素佔比比較小,一般是虛化的背景或者純色的背景,這樣更能來突出人物的區域性形象。環境人像則不同,整個畫面中以環境的佔比比較大,比如壩上拍人像以大片的樹林作為背景來拍攝,環境中的樹林的黃色調就佔據了畫面的主要色彩,而這個時候人物形象利用服裝的藍色和紅色來作為點綴,使畫面中的色彩更加豐富。
這張畫面中拍攝的是冬天的藍月谷,藍月谷是玉龍雪山中的一個重要景點,冬天的藍月谷,沒有來往的遊客,安靜得像一面油畫。
遠景的雪山,中景的樹林,清澈幽藍的湖面,這樣的景美不美?那麼就讓它更多的表現在你的鏡頭中。穿著紅衣服的模特,站在這樣的美景中,作為點綴色豐富了畫面的色彩,景美人也美!在這樣的畫面中,拍攝環境人像是不是比拍攝特寫和中景來得更有意義和美感?
中年女性朋友多拍攝環境人像的理由之二:畫面更有意境美
拍攝環境人像就是把人物融入在環境中,以環境來襯托人物的形象,就好比我們寫作文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親近大自然,發自內心的喜悅和沉醉,這樣的畫面是不是更有意境感?
夏日青青荷塘邊,雖然荷花還沒盛開,是整個環境的青蔥綠意非常養眼,一把紅色的綢傘點綴了綠色。模特愜意地坐在池塘邊,一手撩著頭髮,整個畫面場景為主,人物的比例不大,那是人物融入畫面的意境卻很美。
中年女性朋友多拍攝環境人像的理由之三:畫面更有情緒感
一個人物的情感簡單說就是喜怒哀樂,而融入環境的人物的情緒感,是不是來得更有代入感和真實性?看到花落的惋惜感,終於看到嚮往中美景的滿足感,靜看風景的小確幸,這些人物情緒的表達融入環境,增加了畫面的故事性。
攝影作為一門藝術,而藝術需要是和心靈交流的,有人說你拍攝的圖片中包含你經歷的故事,你看過的書,我覺得挺有道理。
人到中年生活給我們一定的閱歷,我們無論走過一座城,走過一片花海,走過一片雪山的時候,讓人物的心境融入這些景緻,讓我們的圖片更加充滿故事感和情緒感。
青淺早春,綠意青蔥,濛濛的春雨中,一襲紅衣服,一把傘,伸手接住這春的韻味和自我風采。
中年女性朋友為啥要多拍環境人像?這3個理由充分嗎?拍你眼中的風景,拍時光中的中年韻味,收穫美景和美圖,這樣的畫面難道不美麼?
感謝優秀的攝影師,感謝優雅的模特,讓我可以透過文章來分享這些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