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曾經有本雜誌,刊登了一幅大照片,兩個姑娘戴著茶色鏡,上衣穿著小肚兜,下身穿著牛仔褲,腳上穿著鬆糕鞋,在繁華的鬧市,手牽著手大步往前走。

拍攝者手記寫道:在我的印象裡,肚兜是牛娃或村姑一類的農家孩兒們的穿戴,以前在年畫中常常可以見到;近年來在影視劇裡也偶有肚兜出現,那是古裝戲裡的扮相。反正肚兜與時尚、時髦毫不搭界。

真沒想到,返樸歸真:白水比牛奶賣得貴,捏泥巴成了洋酒吧中的藝術消遣,奶嘴奶瓶成了大學生的水杯,肚兜也粉墨登場成了時髦小姐的‘行頭’。

戴肚兜,我們的印象中,是西北地區人們生活中的民俗風情,現在居然跑到了鬧市區,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其實這也沒有啥,土洋結合,農村包圍城市嘛。

生活本來就是五彩繽紛的。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穿衣戴帽清一色的戒規早已打破,關鍵是我們該如何穿戴,該如何欣賞,也就是如何找準生活的靚點。

80年代初,愛找生活“靚”點的年輕人興起了戴墨鏡,蓄小胡,披長髮,穿喇叭褲,拎著錄音機走在大街上。

自認為這就是灑脫、靚麗,曾引起輿論界好一陣評說,大有認為它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非要把它掃地出門,批倒批臭。

甚至有的單位作出規定,禁止蓄小胡,披長髮,穿喇叭褲者進廠。

斗轉星移。現在很難找到這樣打扮的年輕人了,假如有,也不會有人說他是資產階級生活方式,而更多人嘲笑他是生活中的土老帽。

90年代後期,又出現了年輕人染頭髮這道靚麗的風景。也有的人看不慣,是因為感到,頭髮雖小,但是‘一髮千鈞’。它在價值導向、民族認同感上的影響是很大的。

但事實又怎樣呢,中國不但沒有變色,而且改革開放的步伐仍然穩健。

起初杞人憂天的人也會感到,染頭髮與政治無關,無非是一種美的心態。

現在再也沒人,去指責他是什麼髮色,她頭髮染成了什麼顏色,無非是就某個人來說,染過發之後美與不美、瀟灑與不瀟灑的問題了。

進入2000年,姑娘、小夥的髮型千姿百樣,披長髮,留短髮,扎小辮。

衣著更是隨便,厚厚的鬆糕鞋還未穿過癮,又興起了平底休閒鞋;風情萬種的吊帶裙還未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露後背的肚兜兒又搶佔了市場,真可謂生活的色彩越來越絢麗,眼花繚亂的地方越來越多。

到了2020年,各地的服裝週,都可以看到在這些時裝秀上,傳遞出來的時尚時尚元素。

我們有一些時尚元素,它更像是一種時尚輪迴。曾經出現的闊腿褲,其實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也曾經風靡一時,然後在沉寂20年以後,又再次出現在時尚的T臺上,喇叭褲更是如此。

那作為普通人,我們去看這些時尚元素,其實也不一定需要我們都去體驗。在選擇適合自己的衣服的基礎上,然後去增加一些時髦元素的結合,這樣可以讓整個造型看起來有時髦感,又不失得體。

“靚”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漂亮,好看”。

生活中的靚點,應該說有大眾共識的,就要有大家去評判。大家認為是美的可以肯定,或者還有一種正在認識的“美”,也不要急於否定。隨著時間和認識的提高,再去欣賞這種“美”。

生活中的靚點,除了大眾的認同外,還有個人的審美觀,由於素質不同,認識問題不同,品位不同,對美的認識也許會千差萬別。

但有一種“靚”點是共同的,那就是不論誰,都想走在大街上讓人們對自己的穿著打扮,投向贊同的目光,稱讚自己的美,而不希望讓眾人投去鄙棄的目光。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永恆的”這些早已被人們背得滾瓜爛熟的名言,很清楚地告訴了我們,尋找生活中的靚點,也是人們永恆的話題。

可以說,有人類的存在,就不會有時裝師的失業,就不會有服裝業的消失。

如何找準生活的靚點,從職業上講是簡捷,從年齡上講是燦爛,從修養上講是含蓄,從性格誰講是奔放,從女性上講是嫵媚,從男性上講是莊重。

當然,敢於“吃螃蟹的人”也是生活中的一個靚點,關鍵是看你自身的素質如何,或者被人們接受,或者被人們淘汰。

新潮而不離奇,美麗而不妖媚,落落大方才是靚麗的風景線。

12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索尼A7C微單評測:入門級全畫幅,是真香還是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