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總是能夠給人時空穿梭的感覺。
100多年前,一個美國人給房山拍山溝裡的一個小山村拍了一張照片,而這張照片也是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拍攝時間最早的照片。
大石河在拐了一個九十度的彎《水經注·卷十二·聖水·巨馬水》載:“聖水出上谷,故燕地,水出郡之西南聖水谷”。
聖水谷,即今天的房山區北溝,因大石河古稱“聖水”,因而也就有了“聖水谷”的名稱。
相對“聖水谷”這個陌生的書面稱呼,鄉民更習慣於用“河套溝”稱呼大石河流經的山谷。大石河經過黑龍潭之後,拐了一個大彎,沖積出了一塊平地,到了明朝,這裡開始有了人煙,這就是河北鎮辛莊村。
辛莊村,歷史可以追溯到明代甚至更早,根據口口相傳,這個大石河畔的小村曾經叫“河南新莊”, 顧名思義,是距此不遠的河南村衍生出來的小村落。
河南新莊的名字在正史中少見,在清初的《房山縣誌》上已經簡化為“新莊”,後來村名逐漸從“新莊”演變成了“辛莊”。
上世紀七十年代地名規範時,為了區別其他“辛莊”,以地理區位莫名其妙的給加了個“北”字,成了“北辛莊”,但是這個名字卻始終沒有被當地人接受。儘管曾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統一做了地名規範的牌子,但是當地人仍然稱為“辛莊兒”, 北辛莊這個名字,很少被人提起。
村子不大,一應俱全,小廟裡的畫尤為珍貴辛莊村不大,分為前街、后街。
前街地勢平坦,也是老建築儲存最多的區域,是辛莊村舊村的核心。后街因為地勢較高,加上一部分住戶從山上遷來,因此也被稱為“高山”。
歷史上的辛莊村前街曾經在一南一北各修建了一座外觀酷似“城門”的“甕券”和清灰抹皮的影壁。影壁和“甕券”,一南一北,把村內老街兩個出口圍得嚴嚴實實。相傳抗日戰爭期間,一隊日軍路過村口,端著步槍滿臉狐疑的在村口看了一眼,終究沒敢進村,揚長而去。
所謂“甕券”,其實就是建築學上的過街樓,上面是建築,下面是道路可供通行。“甕券”這個稱呼的來源,一直沒有找到準確出處。終究只能望文生義的去理解。甕,有甕城的引申義,而北方農村村口的過街樓通常是“有甕無城”,因而只根據功能留下了“甕”,同時結合門洞弧形發券的建築工藝,最終形成了“甕券”這個別稱。
和北方諸多傳統村落“有村就有廟”一樣,辛莊村也因地制宜的修建了反映鄉民樸素信仰、滿足信仰需要的鄉村小廟——“五道廟”。
辛莊村五道廟修建在村北,坐北朝南,門口植有一棵柏樹。雖然辛莊五道廟規模不大,但是卻曾經因為懸掛有畫著“小紅人兒”的《七十二司》題材的布畫而被有關部門關注。
根據中國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傳說,《七十二司》的全稱應該是“幽冥地府七十二司”。
“幽冥地府七十二司”,由東嶽大帝掌管,主宰人間的生死禍福,“七十二司”,即東嶽大帝管轄下的專職衙門,包括掌速報司、掌正直司、掌正直司等。每個衙門裡由“掌司”負責,每個衙門的“掌司”分別掌握著人世間婚喪嫁娶,升官發財等一系列事務。由於存在“合署辦公”的情況,七十二個衙門裡一共有七十六名掌司。
因為每一司都寄託著中國古代百姓最樸素的願望,所以每一司的掌司人物也凝聚了古代百姓最樸素的願望和對前人的評價,如第一司速報司的掌司便是鐵面無私的包拯或嫉惡如仇的岳飛。
“七十二司”雖然表面上展現的是各種酷刑,但根源上還是希望以此警醒世人能夠與人為善、存善心、執善念的去與人相處。因此,也成為北方農村勸人向善、和諧相處、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的樸素“教材”。
現在想來,老人口中所說的“小紅人兒”大概就是畫面裡身穿官服的“掌司”吧。
《七十二司》作為反應中國古代北方農村傳統信仰的實物展現並沒有特殊之處,但辛莊村五道廟內的《七十二司》卻有著異乎尋常的特點。
通常情況下,北方農村在修建廟宇時,大多根據功能不同,在牆上繪製相應題材的壁畫,但辛莊村五道廟中的《七十二司》不是畫在牆上,而是畫在布上,上下各有卷軸,掛在牆上。
村裡上年紀人回憶,由於卷軸掛在牆上,每當颳風時,《七十二司》卷軸都會隨風晃動,加上小廟裡光線闇弱,加上觀者內心的聯想,很容易產生“活了”的錯覺,讓人毛骨悚然,村裡的老人也經常用“小紅人兒來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
60年代中期,《七十二司》掛畫險些被燒燬,被聞訊趕來的“文化幹部”帶走,從此不知所終。
爺爺講的故事,成為確定老照片拍攝地點的關鍵辛莊村是我的老家,但對這個老村的了解不是親身經歷,更多的是從我爺爺的講述中知曉。“修108過道之前,村口大影壁比現在的要大,北邊的甕券兒上面,有一個小廟,分別供奉著關公和真武”,“小廟房子雖然不大,但是但是門窗齊全”,“時間太長了,北邊的甕券兒很破,為了防止牆塌了,只能拿石頭壘個垛子”、“出了北邊的甕券兒是個大下坡,下坡之後繞過影壁就出村了”、“影壁的背面是一個哪吒的塑像,舉著紅纓槍,盯著前面的河灘”。這就是我爺爺告訴的我只言片語,很長時間裡都難以勾勒出一個完整的畫面。
90年代後期,村北的“甕券”復建之後,爺爺口中的“甕券”、小廟重新出現在眼前。
2012年一個初秋的午後,朋友給我傳來一張舊照,由於這張照片特徵明顯,當即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佛堂及遼塔無疑。
這張照片出自國外某大學收藏的一本製作於20世紀初的私人相簿。根據我對清末民初直至抗戰爆發前外國人在華遊歷所拍攝照片的了解,這類照片通常以記錄沿途景色為特點,連續性很強,周邊照片應該不止一張,於是,請朋友繼續幫忙,獲得了該相簿的全部電子版檔案。
在這本相簿中,具備明顯建築特徵的舊照是一張過街樓。通過對相簿內容的分析,加上長輩的描述,隨即初步確定這張照片很有可能是爺爺生前和我說的辛莊村北的“甕券”。
隨後,我帶著這張拍攝於百年前的老照片回到了辛莊村進行了比對。
經過比對發現,新建的“甕券”和兩側建築除了因為修路在位置格局上有所變化外,建築風格與老照片中的畫面基本一致,尤其是老照片中過街樓兩側的房子至今仍然儲存完整。儘管已經過去百年,甕券東側的楊家大院倒座房的北山牆、“甕券”西側五道廟依然保持著近百年前的原貌。
而造成新建“甕券”和兩側建築位置關係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修建108國道時,由於線路要從村口穿過,不得已將村北的“甕券”拆除,90年代末重建甕券時,由於原址已經是路面,只能在原址偏南進行重建,這也就造成了老照片和今天現狀的差異。
通過老照片裡過街樓券洞的透視,可以看到遠山及村中街道內的建築,甚至連百年前老家宅院西牆和門口的老槐樹都能一覽無遺。
兩張照片,相隔已是百年。現在百年已過,已是物是人非。
正如歌詞中所唱“年復一年的成長,念念不忘的又遺忘,憶得當年攜手處,現在已是水遠山長”。
後來,關於這張照片的考證過程發表於《北京日報》,在我看來,這是對先輩最好的紀念。
感謝這個美國人,拍攝了辛莊村第一張照片蒐集房山老照片已經十幾年,大概由於交通不便的原因,拍攝於清末的房山北溝村落的老照片面世的數量極少,而拍攝於20世紀初的這批照片,很有可能是目前已知拍攝時間最早的老照片。
關於作者,通過查詢清末民初的檔案,由於參加了對清政府的盤剝,他的在華經歷似乎並不光彩,但他當年一次隨便的遊歷、站在大石河畔對著滄桑的甕券拍下的照片,卻為今天的我們留下了難得鄉愁。
感謝這個美國人,無意之間為大石河畔辛莊古村留下了第一張影像。
版權宣告:近5年來,多個自媒體賬號以各種藉口未經本人授權擅自轉載本人原創文章、圖片,並破壞文章、圖片的完整性。鑑於此,再次做出版權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內容,除註明出處或作者之外,均系本人原創、本人依法享有著作權。任何未經授權的個人、單位未經書面授權或支付相應稿酬,不得擅自轉發、轉載、使用本公眾號釋出的文字、圖片或洗稿。
未經授權以任何方式、任何用途使用本公眾號釋出的文字、圖片,即視為同意千字千元、每圖千元的稿酬標準,並同意於轉載、轉發後15工作日內向本人支付稿酬。如需獲得授權,請後臺留言。
-
1 #
-
2 #
看得出作者下了不少功夫,贊
-
3 #
我從小玩到大的地方,我的家鄉
-
4 #
翻新的真新,真好,真棒
#影象大歷史# 老照片總能給人時光穿梭的機會,與古人對話。#影象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