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耐司15mm F4超廣角全畫幅鏡頭前,廠家告知這是一支可以最大光圈F4下拍出乾淨利落星芒的手動鏡頭。對於在濾鏡產品領域有著優秀成績的廠家,言之勿預間快遞一支自家的鏡頭供體驗,疑惑與期待兼有。
小光圈下較遠處點光源產生星芒,這是攝影愛好者共知的;再者,偏愛城市風光、老工業建築等題材拍攝的我,除了夜景拍攝讓點光源出現銳利的星芒為畫面加分以外,還有更多的考量:
1.中心到邊緣成像是否紮實、銳利;
2.畫面邊緣桶形畸變的控制;3.在非“燈泡”頭72口徑設計下光學暗角(暈影)的控制;4.被攝實體與高亮過渡的邊緣是否有明顯的“紫邊”;5.城市夜景(或太陽下)正對或抵近光源拍攝最容易出現的眩光等。
快遞到手體驗的是一支工程鏡頭,光圈環並不是以後成品的有級設計,遮光罩沒有隨同過來。
關注目前該鏡頭有哪些卡口外,同時注意到該鏡頭112°的視場角度應該不止15mm鏡頭覆蓋的,求證耐司公司後證實該鏡頭實際為14.5mm的視場角。
好久了,重慶沒有見過正經的太陽。
修建中的白居寺大橋太高了,採用近距離豎拍。F9光按下快門前在背屏裡就能明確分辨到點光源散發的清晰星芒。
第一次使用這支鏡頭,擔心跟以前用過鏡頭那樣,向右曝光丟失高光細節一團慘白,降了1.5檔曝光。
換一了個機位拍,為了兼顧中景暗黑,不得不向右曝光,成片後點光源中心處仍然是細節難辨的白光,僅高亮邊緣部分有細細的星芒;
回家進入ACR後,並不期待第二張照片能比手裡其它鏡頭,拍到同樣高亮點光源照片有更好表現。
試著將ACR基礎調整的高光鈕向左拉動,驚喜如圖:點光源中心部分散漫的高光聚攏成一個過渡自然的點,邊緣散射區域凸顯出銳利、細長的星芒。
車燈發出星星一樣的細緻光芒,我在電影裡看到過,因為測試這支鏡頭,掛佳能EOS R機身,幾乎正對車燈在F5.6光圈下就得到了。
以前拍攝遇到單燈高壓路燈,即使將光圈收到F16,在近距離抵近拍攝,中心乃至邊緣仍然會是沒有細節的白乎乎的一團;
而眼前這盞有好多LED燈珠組成的長方形路燈,在F11光圈下,竟然拉出精晰銳利、細節分辨如此細膩的星芒。
同時,沒有遮光罩,沒有使用有防漏光海綿的ND減光鏡,沒有看到炫光佔據畫面。
即使在較遠距離看浮橋上那盞碩大的矩形燈,明晃晃一片肉眼不敢直視,在這支15mm鏡頭下,F8光圈下星光熠熠,對高亮漫射光的控制,對周圍船體以及遠處背景細節成像的干擾,降到讓人驚喜的程度。
幾分鐘前對稍遠處浮橋高亮燈光的拍攝體驗,有了信心近距離拍攝較大面積矩形光源。
選擇紅綠燈處,抵近拍攝大巴車.....得到的不僅僅是大燈星芒,大燈邊框清晰可辨,更從中心到邊緣部分,這支鏡頭記錄了更多的色彩資訊。
按多年實踐、認知,因各種原因,超廣鏡頭極容易在邊緣部分出現桶形畸變且後期不易矯正。
在步行街嘗試豎拍高大建築,直觀測試建築邊緣部分的垂直度。
透過實拍,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桶形畸變。
同上圖,陰霾天,稍稍轉動鏡頭拍一張。
擷取中心部分
擷取建築邊緣部分成像依然紮實,也無明顯的垂直線彎曲,桶形畸變控制顯而易見。
同時,在石材、建築與天空邊緣過渡處,沒有出現“紫邊”現象。
對於一支超廣鏡頭在夜景,或者實拍場景的中心部分有高亮時,畫面極容易形成光學暗角和漸暈。
而對於耐司涉足鏡頭研發、製造出來的第一支15mm超廣手動鏡頭,在ACR裡沒有配置檔案可呼叫校正。實拍的結果超乎我的預期很多。
在昏霾天測試了夜幕剛剛降臨光比不太大的表現。
等待3小時候夜幕完全降臨拍攝,夜幕與城市人造光有了更強的光比。
如下圖可以看到,慢快門長時間曝光下,近處景觀輪廓燈,與遠處商場LED廣告牌,沒有出現高亮溢位完全丟失細節的現象,仍然保留了圖案色彩資訊。
前幾張片對這支鏡頭在高亮下的表現有了認識,更大膽地選擇了過去很少願意這樣側向、小夾角面對車燈的拍攝機位,進行長時間曝光測試。
按慣常認知,側向小夾角拍擦身而過的車流(我做不到站在公路中間拍攝撲面而來的汽車)出現死白的行車軌跡太正常不過;然而耐司這支超廣鏡頭,即使5秒曝光下仍記錄了豐富的車行軌跡色彩資訊。
耐司這支鏡頭在長時間不欠曝操作下,對LED牆面高亮部分字型的細節保留讓人驚訝。
轉動機位拍攝車流尾燈軌跡
測試無遮光罩裸鏡,抵近高亮光源繼續測試該鏡頭對眩光控制的能力,結果如圖,並無明顯“光雨”覆蓋,畫面乾乾淨淨。
同時,畫面中心及右側廣告牌依然記錄下難以置信的色彩資訊和文字細節:以本人能力,面對如此複雜光源環境,在沒有第三方物理干預,或者分次曝光合成前提下,很難一次性完成這樣對明暗各部細節充分表現的畫面。
以下四片同機位,分別調整感光度、快門速度,測試從F5.6--F13光圈,這支超廣鏡頭我認為在意的實拍效果。
F/5.6
F/8
F/11
F/13
如果,你更在意用曲線說話,以下三幅從F4 -- F8 -- F11的曲線圖更能滿足。
作為多年與耐司濾鏡合作的NiSi講師,對耐司從系列濾鏡研發、生產走在業界前端,再到2021年伊始,推出其第一支極具特色的星芒超廣鏡頭,其自我突破的精神和能力,讓我相信其還有更高的目標。
編輯/El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