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佳能R5+RF811,網傳屬於拍鳥神器組合,具體體驗究竟如何,我且來試試。R5神機自不必多說,先來說說811。

RF800 F11主要是塑膠殼子,很輕,在R5上,可以有800mm和截幅800*1.6=1280mm兩個焦段使用。從長焦來說,大概屬於巨炮範疇了。

RF800 F11,有幾個顯著特徵,是過往鏡頭所不具備的:

1.不能全屏對焦。

2.收納狀態不能拍照,必須抻出來全長狀態拍照。

3.光圈只有固定的F11,不能改變。

和大白兔做對比,大白兔全金屬,最長400mm。但大白兔比它重不少。

都抻出來,大白兔戴上遮光罩和811差不多了。由此也可見811確實體積夠小了。所以手持輕鬆拍攝不成任何問題。可以說,三腳架可以歇歇了。

吐個槽,感動廠真不厚道,811的一個遮光罩要1000多,標配不帶,索性不要了。

811即使已經很小巧了,但攜帶仍然有些麻煩,畢竟800mm焦段了。於是想了個辦法,用百折布,還可以兼當遮光罩和炮衣作用。把R5和811拆來攜帶,之前的小包也能裝下了。

巨炮,必須低調,哈哈哈

ISO 10000

最近似乎鳥緣差一些,加上有疫情不敢走遠,都在家門口轉悠,總是沒趕上好天氣。畢竟只有F11的光圈,於是ISO基本都是過1000了,畫質到底怎麼樣呢?

ISO12800

800mm的巨炮,真的很容易爆框啊,哈哈哈

這種目標,加之眼部識別,可以說又快又準,即使高一些ISO,4500萬畫素,縮個圖,基本看不大出來多少噪點,即使上ISO10000,也是可用的。

但論及捕捉移動目標還是感覺不能隨心所欲。我分析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1.焦段太長,視角窄,本身捕捉目標就困難,需要提前有預判。

2.雖然手持已經很靈活了,但應對突然變化的目標或者較小目標,撲捉到機率還是很低。一個是最小對焦點還是太大了,另一個也許是大家所說的電子取景器的時滯吧。和捕捉近處較大目標相比,似乎電子取景器和光學取景器差別真的不大,至少在R5上沒有可區分的明顯感覺。並沒有,因為電子取景有個成像過程而追丟了目標那種印象。

RF811本身帶防抖,據說機身防抖不能同時作用,大概相當於4級。我一般最低快門都在1/500秒,所以防抖體會不深。

期待好天氣,用ISO100,再拍一次,看看R5的數毛能到什麼程度,哈哈哈~

我希望最後的結果不是,從無反歸於單反。1DXIII+EF640,你招手但我裝作沒看見......

28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南北戰爭期間,最令人毛骨悚然、令人難忘的20張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