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下眾多的紙媒和網路媒體中,充斥著大量“養眼”的時裝影像,這些拍攝技術先進、後期修圖精美的影像給我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一些靚麗的色彩,但卻很難在真正意義上滿足我們飢餓的“精神味蕾”。時裝影像在浮華與聒噪的裹挾下,被氾濫地貼上了金錢與奢糜的標籤,而與恬淡、閒適的貴族氣質漸行漸遠,這就導致了大量的 “養眼”之作,而鮮有觸及靈魂的“養心”之作。
作為時尚風潮的記錄者與傳播者,眾多時裝攝影師也順水推舟地迎合了這種風尚,甚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時裝廣告攝影作為商業攝影的屬性使然,不應該過多地問責於攝影師們。然而,在競爭激烈的商業攝影圈疲於奔命的攝影師們,仍然有不甘心於市場規律的羈絆,試圖在商業攝影的表象之下,去盡力詮釋一些個人化的風格和文化層面的特質,讓商業影像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拘泥於產品層面的訴求,而去挖掘深層次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內涵。
與攝影師的那些富於動感和表情,有著多變的構圖和豐富透視變化的人像作品相比,陶擁軍的這組時裝廣告影像,給了我們一種靜美的觀賞體驗,讀來如涓涓溪流般清爽。整組作品被一種刻意營造的空靈氛圍籠罩著,讓觀者在這種特定的氛圍中讀到了豐富的精神訴求。從表面上看,攝影師讓背景和模特靜止、淡定、程式化,甚至趨於呆板。而在刻意營造的影像氛圍引導下,在模特兒、服裝與自然的和諧互動中,無形的訴求緩緩湧出。
在廣告攝影中,“技術”與“創意”就如同一個人的正面和背影,正面“顯露真容”卻流於表象,背影“虛乎朦朧”卻蘊含其勢。廣告攝影時常要在這種“顯性”和“隱性”的相互滲透、相互扶持、甚至相互糾結中去講述特定的訴求主題。技術是廣告攝影成功的基礎和要件,而用造型語言和色彩語言“講述品牌故事”的能力,才是對廣告攝影師的終極考驗。這種透過表象對品牌內涵的挖掘,正是品牌差異化表述的核心。
這組作品在具象上呈現出非常“時裝化”的特質,迎合了時裝類產品廣告攝影的技術要求。整組影像構圖中規中矩,主體與背景的色調搭配嚴謹。而模特兒呆板、慵懶,甚至睡意朦朧的面部表情,讓影像避免了喧賓奪主的“人像化”趨勢,突出了訴求主體。純淨的背景呈現出濃郁的自然主義和環保風格,同時也營造了空靈和充滿禪意的影像氛圍。
商業屬性決定了“顧客至上”的商業法則在時裝廣告攝影中同樣適用。所以,將廣告攝影比作“戴著鐐銬的舞蹈”是再恰當不過了。作為一名廣告攝影師,能否在滿足商業訴求的“鐐銬”束縛下,跳出富於個性的舞蹈,在藝術訴求與商業訴求之間達到平衡與統一,無疑是一個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