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當晚東方衛視播出的《東方新聞》節目中,一條“我的中國緣:義大利‘老馬’ 當代馬可·波羅”的人物訪談,講述了義大利漢學家、攝影師馬達羅的故事。東方衛視記者赴義大利馬達羅家中採訪,他案頭翻看著一期大河報《河之洲》,內容是“40年光影歲月”。2018年12月1日的這期報紙,特別呈現了馬達羅鏡頭中改革開放之初的河南。

這個花絮,也將我們的回憶拉到了去年底對馬達羅的採訪。

去年11月在鄭州市升達藝術館展出的“中外攝影對著拍——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攝影展”中,義大利漢學家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有14幅照片參展,這些難得一見的老照片引發了觀眾濃厚興趣。

自1976年至今,馬達羅已來華200餘次,幾乎走遍了中國,河南也留下了他的足跡。他被稱為當代“馬可·波羅”。

當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這次攝影展中見到馬達羅的作品時,他已經飛回義大利,未能謀面。不過,記者輾轉聯絡到了馬達羅的中國好友陸辛,並通過他對馬達羅進行了採訪。

◆河南給我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素材

在上述參展的照片中,馬達羅有3幅關於河南。馬達羅對其中一張洛陽的照片印象很深,照片上一位老奶奶拉著板車,上面爺爺半躺,小孫女坐著。

“在詢問了朋友之後,我才知道照片中的老人病了,當時就是用這樣的工具把他送到醫院,這樣的瞬間很珍貴,因為它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的現實。”馬達羅說。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還得到了馬達羅上世紀70年代末在河南拍攝的7幅照片。為了表達對著作權的尊重,大河報社與馬達羅簽訂了版權使用協議,馬達羅爽快地同意以報社的正常稿費支付,這可比他的照片一般使用費要低得多。這個細節讓人感到溫暖。

聽他講述當時在河南的見聞,能感受到馬達羅對中原大地歷史文化的熟悉和一片深情。馬達羅說:“河南給我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素材。”

◆河南博物館的陶樓讓老馬讚不絕口

馬達羅還是中國博物館界的老朋友,他曾擔任義大利一家博物館的館長,因為工作關係多次來到河南,對於中原文物更是大加讚賞。馬達羅的中國好友陸辛回憶道,一次在河南博物院看到漢代陶樓時,馬達羅不住讚歎:“太不可思議了,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能造出這麼美的陶樓。”

陸辛還向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透露了一個有趣的細節,2009年到鄭州時,馬達羅在河南博物院附近的酒店裡,第一次吃到了小龍蝦,因為太美味,吃了一大盆。

這次來鄭州,馬達羅特意在活動之外用手機開啟了鄭州拍攝之旅,走遍了鄭東新區、商廈、老城區、二七塔、地鐵站等地。

“和十年前來鄭州相比,有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已經是現代化的都市。”馬達羅感嘆道。與此同時,他也注意到一些汽車亂停、電動車闖紅燈的情況,不過他堅信鄭州未來的進步空間很大。

◆“拍照時,我認為中國有一天會變得強大”

“他上輩子一定是一箇中國人。”女兒曾這樣說馬達羅。

馬達羅的“中國情緣”在他幼年時就已經埋下了種子。小學時他就開始嘗試書寫漢字,印象深的少兒讀物是一個義大利小男孩到中國曆險的故事。他把西方報刊上有關中國的文章都做成了剪報,按政治、經濟、文化等來分類,他從書攤上淘來了魯迅的《阿Q正傳》和老舍的書。後來,他結交了中國筆友,通過寫信和閱讀書籍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中國人民熱情好客,從我第一次去中國到今天,中國人民始終用最熱情的方式迎接我,這一點讓我十分難忘。”長期從事中意兩國文化交流的馬達羅說。

1976年至1979年,馬達羅在北京、西安、開封、洛陽等地採訪攝影。他以一個西方記者的獨特視角,將鏡頭對準了中國普通福斯,用“掃街”的拍攝方式,真實記錄下了中國鉅變前夜的風貌,尤其是中國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狀態。

馬達羅說:“上世紀70年代末,我拍下那些照片,因為我對中國近現代的歷史和中國的文化非常了解,以此為基礎不難判斷出中國在未來一定會崛起,所以我認為中國有一天會變得強大,這些照片會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開封,龍亭邊的涼粉攤

兩個小孩正在小吃攤前吃涼粉。他們吃這種又滑又軟的涼粉時,想熟練地使用筷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的確,那個男孩使用筷子就不是很熟練,兩根筷子在手指間不聽話地交叉著,而那個女孩使用時卻遊刃有餘。中國人使用筷子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中國小孩從很小就開始使用筷子吃飯,除了一些特殊場合之外,中國的飯店和小吃攤幾乎不怎麼使用刀和叉。我發現,中國小孩從很小就開始吃和大人一樣的菜,而且經常是很辣的菜,但他們卻樂此不疲。

小吃攤位正對著湖,在龍亭公園前的廣場上。那兒是一千年前宋朝皇宮矗立的地方,而開封就是那時宋朝的都城,史稱汴京。老奶奶正從罐子裡取調味醬準備給涼粉調味,涼粉是這裡的傳統小吃,有點黏糊糊的,如果不是加了辣辣的調味醬,味道會不那麼濃。顧客們分散著坐在圍在攤子邊上的小桌前,她正在攤子上根據顧客的需要給小吃調味。20世紀70年代末的中國,私營經濟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而這些在旅遊景點附近出現的、受到遊客和當地居民追捧的移動小吃攤位則是私營經濟的先鋒。

◆洛陽,附近的農村到了小麥收割的季節

黛山遠逝在地平線上,金色的麥田在夏日的微風下輕舞著。我很幸運地捕捉到這轉瞬即逝的一刻:村民們收割小麥的時候,拾麥人拿著裝麥穗的筐跟在旁邊。收割好的小麥被運到瀝青馬路上,均勻地鋪在路面上,這樣,各種車輛可以來來回回地從上面碾壓,直到麥粒從麥殼裡面分離出來。當所有的麥殼都被碾乾淨之後(需要很多天),村民們在馬路上順風揚麥,等風把碎麥殼吹走只剩下麥粒,再把麥粒收到袋子裡,最後清理麥子的工作是用大篩子完成的。

◆黃河,開封北黃河渡口

黃色的河,被譽為中國的母親河,黃河流域被認為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實際上,過去的很多朝代都是在黃河流域誕生的:漢朝、唐朝、北魏、宋朝。圍繞著黃河也誕生了很多都城:咸陽、長安、洛陽、汴京。凶猛激烈的黃河水和它變幻莫測的水性“造就”了中國,直至20世紀50年代,黃河才被人類馴服,人類的治理減弱了它洶湧奔騰的生命特徵。現在我們在位於開封以北幾公里處的黃河渡口,一輛輛超載的單車正在等渡船把它們帶到黃河北岸。這也是一張應該存入檔案的老照片。

◆洛陽,市中心賣掃帚的人

他的同伴抽了口煙,用狡黠的眼神盯著我,那眼神意味深長,反映出河南人特有的性格。河南省毗鄰黃河,人口眾多,黃河孕育了大量的生命,同時,它引起的洪水也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河南給我提供了一系列非凡的素材,在我看來,這張照片是覺得有可能做成生意,但又有點信心不足的兩個買賣人的寫照,是他們用一根根香菸打發時間的一瞬間的定格。

◆洛陽,拉板車的老人

爺爺病了,需要去醫院看病,奶奶還有把子力氣,把爺爺放在小板車軟軟的被子上,怕爺爺坐不穩,奶奶用一根繩子把他的腳捆在小板車上,然後奶奶把小孫女也放到板車上。上路了,奶奶像頭騾子那樣拉著板車走在灑滿Sunny的洛陽街頭。在東漢都城洛陽的逗留期間,我遇到了在這裡生活的黃河傳人,每走一步都有可能遇到剛才那樣的情景,獨特而不可複製。今天看來,那樣的情景體現的是人性的光輝,這是一份我們需要儲存的真實檔案,為了真正了解那個時期的中國,了解今天中國的深刻轉變,我們應該好好儲存、研究和學習這種精神。

◆開封,市中心的街邊攤

鄧小平倡導“致富有理”,雖然這句話還沒有被明確提出來,但是風向已毫不含糊地朝著這個方向吹起來了。河南人民把握風向敏感而迅速,特別是商業方面的風向。於是,家門口的人行道變成了臨時商店,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可出售的商品:嬰兒車、椅子、床、紙箱、竹筒、窗簾。每個家庭成員都是售貨員,從其他城市的流動商販那兒買來的東西,又或者是商販在工廠工作的朋友幫忙在家制作的廉價商品,也一併被擺了出來。

(本組圖片由阿德里亞諾·馬達羅攝影並講述)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埋在土裡的“橄欖油”,包裝設計與美學結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