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大行其道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創新應用需要藉助機器視覺來輔助完成,而發揮AI功效“看得懂”的前提是需要裝置能看得見、看得清,這個過程中光學鏡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尤以安防行業的AI化最為典型。伴隨著安防AI技術應用的深化,作為監控攝像機關鍵的元件—安防鏡頭的技術升級似乎成為必然。從影片監控系統的發展趨勢來看,安防鏡頭的技術升級路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安防鏡頭技術升級路線
可靠性與鏡片成本:安防鏡頭的可靠性主要指系統的耐熱性。監控攝像機需要在極端天氣條件下工作。一個好的監控鏡頭需要保持對焦在 60-70 攝氏度時沒有可見的影象失真。但是與此同時,市場正在從玻璃鏡片轉向玻塑混合鏡片(這意味著混合使用非球面塑膠鏡片與玻璃),以提高解析度,降低成本。
解析度與頻寬成本:與其他相機鏡頭相比,監控鏡頭通常不需要高解析度;目前的主流是 1080P(= 2MP)仍將從目前的約 65%增加到 2020 年的市場份額達到 72%。由於在目前的系統中頻寬成本仍然十分重要,因此解析度升級會加重系統建設和運營成本,預計未來幾年 4K 升級的進度在 5G 建設完成前將會十分緩慢。
從定焦到高倍變焦:安防鏡頭可分為定焦和變焦。目前的主流仍然是定焦,但 2016 年變焦鏡頭佔市場的 30%,到 2020 年將增長到超過 40%的市場份額。通常 3 倍變焦足以滿足使用,但是對於更遠距離的監控仍然需要更高的變焦倍數。
大光圈解決弱光環境應用:由於安防鏡頭經常需要在弱光環境下使用,因此對於大光圈的要求要遠遠高於手機鏡頭。雖然也可以使用紅外成像解決夜間成像問題,但是這隻能提供黑白影片,因此大光圈配合高靈敏RGB CMOS才是解決弱光環境應用的根本辦法。目前的主流鏡頭足以應付室內環境和日間的室外環境,針對夜間環境開發出了星光級(F 1.6)和黑光級(F 0.98)的大光圈鏡頭。
在電子科技應用面越來越廣泛的今天,光學鏡頭作為機器之“眼”,如今也不斷延伸拓展出眾多新的應用領域。除了安防、手機、車載這三大主要的業務市場之外,作為光訊號的主要採集部件,光學鏡頭已成為AI識別、投影視訊、智慧家居、虛擬現實、鐳射投影等新興終端電子產品的重要元件。而針對不同的電子裝置,其所搭載的光學鏡頭在形態和技術標準方面也都略有差異。
這裡以智慧家居、視訊類裝置、無人機的鏡頭特點舉例說明。
智慧家居鏡頭
伴隨著著大眾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智慧家居如今也走進了千家萬戶。以家用攝像頭/智慧貓眼/可視門鈴/掃地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智慧家居裝置為光學鏡頭進入智慧家居市場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載體。智慧家居裝置靈活小巧、可適應黑白全天候工作的特點使得光學鏡頭的訴求主要集中在高畫素、大光圈、低畸變、高性價比等方面,高畫質拍攝、低照夜視、寬景深設計成為智慧家居研發生產的基本標準。
無人機鏡頭
消費類無人機裝置的興起,使得日常攝影開啟了“上帝視角”的玩法。無人機的使用環境基本以戶外為主,遠距離、寬視角、可應對戶外複雜環境這些為無人機的鏡頭設計提出了不低的要求。
據深圳軒展科技介紹無人機攝像機鏡頭應該具備的幾點功能包括透霧、降噪功能、寬動態、 自動日夜轉換和球形隱私區域遮蔽功能等。飛行環境複雜,無人機鏡頭需要隨時根據視線環境自如切換拍攝模式,才能保證拍攝畫面的卓越性。這個過程中,變焦鏡頭也是必需,變焦鏡頭與飛行器械的結合,高空飛行也能兼顧廣角拍攝與特寫捕捉的快速切換。
手持攝像機鏡頭
直播產業大火,為了更好的適配不同場景下的直播工作,輕便型的智慧攝像機產品也應運而生。高畫質、防抖、無畸變成為這類攝像機的參考標準。此外,為了追求更好的上鏡效果,還需要滿足色彩還原效果,所見即所拍以及超寬動態適應,滿足生活場景全天候拍攝。
視訊類裝置
新冠疫情的爆發帶來了線上會議、直播課堂的進一步發展。由於使用環境相對固定且單一,因此這一類鏡頭在設計標準上基本沒有太大的特殊性,作為視訊裝置的“眼鏡”,視訊類裝置鏡頭一般滿足大角度、無畸變、高畫質、變焦的應用需求即可。隨著遠端培訓、遠端醫療、遠端協助、協同辦公等領域相關應用的日趨普及,這類鏡頭的產量也在不斷增加。
目前,安防、手機、車載是光學鏡頭的三大主要業務市場,而伴隨著大眾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一些新興的、更加細分的光學鏡頭下游市場也在不斷成長起來,比如投影儀、AR/VR裝置等,聚焦於視覺技術和藝術,給普羅大眾生活和工作帶來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