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注:本文轉自36Kr

iPhone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攝影行為,而是照片的概念。它標誌著一種新語言的引入,標誌著視覺傳播史上新篇章的開始。

編者按:攝影已經有150年的歷史了,柯達布朗尼相機推出的第一年,就永遠改變了攝影和我們的文化。很快,各種手持式攝像機將進入市場,使攝影記者和時尚攝影師等職業成為可能,併為藝術家提供了另一種表達自我的媒介。這些攝像機還為日常人員提供了一種負擔得起的便捷方式,記錄下生活中的重要時刻。無論是正式的還是自發的,這些記錄可以留給子孫後代。而蘋果製造的iPhone,也正在以另一種方式扮演這種角色攝影變得不再關乎美學,更多的是關於瞬間、快照和一種感覺。擁有 “垃圾鏡頭”的iPhone也做到了這一點。本文來自翻譯,原文標題為:Why iPhone is today’s Kodak Brownie Camera,作者Om Malik,GigaOm創始人。

站在懸崖邊上,我慢慢地架好三腳架和相機,期待著日落的到來。光線很快就會沐浴在我面前的山巒上,照亮了印度河和贊斯卡爾河的交匯處。這是我眼睛所見過的最美的景象之一,兩條支流在匯合處有著非常明顯的顏色。印度河是玉綠色的,而贊斯卡爾河則是青藍色的色調。我大有計劃,要用照片捕捉這裡的神奇。擺弄了一會兒我的裝備後,我的構圖和焦距都已確定。我所要做的就是在時機成熟時按下快門。

在我等待的時候,我從邊上望去,看到一群下班的印度人背對著現場自拍。他們只用智慧手機上的攝像頭捕捉這一刻。諷刺的是,小丑竟是我自己。我站在這裡,站在高處,用相機裝備,成本與一輛二手轎車一樣高,等待完美的光線,我非常小心地將自己的影子擋在畫面之外。而他們在那裡,記錄著同樣的時刻,卻絲毫不顧光線的質量或影象本身。相反,他們在努力記錄自己存在的同時,也在讓手機裡的晶片來解決這一切。

那一刻,我更加堅定了我對iPhone的看法,它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攝影行為,而是照片的概念。在其他智慧手機紛紛效仿之前,它標誌著一種新語言的引入,標誌著視覺傳播史上新篇章的開始。

我們所知道的攝影已經有150年的歷史了,雖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文明。但它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有內涵,也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簡而言之,攝影的歷史發展弧線是,它始終是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去拍照。我們渴望更多地瞭解自己,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拍更多的照片,更多地按下快門,更多的地點,以及更多的事物。無論是新的化學品、新的膠片還是新的感測器,這方面的技術進步,大體上都是為了讓我們更簡單地捕捉瞬間。所有這些都讓我們走到了今天,當我們已經悄悄地通過了文化臨界點,拍照就像呼吸一樣成為我們的第二天性。這裡沒有什麼藝術可言,這只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很多方面,iPhone 讓我想起了另一款開創性的相機:布朗尼相機。布朗尼相機在上世紀初推出,它是變革的催化劑,幫助我們記錄自己的歷史,這正是一個多世紀後,當我在藝術領域辛勤工作時,那些印度人正在做的事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攝影只限於非常富有的人。只有他們才有能力花錢請專業攝影師將他們的肖像儲存在昂貴的印版上供後人瞻仰。

這一切都在 19 世紀 80 年代發生了變化,喬治·伊斯曼,一個銀行職員和攝影愛好者,創造了後來成為所有膠片之父的膠片。他的發明讓攝影擺脫了複雜的相機和實驗室的限制。伊士曼創立了伊士曼柯達公司,重新定義了攝影。

在柯達之前,曾有過專業攝影師,他們為商業廣告或玻璃板上的坐像拍攝照片。還有一些業餘愛好者,他們追求創意和美術攝影。另一方面,柯達吸引了第三類人。“快照者”--那些想要拍攝沒有任何藝術或專業性的照片的人。

伊士曼在營銷方面頗有心得。透過他公司的廣告宣傳,他向大眾介紹了非正式攝影的理念。“在我們的祖父母時代,拍照意味著在不舒服、緊張的態度下長時間的坐著,成功與否總是或多或少的疑問。”一則廣告這樣寫道。“在過去的日子裡,不經常拍照是有藉口的。但今天,聰明的攝影師在舒適的攝影棚裡,在他們的指揮下,快板和快鏡頭,讓這種體驗成為一種享受。你應該為自己和朋友們提供這種滿足感。”

膠片使得新的相機設計出現,其中第一款是柯達單體相機,它的膠捲足以拍攝100張照片。“柯達在一個緊湊的儀器中結合了景象相機或手動相機的所有屬性,”該公司吹噓道。第一臺柯達相機的價格在5美元到35美元之間,這在19世紀末還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以今天的美元計算,在150美元到1059美元之間)。1898年釋出的《科達克相機》據說賣出了約15000臺,這在那個時代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比銷售量更重要的是它對公眾攝影方法的影響。突然間,人們把相機帶到了他們無法攜帶沉重、笨重的傳統相機的地方。

將這一個巨大的飛躍更進一步,可以說是改變了人類與照片和視覺交流關係的相機,是一個簡陋的棕色小盒子,被稱為 “布朗尼”。由伊士曼·柯達公司的工程師弗蘭克·布朗內爾設計,它由紙板製成,用廉價的仿皮包裹,並用鎳配件固定。雖然以今天的標準來看,它聽起來並不顯眼,但在二十世紀初,它卻是一件令人驚歎的東西。

伊士曼希望人們只需放入一個膠片盒,透過取景器檢視,然後開啟開關即可拍攝照片。它的簡單和易用性非常傑出,而且它完美地面向了一類新的攝影師。“任何男孩或女孩都可以用布朗尼拍出好照片,”該產品的早期廣告聲稱。就像任何廣告一樣,這是一個誇張的說法,但不是一個太誇張的廣告。毫無疑問,布朗尼極大地簡化了攝影體驗。

第一代布朗尼的成本是一美元。一個膠捲盒的成本更低,大約15美分,以今天的貨幣計算大約是1美元。它的便攜性和經濟性給大眾攝影帶來了一個跳躍式的發展。伊士曼·柯達賣出了大約15萬檯布朗尼,這在當時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而在此後80年的時間裡,他們還將繼續賣出數百萬臺後續型號的產品。伊士曼成了億萬富翁。與此同時,攝影也變得普及起來。

在布朗尼之前,一次攝影之旅就是一次探險,往往需要搬運工、騾子和爆炸物。富有冒險精神的攝影師需要攜帶沉重的裝備、大量的有毒化學品,以及處理不精確過程的耐心。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布朗尼這個每邊大約五英寸的盒子。它出現後,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拍照。

1912年,伯尼斯·帕爾默帶著她的布朗尼相機登上皇家郵輪 “卡帕西亞 ”號。她剛滿17歲,收到這臺相機作為生日禮物。當 “卡帕西亞 ”號因救援任務而改道時,帕爾默拍攝的泰坦尼克號沉沒的冰山和獲救乘客的照片,成為那場悲劇的唯一影像記錄。

就像布朗尼不是第一款行動式相機一樣,iPhone也不是第一款讓人拍照的手機。它甚至不是最好的拍照手機,當iPhone剛推出,這個榮譽屬於諾基亞,諾基亞對自己的N95手機感到特別自豪,它的設計就像一臺點陣相機。

但布朗尼和iPhone的成就都超越了技術。相隔近100年,它們的功利性是顯而易見的。布朗尼將攝影技術交到了業餘愛好者手中,iPhone也是如此。

他們在各自的時代為非正式照片的興起做出了貢獻。有了布朗尼之後,人們就帶著相機去海邊、遊輪上以及其他度假目的地。當然,智慧手機更加便攜。我們現在都帶著一部手機,無論身處何地,我們都可以立即拍照,幾乎可以同時進行分享。

我個人的攝影之旅是從iPhone開始的。在它進入我的生活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我可以創作照片。大約七年的時間裡,iPhone是我唯一的相機。我所知道的關於攝影的一切,都是在那臺裝置上學會的。直到2015年3月,在擁有iPhone近8年後,我才買了一臺 “真正的相機”。布朗尼的變革性正是如此,它作為許多人的入門相機,讓那些哪怕只是一丁點興趣的人也能拍出像樣的照片,至少大多數時候是這樣。

攝影師們哀嘆布朗尼的崛起,就像他們哀嘆iPhone的興起一樣。“這真的很奇怪。”總部位於倫敦的攝影師安東尼奧·奧爾莫斯在2013年底與《衛報》的對話中說。“攝影從來沒有這麼流行過,但它正在被摧毀。從來沒有拍過這麼多照片,但攝影正在死亡。” 他的理由是什麼?“iPhone的鏡頭很垃圾。你可以在iPhone上拍一張漂亮的照片,但把它打印出來,看起來就很糟糕。”

時隔一個世紀,很多專業人士仍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攝影是關於人和他們創造自己的敘事。正如英國皇家攝影學會主席邁克爾·普里查德博士在接受採訪時說的那樣:“布朗尼是變革性的,因為它讓人們可以拍攝照片,在大部分時間內獲得不錯的效果,然後透過家庭相簿分享這些照片,在沒有任何技術知識的情況下,這種方式更快、更簡單。”

專業攝影師經常被技術所迷惑,而忘記了人們如何參與影像製作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還應該承認,業餘攝影師是給這個行業帶來急需的規模,幫助進一步發展新技術的人。

非正式性可以促進資訊的產生。布朗尼相機的普及所帶來的快照捕捉到了更多關於人們的資訊,而這些資訊在其他情況下是不會被披露的。人們開始拍攝日常的照片,嬰兒、鄰里場景和家庭聚會。如果你看一下Instagram,人們一般都在做同樣的事情,除了少數例外。再過一段時間,每個人都會覺得有必要拍攝他們要吃的食物。

隨著每天拍攝的照片數量開始急劇增加,弱勢群體的生活越來越多地被記錄下來,這一趨勢至今仍未減弱。智慧手機是這一軌跡的一部分。在世界各地,數以百萬計擁有智慧手機的人,儘管他們生活在相機未能進入的地區已經超過一個世紀,現在正在拍攝和分享他們社群的照片。就像當年用布朗尼拍攝的快照一樣,這些隨意的照片將成為我們歷史上瞭解自己的基石。

“布朗尼改變了人們與攝影的關係,然後這些照片發生了什麼,它確實改變了人們與自己、與家人、與朋友的關係。”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in 50 Cameras一書的作者普里查德博士說。“布朗尼改變了人們對視覺世界的認識,因為那些東西被記錄下來,並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展現出來。”

布朗尼也將話題從影象的質量上轉移開來。攝影變得不再關乎美學,更多的是關於瞬間、快照和感覺。擁有 “垃圾鏡頭”的iPhone也做到了這一點。

這兩種裝置都不一定是為了顛覆影像拍攝藝術而製造的。布朗尼是為了賣膠捲而生。iPhone的相機是為了賣手機而打造、改進和宣傳的。但蘋果很快就意識到,攝影作為與人類在情感層面相通的東西,才是iPhone的殺手鐧。這種洞察力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布朗尼固然加速了老式攝影的消亡,但智慧手機相機真正做大了消費類單機相機的需求。昔日的尼康、佳能等巨頭們,已經只能爭奪殘羹冷炙。

當然,站在印度河和贊斯卡河的十字路口,我很感激為自己保留了一些昂貴的相機。但我可以看到某種吸引力,我們不妨稱之為“布朗尼2.0”,因為一名印度軍人舉起iPhone拍攝了一張自己與所有朋友的照片,而這也許只是背景中的一個匯合點。相機便於攜帶,簡單到一個孩子(更別說成年男子),即使不全神貫注,也能操作。最重要的是,它非常有趣。喬治·伊士曼一定會感到自豪。

譯者:蒂克偉

原文出處:https://36kr.com/p/1113640558848264

7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我只穿香奈兒五號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