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在中國人的生活中並不是可以單純的理解為一種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作為西方工業時代的發明,鐵路和火車就代表著先進和強大的力量。當第一根鐵軌鋪設在我們的土地上的時候,無數的關於發展的故事直至今天還持續書寫著。從詹天佑開始的鐵路夢想到今天全世界高速鐵路里程世界第一併且擁有最先進鐵路工程和技術的國家,鐵路和火車在今天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一種見證。
同樣,火車在成就國家個民族故事的同時,每一箇中國人就成為鐵路血管中生生不息的紅細胞。在歲月的流淌中,我們關於家的追尋,美好生活的嚮往等等關乎每個人生活的點滴,都可以在火車這個緊密運動的空間中被記錄。王福春就是這樣一個用攝影將火車與中國人連結,用視覺將時代變化和國人面貌切片的攝影家。今天,我們失去了這樣一位真誠、專注而富有激情的攝影家。
或許是由於火車車廂物理空間的限制,這些照片中人物的關係總是顯得緊湊而親密,當然,綠皮火車的擁擠是一方面,大量的擁擠的場景都會勾起有過那個時代綠皮火車“擠車”經驗的回憶。當然,王福春的視角並沒有只停留在“擁擠”本身,兩個情侶擠在同一張臥鋪床位上的照片,女孩子深情款款的眼神,除了可以看見她對於旁邊的伴侶的愛,還展示了那個時代難得一見的私密空間的隱秘情感交流。
同樣,我們也會發現,王福春的作品最精彩的故事也是在90年代的部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劇烈地改變著國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的變化出現在衣著、髮型等物質層面,還有世界上更多的文化元素融合到了中國的火車車廂裡。
在這個時代的作品中,王福春除了記錄中國人的物質生活的變化,還在攝影語言符號上融合了今天紀實攝影畫面中常見的挪用、錯位等構圖手法,將西方的符號拼圖到中國的視覺脈絡中。美國的搖滾歌星,歐洲的時裝模特,發展中的中國人在西方人發明的鐵路上追夢,追尋更多的價值。
伴隨著畫面中中國人生活故事的激烈變化,視覺元素的豐富和發展,整個90年代的火車上的中國人的畫面情感如同那個時代的GDP資料一樣高歌猛進、熱情如火,走過那個時代的人從今天看來也最值得感懷。這也是為什麼在王福春近幾年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見的變化,似乎缺少的年代變化帶來的激情,或許是我們與這個時代距離還不夠遠。
復興號高速鐵路列車每個小時可以飛速350公里,從東北哈爾濱12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江南蘇杭,網路覆蓋使得整個旅程不在孤單乏味,因為因特網的資訊速度和數量足以覆蓋旅程的時間。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過道上和廁所裡再沒有無座站票的機會,燒開水的鍋爐也再不會有煤煙和蒸汽。
庚子國難之後梁啟超曾拜訪李鴻章,欲請李鴻章出山挽救國難並改朝換代。李鴻章拒絕後說,“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 今天,王福春先生的離開,為我們留下了一個時代,今天再看《火車上的中國人》,印證了王福春在攝影中屬於自己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