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在我國相機生產企業中,除了幾個專業生產相機的國營廠家外,一般人可能不知道有幾個品牌的相機是來自大山深處的三線軍工企業。讓我們一起回望三線建設時期,藏身大山深處的三線軍工企業,轉產相機的過往。

華鎣山:珠江S201相機

上世紀60年代,國家五機部在川東北一線沿華鎣山麓佈置了9個三線軍工企業,以形成光學儀器生產基地,其中包括華光(308)、明光(338)、金光(268)、永光(398)、興光(598)、紅光(348)6家“光字輩”軍工企業。這些企業建立之初,按照國家下達的計劃任務生產各類軍用儀器,如迫擊炮瞄準鏡、坦克潛望鏡、航空瞄準具、高炮指揮儀等。

國營華光儀器廠,軍工代號308廠,隸屬五機部。1965年7月在廣安縣天池公社(今華鎣市天池鎮)碼頭村的天池湖畔選址建廠,1966年7月建成投入生產。從1965年破土動工建設,到如期投產,僅用了1年時間,創造了華鎣山軍工建設的奇蹟。為國家節約投資150多萬元。1965年12月14日,時任西南三線建委副主任的彭德懷視察華光儀器廠時,曾稱讚說:“華光儀器廠建設快,‘乾打壘’質量好”。

華光廠主要生產74式地炮近程鐳射測距儀等多個軍品,1970年後兼產照相機鏡頭等民品。

國營明光儀器廠,軍工代號338廠,隸屬五機部。1965年3月開始在廣安縣雙河公社地名水竹林(今華鎣市雙河街道辦事處)動工建設,1966年初投入生產。國營明光儀器廠僅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建成投產。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完成了建設任務,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建設資金。

1969年根據上級指令,接受、完成了生產反坦克40火箭彈防滑帽等緊急戰備生產任務。主要生產高炮瞄準鏡等多個軍品。1973年開始兼產“美多”牌照相機等民品。

國營紅光儀器廠,軍工代號348廠,1965年10月開始在原廣安縣祿市公社(今華鎣市祿市鎮)猴兒溝原廢棄鍊鐵高爐基礎上開工建設,1966年8月投入生產。

紅光廠主要生產強五魚雷機,航空瞄準具等多個軍品。1973年開始兼產移動式電影放映機等民品。

1969年秋冬,珍寶島戰役打響,上級下達了生產用於火箭筒打坦克的防滑帽的緊急戰備生產任務,紅光廠於當年10月接受任務,透過日夜奮戰,當月就試製出合格品,“十一月到十二月,全廠共完成防滑帽4.3萬隻,有力地支援了珍寶島邊防軍的自衛反擊戰。

國營紅光儀器廠、主要生產避開射擊儀等多個軍品。1973年開始同時設計、試製珠江牌S-201照相機等民品。

國營興光機械廠,軍工代號為598廠。1965年2月開始在原嶽池縣高興公社(今華鎣市高興鎮)梘子溝村選址建設,1966年12月投入生產。

興光廠主要生產74式地炮鐳射測距儀的配套產品等多個軍品,是一家融模具設計製造、壓鑄、精密鑄造及鑄件加工的三線軍工企業。1973年後同時為海鷗DF改型照相機提供鑄件並承製照相機專用裝置手搬壓力機。

國營金光儀器廠,軍工代號268廠。1965年11月開始在原嶽池縣雞心公社(今華鎣市觀音溪鎮)觀音溪村選址建設,1966年8月投入生產。金光廠1966年1月實現三通一平,“8月份裝出六一式高炮指揮鏡合格產品,9月份完成裝置安裝任務,提前36天超額7.5%完成國家計劃”。

國營金光儀器廠堅持自力更生,自主研製、試製出八五加農炮體視瞄準鏡,成功研製出14.5毫米高射機槍瞄準鏡、避開射擊儀等,其研製的避開射擊儀 “與蘇式避開儀相比有10項較大改進,這一成果填補了國家在高炮靶場光測儀器方面的一項空白 ”

進入70年代後期,隨著國際國內形勢變化,軍品任務銳減,許多以國家軍品訂貨為主要經濟來源的三線軍工企業開始出現生存危機。為解決軍工企業生存問題,中央提出了“軍民結合,平戰結合,保軍轉民,以民養軍”的十六字方針,號召各軍工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找米下鍋”,研製生產民品。華鎣山地區生產的“珠江牌”相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1973年,五機部制定了照相機工業“四五”規劃,指出為加快我國照相機工業的發展,力爭接近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要認真貫徹“軍民結合、平戰結合”的方針,發揮軍用光學工業的生產能力,本著專業相近、工藝相近,在保證軍品任務完成的前提下,適當進行調整、增加措施,迅速形成生產力,生產照相機,學習兩套本領。並在北京召開的華鎣山片區照相機生產協作座談會上,確定明光廠為照相機的總設計單位和第一底圖廠,明光、金光、永光承擔總裝任務。

1978年,五機部正式批准了珠江S-201相機的生產定型,同年底,投入批次生產。

幾乎與此同時,位於豫西伏牛山地區的五機部所屬4家“光”字輩的三線軍用光學儀器企業,也走上了軍轉民,生產照相機之路。

伏牛山:從珠江H801到華夏821相機

三線建設時期,國家五機部在豫西伏牛山區南陽地區的鎮平、南召兩縣部署了雲光廠(358)、川光廠(378)、中光廠(508)、中原廠(548)四家軍用光學企業,形成軍工地瞄生產基地。

國營雲光儀器廠,第一廠名為“鎮平高炮指揮鏡廠”,軍工代號“358”。1966年3月始建於河南鎮平縣石佛寺鎮盤坡村,是五機部在豫西伏牛山區第一個建成投產的軍用精密光學儀器廠。該廠生產的63式8倍炮隊鏡,是我國自行設計的一種炮兵觀察儀器,主要用於裝備部隊團營屬炮兵分隊。80年代軍轉民後,生產過著名的珠江H801、百靈821、華夏821牌照相機。1990年,華夏牌照相機獲國家計委,國防科工委,國家科委,對外經貿部聯合頒發的高技術出口產品銀獎。1986年改名為“國營華夏光學電子儀器廠”。1992年遷至信陽,2015年企業破產改制。

國營川光儀器廠,軍工代號378廠。豫西光學儀器生產基地配套廠,主要從事金工件加工,當時在豫西光學儀器四廠中,效益最好。

國營中南光電儀器廠,軍工代號508廠,曾用名國營星火儀器廠、河南中南光電儀器廠,後來改製為河南中光學集團有限公司,豫西光學儀器生產基地配套廠,主面從事光學零件的生產。

國營中原機械廠,軍工代號548廠,南召縣四棵樹鄉,豫西光學儀器生產基地配套廠,主要從事壓鑄、機加。上世紀80年代轉產電梯,生產的中原電梯曾是十大名牌電梯之一。

1973年2月國家計委和五機部決定由河南豫西358廠、378廠、508廠、548廠等四廠試製生產珠江H801電子快門照相機。五機部組織抽調5418廠、5124廠等三線單位的一批技術人員來358廠參加測繪雅西卡CC35電子快門照相機,開始珠江H801照相機的仿製工作。1979年7月20日358廠研製的珠江H801型135電子快門照相機透過鑑定,投入生產。

1980年12月22日,358廠珠江H801電子快門照相機,改型為珠江H802電子快門照相機;1982年3月,358廠開始研製百靈821機械快門照相機。

1983年358廠停止珠江牌電子快門照相機的研製和生產,轉為“百靈”牌(後改為華夏)機械快門照相機研製並在當年生產相機1543架。同年7月,358廠“百靈”牌821照相機,改名為“華夏”牌,同年11月榮獲國家經委頒發的1983年優秀新產品金龍獎。1984年、1985年,華夏822相機又分別獲得兵器部、河南省優質產品稱號;在1987年全國照相機評比中獲得二等獎。華夏822型相機總產量高達40萬臺,當時售價為207元。

鄂西宜都:華中牌相機

1965年至1967年,國家五機部批准在原宜都縣興建了3家軍用光學儀器企業,即388廠、288廠、238廠。

國營向陽光學儀器廠,代號238廠,後更名湖北華中精密儀器廠,隸屬於五機部。1967年始建於宜都市聶家河鎮車灣新村,1970年投產。主產鐳射測距機、光電產品等。

八十年代軍轉民,1985年開始生產華中牌PTJ照相機,8個型號12款。具體生產情況不詳。

國營長江光學儀器廠,代號288廠,隸屬於五機部。1966年始建於宜都市姚家店鄉油榨坪村,1969年投產。主產望遠鏡、潛望鏡等光學儀器。

國營中南光學儀器廠,代號388廠,隸屬於五機部。1965年始建於宜都市高壩州鎮,1969年投產。主產各類光學鏡頭、潛望鏡等光學儀器產品。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一些軍工光學企業利用自身優勢,開始仿製蘇聯製造的相機。

華山牌135簡易照相機,是西北光學儀器廠1958年利用蘇聯援建的裝置,仿製蘇聯“斯米娜”相機生產的一種 135 相機,1959年正式上市。機身採用酚醛塑膠(俗稱“電木”)製成。

長江牌135簡易照相機,重慶長江電工廠、重慶樂器廠1958 年仿製蘇聯“斯密那”相機, 酚醛塑膠(電木)機身。

14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我的收納相機的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