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照片的畫質客觀上受鏡頭和相機的影響,但是與拍攝時的參數控制也有很大關係。

拍鳥因為快門速度大多數時候都較高,因而要提升ISO拍攝,有時ISO還挺高的。高ISO下拍攝不但畫面噪點影響畫質,其實分辨率也會降低不少。

後期降噪或多或少都會丟失細節,即使在降噪時最大限度的保留細節,你會發現通過降噪後細節還是會比低ISO拍攝的照片少了不少,其實這就是高ISO拍攝導致分辨率下降。

回到正題,既然影響拍鳥照片畫質的主要因素是ISO,為何說:快門速度恰到好處是關鍵呢?這是因為ISO高是快門速度高引起的。因為拍鳥的快門速度必須要抵抗鳥的運動產生的動態模糊,手持拍攝時還有抵抗手持抖動產生的模糊。因而導致我們在拍攝時會要設置一個不低的、有時甚至很高的快門速度。

關鍵就在這裡!快門速度越高固然更能抵抗動態模糊,但是過高的快門速度又導致ISO過高。所以我們在設置快門速度的時候既不能過低,不能抵抗動態模糊;又不能過高使得ISO過高。這樣的快門速度就是所謂的“恰到好處的快門速度”。

下面就來談談什麼樣的快門速度是恰到好處的快門速度。

從抵抗手持抖動模糊的角度說,焦距倒數的一半才算安全快門速度。例如600mm焦距快門速度就要用到1/1250秒。很顯然拍攝相對靜態的鳥抵抗鳥的運動模糊用不著這麼高的快門速度,所以使用有防抖功能的相機和鏡頭、或者使用三腳架拍攝都可以降低快門速度。

拍攝飛鳥一般情況下1/1000秒左右的快門速度基本上可以抵抗飛行速度不高的中大型飛鳥產生的運動模糊,而且與拍攝方法有著很大的關係。例如如果使用“搖拍”的方式拍攝,那麼1/60秒的快門速度也可能拍攝出清晰的飛鳥照片。

圖3就是一張1/60秒的快門速度拍攝的飛鳥照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轉動相機跟蹤鳥的飛行軌跡拍攝,讓相機與飛鳥的相對運動速度接近於零,這樣與拍攝靜態對象沒有太大的區別,所以1/60秒也能拍攝出清晰的飛鳥照片。

當然所謂清晰只是局部清晰,再怎麼也只能做到某一運動方向的相對運動速度趨向於零。所以圖3只有頭部是清晰的(圖4),翅膀等是模糊的,不過這樣反而給人一種動感。當然這張照片如果沒有頭部、尤其是眼睛部位的清晰,那麼就是一張廢片了。

當然這是一個特殊的案例,這種搖拍需要一定的技巧、甚至有時還需要一點點運氣。但是可以說明一個問題:拍攝飛鳥等運動過程的鳥有時也不一定要很高的快門速度。

一般而言,我們拍飛鳥等運動中的鳥,可根據其運動速度設置快門速度在1000-2000秒,這樣的快門速度基本上能夠抵抗大多數鳥的運動模糊。雖然就鳥的運動速度而言,有時會要更高的快門速度來凝固動態瞬間,但是如果鳥的運動速度快成這樣,那麼取景和對焦就難度很大了,拍攝成功率會非常低。換句話說,能夠比較容易成功地拍攝的飛鳥,1/1000-1/2000秒以下的快門速度基本上夠了。

5
最新評論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陳偉霆的配音演員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