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攝影>

2010年似乎並不像一個變革之年,當時佔據頭部位置的佳能尼康分別在前一年的年末推出了各自旗艦級的單反相機,而作為M4/3陣營的奧林巴斯松下也分別在同一年和2008年推出了各自的無反相機。接連的新品更迭,形式轉變,人們歡呼著但隱約也能聽到一兩聲哈欠。儘管現在看來那是一個重要的的時間節點,但當時沒有人會相信,2009年確實是一個變革的前夜,這種變化會因為一款叫“NEX”的產品而發生。聽上去它更像是一款奶製品,是的,而後的日子人們更願意稱它為“奶昔”。

SONY影像產品的整合——微單“奶昔”

2010年在人們期待萬元之下的全畫幅之時,索尼輕巧的丟擲了兩塊新的石子。接近於單反Alpha 的單電Alpha 55和Alpha 33以及被索尼手代木英彥先生稱之為把Alpha 、Cyber-Shot、HandyCam幾個品類產品最好的技術有機得整合起來的NEX系列。

索尼首臺微單---NEX-5

儘管操作介面接近於Cyber-Shot但卻是一款APS-C畫幅的可換鏡產品。在它銀色機身的左上角你還能尋到那閃爍著光芒的Alpha 。與之而來的還有全新的卡口——E卡口。它將伴隨著NEX轉變成為Alpha ,同時也將從APS-C成長為全畫幅。自己也將從最開始的16mm(APS-C)開始成長為涵蓋12-1200mm的龐大鏡頭焦段。

走向專業——NEX-7 開啟微單專業新時代

如實而言,NEX-5的最初之路並不順利。 E 18-55mm F3.5-5.6 OSS和E 16mm F2.8 雙鏡頭護駕並沒有為這款產品真正意義上得專業認可。儘管輕巧,儘管高畫質,但鏡頭缺少大光圈高階產品,閃光燈無法於Alpha 通用等等。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機身,機身無論是物理操作還是內部選單設計都更接近於Cyber-shot而不是專業的Alpha ,這讓很多專業人士望而卻步。

Carl Zeiss Sonnar T* E 24mm F1.8 ZA

不過這個問題很快在第二年迅速獲得解決,因為標誌著專業的7系在一年後誕生了,與之一同釋出的除了一枚50mm/1.8G鏡頭之外還有一枚 Carl Zeiss Sonnar T* E 24mm F1.8 ZA鏡頭。這是E卡口第一款高階鏡頭。等效焦距35mm的經典焦段配合NEX-7的專業操作方式很快就獲得了專業人士的認可。而NEX-7也成為了奶昔走向專業的一個重要標誌。誰又能想到這樣的改變索尼僅僅花了不到一年時間。

索尼NEX-7

擁有2400萬畫素的NEX-7幾乎滿足了當時攝影愛好者乃至專業攝影師的一切備機需求。小巧之外,機背+機頂三波盤的設計配合專業的TRINAVI操控介面可以實現攝影師快速的模式切換需求,堅固的金屬機身、專業的熱靴卡口以及以備不時之需的機頂閃光燈,都讓人們看到了索尼覬覦專業領域的野心。如果說NEX-5是一個元年的符號,那麼NEX-7便是一個向上開拓的路。產品線的拓展與細化之外,專業成為了索尼下一個需要攻破並佔領的領域。

全畫幅——Alpha 7時代

索尼微單一年一個變化,2012年的NEX-6打開了可換鏡數碼相機的潘多拉魔盒,Wi-Fi傳輸讓手機與相機產生了互動。在高速行動網路開啟之時,在移動社交習慣萌芽之初,這個市場不可小覷。但如果是作為專業領域這似乎還不是一個重點。從NEX-5問世之時,人們就開始碎碎念,一個強大的感測器品牌,一個酷愛嘗新挑戰新品理念的品牌,為何遲遲沒有推出全畫幅的微單產品?

這其中有人們對於全畫幅大趨勢的期待,也有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雜音。畢竟回首2010全畫幅還並沒有到一個人人皆可消費的時代。現在來看即使2013年首款全畫幅微單相機Alpha 7問世之時,全畫幅的普天同慶還很遙遠。我可以不消費但你不可以沒有。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7

2013年,Alpha 7以及高畫素版本的Alpha 7R問世,早先在單電上就已經實現的眼部對焦功能也被融入其中。這是單反相機在當時無法擁有的功能。依靠著CMOS以及電子取景的相互配合。對焦開始變得越發簡單也越發智慧。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7R

2013年微單進入全畫幅時代,他能否撼動專業單反從膠捲時代佔據的市場,在人們心中已然形成的地位?成為了當時的一個熱門話題。保守者的不屑,激進者的歡呼在那一年此起彼伏。也是在那一年E卡口一同進入了全畫幅領域,多款FE蔡司鏡頭問世,當人們以為蔡司將會成為索尼微單的一個高階標誌之時,一股鏡頭的暗流悄然湧動。

全家桶與4D對焦

其實在2013年NEX正式告別歷史舞臺之時,還有很多人認為全畫幅微單採用Alpha 命名,而APS-C畫幅依然會採用NEX這個人們已經習慣的稱呼。但沒想到這個曾經的變革者在四年之後功成身退。整個E卡口投入Alpha 懷抱。Alpha 5000、Alpha 6000、Alpha 5100與全畫幅的Alpha 7 II以及Alpha 7S一同而來。而那一年一直被詬病的微單對焦也發生了質的變化。

4D對焦

4D對焦,是通過監測運動物體的位置與速度,預測物體的運動軌跡,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對物體的對焦一種對焦方式。這一種對焦形式在光學取景下難以實現,當然也無法在光學取景下進行展現。儘管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熱愛光學取景器那明亮且真實的取景感受。但同樣的他們也無法否認微單在EVF之下帶來的科技優勢。而從2014年開始的Alpha 微單系列,在對焦上發生了質的變化,而這一切只是剛剛開始。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7S

那一年索尼釋出了針對於視訊領域的Alpha 7S。在這之前,介於專業消費與專業之間的全畫幅視訊相機並沒有,更不用提可換鏡頭相機了。如果說那一年4D對焦是一次微單挑戰靜態影像對焦之年。那麼Alpha 7S則是完全跳脫與靜態影像之外,從視訊行業的角度進行的一次創新嘗試。隨後而來的分享時代,人們也慢慢從純粹的靜態分享向著視訊分享開始轉變。

4K時代之門

如果要我講Alpha 7R II的變化我可能不會第一個想到4K。我可能更願意去談談與之一同而來的APP對於人們拍攝及後期調整習慣上的變化。但是如果站在一個時代的高度來看,4K必然是一個更繞不過的話題,這意味著索尼從輸出到輸入的整體合一。也意味著微單優勢不僅在靜態影像,還在動態視訊。

4K視訊拍攝

在DV漸漸消亡的時候,微單重新拾起了視訊這個市場。我又想起了手代木英彥先生那句把Alpha 、Cyber-Shot、HandyCam幾個品類產品最好的技術有機地整合了起來的話。用最初的Cyber-Shot敲門,用專業的Alpha 佔領,用超越HandyCam的視訊效果去深耕。你會發現從那一刻索尼微單的目標已經不再是堪比單反,而是開創一個新影像時代。

對焦與連拍 高速拍攝的微單時代

2016年Alpha 6300與2017年Alpha 9是一套組合拳。425個對焦點配合以眼部對焦對於相機而言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而2017年的Alpha 9則是在挑戰單反相機的最後一個陣地專業以及生態領域。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9

20張/秒的連拍速度,瞬間超越了還在15張以內徘徊的單反相機。425對比檢測點以及693個相位檢測點的Alpha 9最高可實現60次/秒的自動對焦計算。專業領域的壁壘在那一年瞬間打破。加之機身的輕巧靜音瞬間顛覆了過去攝影師的拍攝習慣。現在想來新的體驗帶來的不僅僅是里程碑與讚美,還夾雜某種過去事物的加速消亡。

20張/秒高速連拍

新基準、新高度

2018年索尼全畫幅數碼相機已經佔據當年銷售的第一位。誰又能想到誕生不過五年的Alpha 全畫幅相機可迅速的取代單反的頭部位置。也是在那一年,一眾品牌開始認可並紛紛湧入全畫幅微單市場。但是當其它品牌還處於“萌新”的狀態時,索尼的感測器已經進入新的時代。它開始制定規則,那一年Alpha 7 III問世。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7 III

這是一款針對於攝影愛好者的產品。但是儘管價格只有萬元左右。但是無論是對焦還是視訊拍攝能力都沒有絲毫的妥協。在一眾同等級全畫幅相機面前他是一個新的基準,針對於新來的微單小兄弟們也針對於過去單反老大哥。

6100萬

2019年的關鍵字是6100萬。如果說Alpha 7 III是在制定普通消費級全畫幅可換鏡產品的規則。那麼2019年Alpha 7R IV則更像是在尋求一種自我突破。而這種突破直到2020年也還沒有一個品牌去試圖打破它。這是Alpha 7R IV在索尼之下與生俱來的優勢,高畫素之外還有5軸防抖的護佑,儘管畫素之高但連拍卻依然保持在了10張/秒。對焦不僅僅有人眼還有動物眼部。將其稱之為一臺全能機型恐怕也並不為過。

2020,迴歸與下一個十年的開啟

2020年Alpha 7S III人們期待了多年,4K120P的時代裡這款相機為視訊從業人員提供了一個輕巧且專業的解決方案。2020年索尼Alpha 7C問世,酷似NEX的造型讓人們有種回到十年的錯覺。很多人希冀的造型終於在十年後獲得了實現。而在引數上這款產品也並沒有妥協。無論是對焦還是操控。從NEX啟航,到Alpha 7C的致敬這是一個時代最初的繁華景象,而Alpha 7C並非只是終點,它是下一個十年的起點。讓人期待微單新時代的開始。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7S III 和 索尼全畫幅微單Alpha 7C

702
最新評論
  • 1 #

    標題的微單改為無反相機更會貼切

  • 2 #

    沒有驕傲的時間啦,加油吧!沒看佳能尼康找你玩命了嗎?

  • 3 #

    奶昔7剛出的時候真是為之震驚啊,那麼小巧精緻的C畫幅機器。

  • 會議活動拍攝丨拍前做攻略,成功率翻倍
  • 佳能將推出2款微單鏡頭卡口8k60p和4k120p電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