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
我有很多35mm的135鏡頭,有單反的,也有旁軸的,有蔡司ZM的35/1.4這種高素質鏡頭,也有福倫達35/1.4這種狗頭。但在這些鏡頭中,綜合素質最好的毫無疑問是徠卡的35/2.0最後一代,它繼承了過去幾代小巧的身材,同時能夠輸出很高畫面品質的照片。
在徠卡M口鏡頭裡,50mm和35mm是鏡頭最多的兩個焦段,光圈豐富,在35mm主要是1.4和2.0兩個系列,早期也有2.8和3.5,後期又出現了2.4/2.5的鏡頭。
而其中最有名的還不是1.4鏡頭而是2.0的系列鏡頭。
徠卡的35 2.0系列鏡頭並不是徠卡最早就有的產品,而是50年代以後根據徠卡M2相機的開發而出現的,它甚至不是根據M3相機開發的,35mm鏡頭裝在M3上都無法正常取景,因為M3相機的取景倍率太小隻有0.92。(當然,這個倍率是可以用於35mm取景的,就是全框,比如倍率1.0的尼康S3上也可以裝進去35mm的框)
而徠卡35 2.0系列鏡頭的變化也非常大,代數比較多,不過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四代不變的是相對小巧的體積,至於素質是不是很好,這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各代時間和基本結構請看下圖:
整體來看鏡頭的設計經歷了8枚,6枚,7枚和非球面化四個步驟,非球面化非常早,1997年至今已經有23年的歷史,7枚5組結構,第一片凹鏡片,有效地改變了變形,並且擁有極其優秀的畫面素質。當中曾經號稱為了數碼相機升級過一次,但實際資料沒有本質變化,最大變化是光圈葉片數量變多了,多達11葉,本來是8葉。這枚鏡頭體積非常小巧,現在版本的長度只有35.7毫米,重252克,相比之下蔡司ZM的BIOGON鏡頭240克的鏡頭卻長42.3毫米。口徑上,這枚鏡頭是39mm,而ZM是43mm。
只要看結構圖就能發現這代鏡頭的設計和之前的完全不同,但又好像汲取了一些蔡司鏡頭設計的靈感,擁有極其大的後組,配合非球面鏡片。在當時非球面鏡片大多是錦上添花,在既定結構上增加一片來提升效果,而徠卡則在90年代技術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圍繞非球面技術重新定義135鏡頭的設計。
不過,由於這枚鏡頭依然是1997年的作品,它的能力放在現在的標準來看絕不算非常出色:
鏡頭的MTF資料不算好看,至少在現在看來不算好看,大光圈時解析度並不理想,同時變形控制也不算太好,至少在35mm不算好,暗角問題可以忽略不計,只用7片鏡片就能搭建出這樣的效果很了不起。
不過整體來看,這枚鏡頭比起ZM35/2並沒有壓倒性優勢,ZM鏡頭各個指標都比徠卡這枚鏡頭要差一點點,但畫質上的差距實際不大,大光圈解析度甚至還要比徠卡好一點,而BIOGON鏡頭本身沒有非球面。
當然,這樣說沒什麼意思,我可以給大家看一個現在SL系列上的35/2鏡頭,從設計理念來看,這枚鏡頭也屬於旁軸鏡頭,不用考慮單反的反光板距離。
當然,這個頭體積很大,口徑達到了67,有750克重,一方面是鏡片很多,有13片,另一方面是鏡頭可以自動對焦。
看了這個對比,我可以這麼跟大家說,要是你碰到誰硬要跟你說老鏡頭就是比新鏡頭好的,新鏡頭怎麼都比不過老鏡頭,這種人不是壞,只是呆。
如果你用現在的鏡頭設計指標來看徠卡最後一代35/2,可以很肯定地說這是一枚技術指標被淘汰的鏡頭了,只是相對於巨集觀鏡頭整體來看,或者是對標80年代-2000年時代鏡頭而言,這枚鏡頭依然是一枚很好的鏡頭。SL鏡頭並不能裝到M上去,因為太大了。
從SL鏡頭你也能看到徠卡也在與時俱進,推出設計相對複雜,但是能夠滿足很高畫面要求的鏡頭,徠卡SL系列的所有鏡頭設計都複雜,廉頗越老越厲害。
我們還可以對比一個有意思的鏡頭,柯尼卡當年為他們的M口旁軸設計的35/2的MTF:
所以別說ZM了,即使和這枚頭相比,最後一代徠卡35/2也絕對稱不上優勢。徠卡頭其實也就欺負欺負同時代的單反鏡頭,真的面對正兒八經的德國旁軸頭和日本旁軸頭,反正優勢肯定不會像價格上體現的那麼大。
有趣的是,這枚最後一代35/2恰恰是徠卡各代35/2裡最沒有名氣的一個,其他三款,也就是俗稱的867都要比這一代有名。
把徠卡35/2炒熱的是日本人,你們看到的所謂8枚玉,7枚玉等等,都是日本人的說法,日本人衡量鏡片的量詞是“枚”而不是“片”,日本人為什麼要炒熱這幾款鏡頭已經不知道了,實際上日本人炒熱了東亞地區所有的徠卡M口鏡頭,沒什麼道理,就是炒熱,同樣是徠卡製造,素質優異的R口單反鏡頭就便宜了很多。
如果你搞不太懂什麼叫玄學,你去網上找找關於867鏡頭的評價,描述,你八成能學會一整套玄學用語,很多時候你看不太到什麼圖片,因為很多吹噓867的人根本就沒有867,就像我就從來不吹867因為我覺得手上這個35/2都不算特別好,說句實話,在我克服了ZM 35/1.4的體積障礙以後,我更喜歡這枚鏡頭。
我們先來看看第三代也就是號稱7枚玉的這枚鏡頭,從1980年發售,一直生產到1996年,是一枚非常長壽的鏡頭。鏡頭結構就是一般性的雙高斯結構,依然是60-70年代的設計思路,還是用徠卡擅長的通過提升鏡片本身的品質來提升鏡頭能力。鏡頭設計能力不錯,有效糾正了變形問題,儘管這個問題在35mm上並不太明顯。
不過這枚鏡頭有個非常大的特點:小!
這代35/2的重量只有156克(黃銅材質版本250克),口徑39mm,它的體積比後面一代非球面要小得多(其實非球面那個頭已經很小了),也比前一代6片設計的要短一些。
鏡頭在1988年前在加拿大生產,之後在德國生產,有不同的產地之分,東西都是一樣的,沒必要迷信德國生產,MADE IN CHINA品質好得很。
這枚鏡頭被稱為“KING OF BOKEH”,BOKEH這個詞大家可能經常看到,這個詞非常專業,指散景,焦外成象,不過近年來這個詞逐漸成為玄學用語,反正畫面品質拼不過,鏡頭資料不好看,馬上給你來一句“這個鏡頭的BOKEH無法超越”。
你拍照是為了拍清楚的部分,還是為了模糊的部分?你以為你是杉本博司啊?
對於鏡頭設計者而言,焦外畫面能越好維持穩定性即可,這個指標融合在MTF圖中,但從很多鏡頭的MTF圖中你會發現很多鏡頭設計者並不太重視這一點,導致實線虛線分離嚴重,你們可以倒上去看看前面的MTF圖,實際上能製造更穩定的焦外表現的恰恰是2010年後的現代鏡頭。
回過來,關於這枚鏡頭的焦外到底穩定不穩定?到底好不好?最好的辦法就是看MTF的表現,不過這個鏡頭的MTF早就找不到了,但根據器材專家John Kennerdell的描述,反正是不怎麼樣,也不知道“KING OF BOKEH”是怎麼講出來的。
根據MTF,實線和虛線越接近,那麼焦外表現就越穩定,不會出現畫面崩潰,比如讓人看得頭暈的旋轉,但這恰恰是許多徠卡M鏡頭不擅長的地方,於是就有人編出了一些鬼話,比如一定要分開一點,才是完美的焦外,我覺得這些人應該成為呂楠三部曲裡第一部的拍攝物件。
下面是在M9上測試暗角情況(VEGNETTING)。
我就說句實話給你們聽吧,蔡司ZM 35/2鏡頭除了個頭大以外,哪個指標都比這個7枚玉強。當然,信不信就是你們的問題了。
這張照片素質太好了,肯定是ZM拍的,或者是這張照片素質太好了,不可能是ZM拍的,都是很打臉的。
有人硬要說,這他媽是徠卡啊!難道蔡司就是垃圾?加拿大造的徠卡和日本造的蔡司,你說有啥本質的不同?日本的製造業水平還不夠高?
最滑稽的就是這代35/2在二手市場上竟然和非球面那枚差不多,甚至還要貴一點,要我說這個頭二手價格1萬左右差不多了。
下面我們講講這兩年炒瘋了的八枚玉,也就是第一代35/2,1958年的產品,這玩意兒都快趕上古董了,它開發的年代中國還在搞大躍進呢。
這枚鏡頭開發的年代還是蔡司光學橫行天下的年代,眼看著尼康開發出來一款35/1.8(1956年)的鏡頭,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徠卡能看著你小日本騎到我頭上?
第一代35/2使用了8枚鏡片的對稱設計,雙高斯結構,之所以要動用8片是因為那個時候的鏡片品質不行,還不能做出高折射,低色散的鏡片,因此需要增加鏡片來糾正。這就是為什麼後來只用6枚鏡片就能做出比8枚更好的畫面品質。
第一代35/2的生產時間也不短,1958年一直生產到1974年,它停產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都快結束了。
為了讓M3也能使用,就有了眼鏡版本,也有普通版本和L39的版本,設計之處是一款通用性很強的鏡頭。
實際上這枚鏡頭的設計遠沒有2年前推出的尼康35/1.8新穎,東秀夫在對稱結構後增加了兩片鏡片來修正畫面的各種問題,儘管東秀夫的靈感來自BERTELE的BIOGON巨大後組的修正作用,但無疑都超前於這代徠卡。
如果要說尼康35/1.8吃虧的話,只能說是日本當時的LA系玻璃素質沒有徠卡能夠拿到的德國玻璃素質好。
當我們失去了品質標準以後,玄學自然就興起了,你會看到許許多多關於第一代徠卡35/2的描寫,其中絕大部分,甚至可以說全部集中在“感覺上”。
當然,也的確有人厚顏無恥地說後面所有的徠卡35鏡頭品質都沒有這枚好,但更多人則說,畫面品質雖然提升,但他們沒有第一代八枚玉的感覺。
就像很多女生談戀愛,你問她最看重什麼?
感覺。
不需要他多有錢,只要,感覺。
是的,不需要你八枚玉素質多高,只要,感覺。
不管這個世界如何,不管世人眼光如何,我只要,感覺良好。
因為炒作的關係,第一代35/2的價格非常高,所以擁有的人,感覺良好,甚至有些人並不擁有,但是因為知道,也感覺良好,你看,我竟然了解這麼一款,感覺之鏡頭。
最後6枚玉就不多說了,因為其他幾個兄弟太猛,所以這一批加拿大生產的6片鏡頭價格就下來了,就像選秀節目,有時候拼的不是素質才藝,而是故事,顯然6枚玉不僅缺乏故事,連產地都讓人不願意提起。
雖然實際上因為87兩個好兄弟,6枚這代的價格也不便宜。
徠卡35 2.0是傳奇,這個系列在鏡頭髮展歷史上都是赫赫有名,即使在現在依然讓人覺得了不起,覺得有感覺,讓人覺得35在手,天下我有。
別人和他談素質,他和別人談感覺,別人和他談感覺,他和別人談歷史,別人和他談歷史,他和別人談體會,而別人和他談體會,他則說:屁!你根本不懂徠卡!
這就是不斷髮生在徠卡35/2這個系列鏡頭上的事情,滑稽,可笑,卻有有點無可奈何。
他們是很好,但絕沒有好到這麼厲害。
用了這麼多35mm鏡頭,我想談談我的感想。
旁軸35mm鏡頭不見得比單反35mm鏡頭真的好用多少,我即有賓得K口的35鏡頭也有尼康F口的35鏡頭,的確變形大一些但可以接受。
旁軸35mm鏡頭的廠家其實非常多,M口上的徠卡的各個系列外,ZM上有3枚(1.4,2.0,2.8),福倫達VM口有一大堆(已經數不過來了),柯尼卡KM口上有一枚,尼康S口上有多枚,最有名的是35/1.8,最常見的是35/2.5,老蔡司上有個很有名的BIOGON 35/2.8,以及它的變形產品蘇聯尤比傑爾-12,佳能L39口上也有數量可觀的35mm旁軸鏡頭,當然還有很多很多亂七八糟的鏡頭,可以說這些鏡頭跨越時代,你硬要說徠卡M鏡頭在35mm始終是最好的,或者說35/2.0始終是最好的35mm旁軸鏡頭肯定是站不住腳的,只能說這個系列本身非常出色,但在它們的同時代,總會碰到一些強有力的競爭者,而且最基本的事實是當蔡司BIOGON 35/2.8揚名天下的時候徠卡都沒有生產35mm鏡頭的興趣。
對於35/2.0,如果真的是徠卡機身,我覺得不搞一枚是遺憾的,但至於你用不用是你的問題。在各代35/2.0裡,我個人認為最有搞頭的無疑就是最後一代非球面的鏡頭,素質優秀,能力平衡,體積小巧,數碼膠捲都能適用,這枚鏡頭可以很好地控制DELTA 3200這種大顆粒的膠捲,並且能夠發揮專業膠捲的效能。
當然,你真的要追求感覺,我肯定不攔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