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對焦距、景深、曝光補償等等基礎知識還不熟悉。而前期是後期的基石,這些知識點一定要打牢。
等效焦距
說到等效焦距,就要說想當初。那年,大家都在玩一個叫中文網路尋呼機的東西。那年,大家只知道武藤蘭,還不知有蒼井空。那年,北京房價才1700一平米。中國在一片發展聲中不斷前進。但是在海那邊,日本相機行業正在努力在數碼單反領域中擺脫柯達的束縛。
後來,數碼單反這個東西真的被日本人攥在了自己手裡。但是,成本兩個字仍然是數碼相機頭上一把刀。在膠片還未衰落的時候,在我們還需要討論膠片好還是數碼好的時代,日系廠商需要迅速將數碼單反相機的成本降下來,才有可能抓住未來。於是,一個向成本妥協的東西出來了——APS-C尺寸感測器。
說白了就是那年感測器太貴,尤其是全畫幅感測器(就是面積和原來的普通膠捲一張底片一樣大的感測器)太貴,於是各個廠商開始將感測器做小,以達到成本平衡的目的。
所以後來很多廠商說我們這個感測器小有什麼什麼好處,可以滿足大家攝影需要等等,其實都是扯淡。一開始就是為了向成本妥協。
因為原來的單反相機一般都是用135膠捲的,所以數碼單反本身就該用135膠捲相同面積的感測器,這是正常人的思路。也正是因為如此你看現在感測器成本降下來了,所以全畫幅相機越來越多。
好了,言歸正傳。在數碼相機誕生到現在,數碼相機從來都是有各種尺寸大小的感測器。我們單說可換鏡頭的數碼相機目前就有:全畫幅、APS-C、M4/3、1英寸,等等。
不同的大小感測器就會給我帶來一個重要的概念——等效焦距。
我們知道鏡頭上有一個數字表示焦距,比如50mm啊,或者18-55mm啊,就是這一類的。焦距只有一個數字的是定焦鏡頭,有倆數字的是變焦鏡頭。鏡頭上面寫的焦距就是鏡頭的實際焦距,記住,看我的口型,實·際·焦·距!
但是因為感測器有大有小,會對這些實際焦距取景範圍有擷取,造成拍攝的視角與實際焦距原本應該有的視角不相同。大家看下面這張圖,一個200mm的鏡頭取景範圍就是最大的那個,全畫幅取的也是這個景兒。但是如果遇到不同的感測器,往往會把取景範圍擷取很小。
所以我拿一支200mm的鏡頭拍攝,如果放在全畫幅機身上,是上面這張圖中標註全畫幅的效果,就是整個畫面都拍下來了。
200mm焦距鏡頭+135全畫幅機身拍攝的效果
如果我將這支200mm的鏡頭裝在APS-C尺寸感測器的機身上,因為感測器小了,所以只能擷取畫面中間的一部分,圖中就是標註APS-C的部分。相當於我將遠處的景物拉近了。
200mm焦距鏡頭+APS-C機身拍攝的效果 彷彿全畫幅機身+300mm鏡頭的效果
如果我們將200mm的鏡頭放在M4/3機身上,那麼感測器更小了,擷取的面積也更小。相當於我們拍得更遠了。
200mm焦距鏡頭+M4/3機身拍攝的效果 彷彿全畫幅機身+400mm鏡頭的效果
那麼不用說了,如果裝在1英寸感測器的機身上,肯定是拍得更遠。
200mm焦距鏡頭+1英寸感測器機身拍攝的效果 彷彿全畫幅機身+540mm鏡頭的效果
所以我們發現,因為感測器小了,所以拍得遠了,這個就是我們取景範圍的一個變化,或者說就是視角的變化。我們知道焦距最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就是決定視角,所以實際焦距的實際意義放在非全畫幅感測器上反而不實際了……
於是,我們按照視角大小又重新定義了一下鏡頭的焦距,這個就是等效焦距。比如上面這張200mm焦距鏡頭+1英寸感測器機身拍攝的照片,因為拍的非常遠了,視角非常小了,所以我們經過計算,等效焦距在540mm。這個540mm就是200mm實際焦距的鏡頭,放在1英寸感測器機身上時形成的等效焦距。有的同學問了,寧老師,你怎麼算那麼快,你是不是天才啊?
你雖然說對了後半句,但是其實你也可以算這麼快。因為實際上每個不同尺寸的感測器都有一個係數與之相對應,這個係數乘以實際焦距之後,就是等效焦距了。這個係數就叫鏡頭轉換系數。所以只要我們記住使用不同感測器機身的鏡頭轉換系數,然後乘以實際焦距,就能知道這個鏡頭放在你的機身上到底等效焦距是多少了。
全畫幅尺寸感測器的鏡頭轉換系數就是1.0,說白了就是實際焦距多少,等效焦距就是多少。
APS-C尺寸感測器的鏡頭轉換系數是1.5(尼康、索尼、賓得、富士),或者1.6(佳能),實際焦距乘以1.5或者1.6就是他們鏡頭的等效焦距。
M4/3的鏡頭轉換系數是2,所有實際焦距乘以2就是等效焦距。
1英寸感測器的鏡頭轉換系數是2.7,所有實際焦距乘以2.7就是等效焦距。
等等……
所以你再看自己手裡那支尼康18-55mm鏡頭,雖然它的廣角端實際焦距是18mm,但是放在你的尼康APS-C機身上,立刻就等效27mm了(乘以1.5)。
27mm的等效焦距視角只能算是廣角,不能說是超廣角。對於等效焦距要記住:只要你的機身不是135全畫幅的,就有鏡頭轉換系數,就要考慮等效焦距。
還有,上節課講了攝影基礎理論教程第1課 焦距是什麼?,說的都是等效焦距。